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城市大学的第一个六十天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被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又或许是一种注定,我向曾经灿烂的高中岁月道别,向高考的遗憾说再见,开始向新的旅程进发——香港城市大学。如今,回首初到时的自己,若与之在时光走廊上相遇,我会对她说:“你如此幸运。”
  ——题记
  初到城大,走走逛逛
  香港城市大学极好地展现了香港特色——小而精。与内地偌大的大学校园相比,它的校区不大,校内设施一应俱全,住宿条件与教学质量更是没得话说。
  带上好心情,让我看看接下来迎接我的将会是什么吧!
  Ocamp
  Ocamp,即迎新会,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有了归属感。
  通过开营晚会上的赛口号游戏、开营第一天的City Hunt(城市搜寻)、第二天雨中的海滩游戏、结营会上的幸运抽奖……我有了一群新伙伴,认识了包括“组爸”、“组妈”、“小姨妈”在内的学长学姐们,累并快乐着。
  Local Ocamp
  学校住宿以Hall(宿舍)为单位,每一个Hall都有自己的特色与活动。我住在Hall5,一个地理位置优越、亦动亦静的地方。
  参加完内地生的Ocamp之后,我在开学第一周参加了Hall里的Ocamp,这同样是一个宝贵体验。我第一次与香港本地同学如此亲近,尽管由于语言原因,交流不太通畅,但彼此努力适应对方,相互照应,十分贴心。篝火晚会上,大家围成圈,一边旋转一边唱《那些年》,竟让我有种错觉,仿佛我们已经认识了很久。
  很多报道中说香港学校里内地生与本地生分化大、不和谐,在我看来并非如此——绝大多数本地生都接受并欢迎内地生,他们不喜欢的,是某些素质不高的打工者与游客,并未把这种情绪盲目地移至内地生身上。真正阻碍两群人融合的是语言与文化,语言当然是指粤语,文化则是一种习惯——比如,本地生习惯从凌晨12点开会到3、4点,内地生则习惯早睡早起,于是许多校内组织便逐渐演变成纯本地生的和纯内地生的。
  我尚未深入思考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文化的差异确实算一道鸿沟,但粤语却是一道可以迈过并必须迈过的坎。
  面试来袭
  在香港城市大学,普辩队是与学生会平级的校内组织,加入普辩队的面试形式就是进行辩论。没有任何经验的我还算不错,挺进了决赛,虽然遗憾没能最终进入,但心服口服。而且,我酣畅淋漓地参与了两场辩论,这种体验十分难得。
  参加学生会文娱部长面试,我收到好评,却仍未进入两个终极对决的人选。学长说我的气场不够,但人很可爱。我该怎么做呢?我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太女王范儿可不是我的风格。
  话剧社的面试走的是轻松、温馨路线——拉拉家常什么的,是我的强项,再加上招牌式微笑,我轻松过关。
  几轮面试下来,我总结出两点经验:一、敢于参与,敢于展现;二、不同场合要展现出不同的自我,举止可爱不是通吃法宝,气场也应适时地表现出来。
  南丫岛之旅
  南丫岛是离港岛不远的一座度假岛。
  难得空闲,我和小伙伴们从岛的一面登岸,翻过中间的山,于另一面离开,用时不到一天。翻过山,景象一片开阔,我不禁联想到电影《音乐之声》中一家人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场景。
  他乡中秋
  第一次在香港度过中秋节,别有一番滋味。
  中秋晚会十分热闹,我穿着嫦娥装,被拍立得拍下,夜晚于深水埗觅食也别有趣味……我发现身在他乡,过中秋节,也并不全会徒添思乡之情,因为我现在过得很好。
  明月高悬,灯光璀璨,我的心境也开阔起来。
  “组爸”在我身边自言自语:“香港的夜色真美,有时候我很爱这座城市,有时候又讨厌它。”我没有细问原因。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亲自体验这座城市的酸甜苦辣,而我也相信,我会爱上它。
其他文献
杨知行的脑袋像个地球仪一样,大大的,圆圆的。他是个方块脸,眼睛小得看不到眼珠子,笑起来就剩一条缝了。他的鼻子没啥特点,但鼻孔下的那张嘴可不能小看,说起话来像机关枪一样,“嘟嘟嘟”没完没了。辩论起来死马都能说成活马,就连诸葛亮再世也辩不赢他。  杨知行很爱笑,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他还特爱开玩笑,如果你被一个人蒙上了眼睛,耳朵后传来了带笑的声音:“猜猜我是谁?”那一定不用猜,那个人就是——杨知
