宇宙的史诗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的巨著,思想的巨著,境界的巨著,文明的巨著。既有恢宏壮丽的外太空描写,又有人类文明大胆的理性的思考,也有对宇宙重新的洗盘构建——看完《三体》之后,难抑心中的悲壮之感,人类曾经引以为傲的文明竟成为了一个二维平面。
  《三体》不同于一般的科幻作品,它可以随时使人保持好奇——现在如此,接下来也一样,时刻纠结现实与未来如何衔接,在书中,我们可以驱动心底那双凌驾于眼下、着眼于未来的翅膀,幻想三体世界的生活作息,幻想四维空间中不一样的世界。内心深处,不禁感叹,故事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却结束在了时间的尽头……
  书中塑造了叶文洁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角色,这个“文化大革命”时期目睹父亲惨遭致死的天文学家,在进入红岸基地后,带着对人类的绝望,向三体发射了地球坐标,渴望用外星文明拯救地球。在她眼里,这是一个漠视人性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她的思想行为因此改变。人性的扭曲,也正是时代导致的,一个人要做到以牙还牙总是十分容易,做到以德报怨则相当困难,至于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也只是裹着布的匕首而已。
  另一个重要女性角色程心的塑造也是多元的,初读时,我一直气愤地认为,是程心毁灭了太阳系,如果她按下引力波发射按钮,三体就不会进行黑暗森林打击,如果她没有阻止维德,阻止了空间曲率驱动研究,人类就可以逃出太阳系,逃出二维打击。但是,大刘让她活到了最后,见证了太阳系的毁灭,成为唯一活在三维空间的人类。程心身上有母性的光芒,在进入地下室成为执剑人时,她在人們的欢呼中抱起了一个孩子 。在三体发动打击时,程心再次回到大地上,看到的也是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在责备她。她拥有爱,拥有对地球的爱,对全部文明的爱,哪怕阴差阳错毁灭了地球,但她成了地球的希望。她用地球诞生以来最真挚的爱在宇宙中活着。
  三体人的思想完全暴露,不会欺骗,没有感情,生活没有那么丰富多彩,但人类有自己的思想,会欺骗,也会去爱。大刘在对程心的塑造中,蕴含了他对人类的希望与向往。向往阳光,向往爱的人性。
  在《三体》故事中,地球文明最终被毁灭,整个太阳系,都变成了一张薄薄的二维平面。想过无数种地球的结局,或被星际战争打击或被黑洞吞去,或者人类逃出了太阳系,与其他文明联合……却从未想到被这样一种降维的方式打击,人们发现了四维空间,在三维空间却被二维打击全灭,人类真的成为了一幅画,与太阳系所有物质一起被挂在银河系中,时间终将消失。
  大刘说:“我写《三体》,就是希望人们在工作之余,有空的时候,能够抬头看一看头顶上的星空,哪怕只是一眼,也好!”我想,每一个读懂三体的人,都会不约而同这么做的吧。
  宇宙,空荡而又拥挤,它拥有无法测定的边界,但依旧容不下众多文明,这是宇宙的史诗。
  (指导教师 黄 忠)
其他文献
《摇篮》是法国女画家摩里索(1841~1895)的一件优秀作品。母亲轻晃着摇篮伴孩子入眠,她充满温情地注视着恬静地熟睡着的孩子。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均匀的呼吸。画家从母亲的守护与孩子的酣睡中,极具诗意地表现了温馨而博大的母爱。
期刊
自从爸爸答应寒假带汀汀去北京旅游之后,从未出过远门的汀汀就操上心了,老问:“咱们坐什么车去呀?”爸爸给问得不耐烦了,干脆给他找来《郑州铁路局旅客列车时刻表》:“你先查查,看哪些车次是从郑州如发或经过郑州开往北京的!”
期刊
重点目击: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向往奥运》  薛峰林  重点目击: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期刊
每年春节,爷爷都会买两幅画贴在门上。   这时,我就会在一旁帮着递胶水,好奇地望着两个威风凛凛的画像。爷爷贴好后,还不住地嘀咕着:“门神啊门神,保佑我们家四季平安。”看着爷爷的样子,我忍不住就笑出声来。爷爷见我嬉皮笑脸,严肃地说:“傻孩子,笑什么?当心门神爷爷生气了,要惩罚你!”我不服气的说:“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两张画儿吗?难道还真是神仙啊?”爷爷一本正经的说:“这个你就不懂了。这两位是
期刊
《语文世界》(小学版)创刊以来,编辑部不断收到读者来信,有对我们的肯定和支持,也有希望和建议。撷取其中几朵美丽的小花,与读者朋友共赏。     hspace="15" vspace="5" align="">
期刊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期刊
hspace="15" vspace="5" align="">     hspace="15" vspace="5" align="">
期刊
《穷人》一课中“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就有两个“得”字,这两个“得”究竟怎么读呢?  点燃求异思维的火花   美国一学校有一道想象作文题,其提供的材料大意是:一群小朋友到郊外游玩,捡到了一个奇怪的蛋。这是一个什么蛋呢?小朋友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最后,一个小朋友想出了一个主意:
期刊
对于即将成为毕业生的高三学生而言,这或许是我写的最后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从小学起,我们将“园丁”“蜡烛”这些辞藻由生疏运用到熟稔,那些岁月里的提笔,像是被华丽章句充斥的河流。可现如今,猛一回头,我们即将被这条十二年的河流甩出,驶向更远、全新而未知的世界。终于,我开始觉得那些辞藻再也盛不下我的思考,关于老师的思考,关于老师世界的思考。  作为一名转校生,迄今为止,我的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在江苏度过的
期刊
接触汪老作品六载有余后,斗胆作些自己的评价。  第一次读汪曾祺,是在四年级。母亲手中一本小巧精致的书,看上去平易近人。可是,《岁朝清供》这样的名字,于当时而言实在难懂。硬着头皮翻开,是本散文集。不同于标题的晦涩,正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朴实,不知不觉便入了迷。  此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汪老的散文都是我最喜爱的读物之一。一开始年纪小,只是看着先生笔下的各地吃食出神。后来读得多了,我渐渐地开始琢磨语言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