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在法国度暑假

来源 :小学生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情提示:
  中国男孩虎子在法国度暑假,得到许多新鲜美好的体验。本刊特选载与培养良好习惯有关的内容,希望给小读者带来有益的启发。本文作者赵香岚老师是虎子的姥姥(外婆),退休前是一名小学老师,出版有《我在法国当外婆》一书。
  
  乘车安全第一
  
  刚放暑假,姨妈打来电话,邀请小虎子去法国度假。
  小虎子和姥爷高兴地坐飞机抵达巴黎戴高乐机场。姥姥和姨父、姨妈带着表弟龙龙、表妹小玉,早就等候在机场的出口。
  “虎子——”龙龙和小玉跑上去亲吻哥哥。虎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种贴面礼是法国人的见面礼,就像中国人握手一样。
  久别重逢,大家都非常高兴。来到地下停车场,姨父让大家上了一辆银灰色的七座汽车。在法国,每个孩子在汽车上必须要有一个座位,而且要有专门的儿童座椅,以保护儿童乘车的安全,否则就会遭到罚款和扣驾照的惩罚,这是法国的交通法规。姨父的这辆车七个座,刚好每人一座。
  姨父把行李装好车后,开始检查每个人是否扣好安全带。姥姥说,车上只要有一个人没扣好安全带,姨父就不会发动汽车,这是他的习惯。这可不是为了应付警察的检查,而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姨父特别检查了虎子的安全带,交待安全事项。虎子点点头,一一记在心里。
  汽车发动起来,一溜烟离开戴高乐机场,向巴黎南郊姨妈的家驶去。
  
  感受大自然
  
  虎子第一次出国,感到一切都是新鲜的。
  “到处都是绿色啊!法国到处是花,公园似的,真美!”他看到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天空就像水洗了一般的明净。
   姨妈的家是两层楼的花园洋房。房屋的三面都是花园,与邻居的花园隔着绿篱笆。花园里架着一个大秋千。花园的左边是两块菜地,种着香葱、辣椒、上海青、四季小白菜、芹菜、菠菜、樱桃萝卜、珍珠西红柿、覆盆子、薄荷。后花园里绿草如茵,鲜花怒放。
  早上醒来,听见树林里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推开窗子,朝霞像天边飘舞的彩绸。
  龙龙和小玉手上拿着个小盆儿,带虎子去菜地里摘西红柿和覆盆子。虎子刚刚摘了几个珍珠西红柿,龙龙又搬来一箱玩具,说:“虎子哥哥,这都是我的玩具,还有好多呢,我们一起玩。”小玉指着阳台上的塑料沙池说:“虎子,来玩沙子。”
  他们在花园的草丛里寻找蜗牛,看蜗牛是怎样背着房子走路;采摘蒲公英的绒球,一口气吹得无数把“小伞”飘飘悠悠地满院子飞舞;追赶蝴蝶、蜻蜓;趴在阳台上看蚂蚁搬家……玩累了,再跑到菜地里摘覆盆子、西红柿吃。
  
  餐桌上的礼仪
  
  虎子在法国的餐桌上遭遇了刀叉。他从小就习惯用筷子,要在餐盘里摆弄洋餐具,实属不易。但是,吃大块的肉排必须用刀叉,吃色拉也一定要用叉子。虎子做什么事都有决心,几天下来就能熟练地使用刀叉了。
  虎子说:“法国人吃饭就像玩一样。”
  在法国就餐,虎子最难过的坎儿是餐桌礼仪。在西方许多国家,对儿童的教育始于餐桌——他们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父母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有形无形的“进餐教育”。
  法国儿童从会用刀叉的那一天起,就坐在儿童餐椅上自己进食。大人鼓励孩子自己进食,使幼儿产生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幼儿从1岁到1岁半时就围上一个大餐巾,开始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任他把脸涂抹成什么样子,家长也从不包办。
  3岁以上的孩子进食时不慎弄脏了桌面,父母会教他向旁边的人道歉,然后找来抹布让孩子自行处理,要求孩子自己清理好弄脏的桌面。同时,进餐时要求身子端正,两脚放好,不能乱摇晃;餐具不能碰撞出响声,不小心弄出声音要说“对不起”,尤其不能打嗝,连打喷嚏都要把声音消化在鼻腔里。
  虎子进餐时,坐姿是自由主义的,吃相是浪漫主义的。姨父模仿他的样子,让他自纠:“虎子,看看小妹妹是怎样吃饭的。”姥姥提醒他自查自纠,使自己成为一个“小绅士”。
  两个月下来,虎子进餐已是有模有样了。
  
  人人讲公德
  
  姨父开着车,带着一家人去地中海边的“蓝色海岸”度假。
  虎子和龙龙坐在第三排座椅,每人座椅边都有一个储物箱,刚好可以放他们自己的太阳镜、太阳帽、矿泉水等随身物品。
  到地中海的度假村,有900多千米的车程,路上要做几次停车休整。一是司机不能疲劳驾驶,二是大家也需要活动一下胳膊腿。旅行途中有很多汽车休息场所,让疲惫的司机有一个舒适的停靠空间。
  休息场所风格各异,都有儿童游乐器具,野餐用的桌椅。卫生间门外有冷热水供应,还有热食品用的电源。卫生间内不但宽大,同时还有自动抽换马桶垫圈纸的装置。虎子对这些有别于国内的设备都会细细地观察。每到一处休整地,虎子都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秋千、追跑嬉戏,十分开心。
  就餐时,虎子和大家围坐在草地上,享受姨妈分发的三明治、饮料、水果。虎子发现,法国人野餐时,每人在餐桌上铺一块小餐巾,用餐后把木质的桌面清理得干干净净,地面上不会留下一点脏物。他若有所悟地说:“难怪餐桌都是这样干干净净的。”姥姥告诉他:“这就是社会公德。每个人都爱护公共卫生,注意环保,人人都可以享受清洁优美的环境。”
  
