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标/油画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新文化运动期间,鲁迅主张以"幼者本位"改造传统的父子伦理,他从"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两方面要求父母落实这种理想。鲁迅的改革思路体现出其优生学背景。在日本与西方儿童观念的影响下,鲁迅呼吁"救救孩子",他一方面相信儿童的善良天性,另一方面积极主张教育改革。不过,优生学内在的遗传学法则给这一理想蒙上了阴影,鲁迅引用的易卜生《群鬼》即包含了对后天教育可能性的否认。鲁迅希望找到突破遗传决定论的可能,但《孤独者》中魏连殳与申飞有关儿童的讨论,显示出他不断质疑乃至绝望的心理。"幼者本位"表现出鲁迅对
鲁迅生前自编杂文集各集首末的序跋,基于文体的规定性,主要内容是杂文写作及写作者自身的言说。这使它们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考察鲁迅杂文/文学形象的生成;同时,序跋是鲁迅反思自身的重要路径,使杂文形象的生成与自我主体的确立相呼应。面对杂文在社会与个人、时代与文学之间分裂的现代性困境,鲁迅在执着于杂文的个人性的同时,探寻其社会意义,不仅将主体放置在个人与不同社会形态的张力关系中,而且冲破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固化壁垒,通过杂文写作建构了新的现代文学图景。最终,杂文作为一个在战斗中生长的文学形象,成为"鲁迅"这一主体
卢卡奇早期深受新康德主义影响,把"形式"视为最具社会性因素的存在,与此同时,他反对庸俗社会学的简单还原论,认为生活并不能直接化约为形式,而是与生命体验和世界观有着紧密的关系。隐含着作者世界观的形式,具有了审美与社会的双重维度。卢卡奇虽然从西美尔那里洞见到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异化的现实,但是在寻找克服文化悲剧的道路时却倾向马克思。卢卡奇尝试通过戏剧艺术理论来思考现代社会人类异化状况,从而对现实社会作出一定意义上的积极回应,也因此,卢卡奇在其前马克思主义阶段已经埋下了日后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因子。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术界开始全面学习苏联。1955年至1957年,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马训班",建立了"苏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苏交恶,双方在1960年的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分歧公开化。与此同时,罗苏关系也因为历史和现实问题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在此背景下,友好互助渐成中罗关系的主旋律。因此,1960年苏联专家全面撤华后两个月,罗马尼亚油画家博巴来到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年的"罗训班",开辟了一种有别于"
生活剧团是"二战"后美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戏剧团体。在剧团的组织理念上,它拒绝等级制度,尝试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艺术家共同体;在艺术创作上,它反叛当代欧美主流剧场,探索最大程度地消解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限;在文化选择上,它兼容并包,对各类异质文化进行了借用和想象,服务于其剧场革新。生活剧团在戏剧观念和剧场实践之间搭起桥梁,向人们展示了先锋戏剧实践的创新和可能,对欧美先锋戏剧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力促进了先锋戏剧的表演性美学观念转向。
姜维朴、刘继卣1963年合作编绘的连环画《穷棒子扭转乾坤》,讲述的是当时著名的"穷棒子社"发展为人民公社(建明社)的故事。擅长动物题材的刘继卣在连环画中加入了一些动物形象,如牛、羊、驴、骡、狗等。他也多次用"人-畜共进"图式来描绘建明公社或"大跃进"。这些动物形象一方面标示出合作化主体的阶级身份和劳动属性,另一方面也涉及主体建构过程中对人自发的生理性因素的扬弃。通过对劳动属性的强调,连环画启用了一种以劳动为核心的主体建构逻辑。这种主体建构逻辑不仅适用于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农民,也支配着农业劳动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