(一)    我现在在上海,在一个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听见过的地方。老实说,我喜欢这个地方。我喜欢路旁有高大的悬铃木,喜欢这里永远灯火通明的夜晚,但是我根本不适应它。  在爸爸妈妈告诉我要带我来上海的时候我曾经抗拒过,但是就如你所知,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在父母的决定面前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我带着对家乡对外婆的留恋,带着对前方的未知,带着对高空的恐惧,穿越半个中国,来到这一片我完全不熟悉的土地。  我还是
一  我觉得,我好像被困在同一天里了。  这个说法也许听着有点儿荒谬,但真的,在我目前能回忆起来的细节里,我已经度过了很多个似曾相识的一天:太阳升起得很慢,闹钟会在六点准时响起,我用左手按掉闹钟时得按两次,因为第一次肯定会把闹钟弄到地上,接着我穿衣、起床、洗脸刷牙——那支草莓味的牙膏就像用不完一样,无论我多厌弃它的香味,多少次发誓要换一支,但每天还是看到它鼓鼓地立在卫生间的洗手台上;我每天的早餐是
我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小子,也是一个绰号很多的人,爸爸说我是“曹操”,爷爷说我是“纸老虎”……    一、我当“曹操”    那时,我读六年级,爸爸在家,管得我很严。一天晚上,爸爸从我书包里翻出一本《一点通》看了看。看到两道数学题时,便抄下来叫我做。我知道这次死定了,便硬着头皮去做。他自己便去火炉旁烤火去了。我望着沙发上的《一点通》,知道上面有参考答案,正伸手去拿,爸爸突然进来,看见我拿着《一点通》,
很古的时候,大雁和鸭子是两姐妹,住在南方的一个湖边上。大雁比鸭子早出世七天,大雁懂的事儿自然就比鸭子多一些。  大雁和鸭子慢慢都长大了,也就是说,她们能够飞行了。这个时候,南方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天气渐渐热起来,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加热。后来,她们所生活的那个湖干涸了;而且,附近所有的湖都干涸了。大雁就提议飞往北方的海边去,因为那儿很凉快,有水,还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鱼。鸭子同意大雁的看法,她们马上就动身
在我印象里,外公每次来我家时都要拖来几麻袋特产。  一个麻袋通常是放橘子的,一打开,金黄的橘子“咕咚咕咚”地就滚了出来;一个麻袋准是放大饼的,外公最爱做饼,外面卖饼的那些小贩的手艺跟他的可比不得。  人们常说,饼的味道取决于馅的味道。外公做的甜饼,由上十层薄饼组成,每烙一层,他就会撒一层芝麻和细白糖,这样的饼吃到最后都有香甜味。外公做的咸饼,则以皮薄馅多著称,值得一提的是,他养的猪从不喂饲料,所以
闲来无事,去天合园的小湖边散步。  看见石头上放着个矿泉水瓶,里面还有半瓶水。它是怎样落在这儿的?我不禁浮想联翩:  或许,是一位老人留在这儿的。她带着可爱的孙子来这儿玩。老人累了,就坐在石头上休息。看见孙子热得额头沁出了汗珠儿,便拧开瓶子,慈爱地看着孙子大口大口地喝水。  突然,小家伙又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放下瓶子拔腿就跑。老人怕孙子有什么闪失,赶忙追孙子去了……  或许,这儿刚刚有几个孩子。
一直以来,我都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从不知道离开父母的羽翼会不会一帆风顺。这个暑假,我思量许久,带着好奇心,和同校另外两名同学在老师的安排下,来到深圳打工实习。  我一直认为,学校的生活单调、无趣,我想快快长大,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而当我真正身在外地时,不禁意识到这些想法实在幼稚得很。  车间里,有一个和我年龄相当的女孩子,我有些同情她,因为一周之内她除了擦板什么都没学会,最后被主管无情地辞退。
你爱怀旧,常常以诗意的言辞感慨过往。而我,也时常感叹过往的纯粹,那时我还没像现在这样,建起心防……  常忆年少,忆起那棵香樟,和香樟下的你。  那一年仲春,我照例认真准备着学校一年一度的演讲比赛。几个不眠不休的日夜之后,我出了一个足以让我“名垂青史”的丑。当时,我面对嘈杂的人群,莞尔一笑,以一个潇洒的背影离开了现场,当晚却捂着被子哭了,第二天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强颜欢笑……我固执地认为,全世界都在嘲
我的老家在一個偏僻的农村。相比于城市,我更喜欢农村过年时那浓浓的人情味。  对于我而言,最开心的莫过于放寒假。寒假里,没有清晨准时响起的闹钟,我躺在被窝里,听听音乐,看看小说,整个人都放松下来,惬意极了。  推开门,一夜之间,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我不禁感慨:“真美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着满目的白色,我心头洋溢着一种莫名的幸福感。细细的雪花像绒毛一样,落到我的鼻翼上,一眨眼就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