  路边的警示牌
  
  汽车进入环山的公路,沿途全是绿色的丛林。
  姨父提醒虎子看远处的高山,那是一座死火山。不远的山坡上,有许多岩浆冷却后的火山石。
  姨父开车一向以谨慎著称,汽车平稳地奔驰在环山的公路上。有几个急弯处,竖着用木板做的安全警示牌,叫人看了毛骨悚然。这种牌子用木板做成人体形状,上面的文字是以遇难者的口吻写的,粗黑的笔迹写着此处曾发生的事故。
  牌子上一般这样写道:“我19岁(37岁、68岁……)时
  在此发生车祸,不幸身亡。劝告各位行车至此小心谨慎。”每块牌子上都有死亡者姓名、年龄,牌子上一道很粗的红色箭头指向出事地点。
  这一段山路是事故多发地段,这种警示牌几十米就有一块。
  姥姥示意虎子和龙龙不要说笑,让姨父专心开车,确保安全行驶。
  
  珍贵的奖品
  
  地中海边“蓝色海岸”的度假别墅,依山势修建,尽显自然风光。
  度假村内有免费的游泳池和儿童游乐场。客厅里有沙发、电视机,餐厅里有冰箱、微波炉等一应俱全。卧室里卧具整洁,还有挂衣服、放箱包的壁柜。外面有个小花园,花园里有晒衣架。花园的阳台上摆着餐桌餐椅,旁边还有烧烤炉。
  住进这栋度假别墅,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方便。
  当然,这些便利的生活设施,每周需要支付2000欧元。
  安顿下来以后,姨妈领着大家出门找超市,购买食品,一次小购物就是124欧元,这里的物价比巴黎贵一倍。虎子已经能够按人民币和欧元的比价衡量物价的高低。他和龙龙在超市里同时看中了一辆玩具小汽车,想买。价目牌上标明10.99欧元,虎子马上说:“天哪,要100多块人民币呢!”虎子学会换算货币了,姥姥很高兴,当即决定买下来,俩孙子一人一个。回到家才发现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姥姥说,这算是奖励虎子爱动脑筋、会思考。
  
  寻找“文物”
  
  法国地中海边的蔚蓝海岸,有古罗马遗迹。
  姥爷和姨父指着古罗马遗迹,向大家讲述着古罗马文化史,讲中国的丝绸之路怎样将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沿着这条通道,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传入西方,西方的数学、医药和天文学传入中国。
  虎子听了,经过每一处古罗马遗迹都观察细致,而且不断地提出问题,还说:“我得仔细找找,看看有没有来自我们中国的宝贝。”
  “哪还有宝贝给你带回中国?能拿动的、能找到的‘宝贝’,早进博物馆了。”尽管姥姥这样说,虎子寻宝的兴致仍然不减。
  有一次,大人坐在海边的鹅卵石上玩,虎子、龙龙和小玉朝海水里一块一块地扔石头,玩得十分尽兴。突然,虎子发现一块瓷片,惊喜地叫起来:“姥姥,快看,我发现‘宝贝’了。”
  虎子果真发现了一块青花陶瓷片。从断面看它的烧制工艺,从釉面的光洁度、青花的绘制特点,姥姥认定它是中国的陶瓷。
  虎子听了,高兴地说:“这肯定是我们中国哪个朝代的。我在北京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说有几个小学生发现了一块碎瓷片,经过专家鉴定说那是文物,挺有价值,值很多钱呢。”他千叮咛万嘱咐,要姥姥保管好那块碎瓷片。
  姥姥细心地把他发现的“文物”保管好,心想,且不论他找到的是不是文物,至少他有尊重历史的意识。
  后来虎子又发现了一块“绿宝石”,实际是一块在海水中被鹅卵石碰撞成椭圆形的绿色玻璃。他还在鹅卵石中翻找最漂亮的石头,要带回北京给爸爸妈妈做纪念。
  回到北京的家里后,那些来自地中海的碎瓷片、“绿宝石”、小鹅卵石,都摆放在虎子书桌的博览架上。
  (责任编辑 邓湘子)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求异思维,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像力,从多种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把眼前的信息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重新组合,得出可能存在的各种解题方法,然后选择最简洁、最方便的方法。  求异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催化剂。英国的瓦特看到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大胆联想,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在我们的学习中,求异思维也非常重要。  做数学题时,一道题可能有几种解法。如果我们抛弃平常的方法,另
期刊
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很重要。  “一日之始在于晨”,我习惯在早晨制定一天的计划。制定计划前,我问自己:今天要做哪些主要的事,怎样做好等等。这样,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既不用担心时间太紧,也不会做事马马虎虎、慢慢悠悠。就像爬山,给你一定的高度,你就会有目标,努力达到目的地;相反,你漫无目的向上爬,就没有紧迫感和信心,就可能有始无终,草草收场。  制定计划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制定好后,要说到做到,
期刊
期刊
本期主角:莱纳斯·鲍林  神秘咒语:打开百科全书,我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我可以忘情地读呀读,直到停下后才能把自己拉回到现实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