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未死,数据永生

来源 :执行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b5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说搜索死了?离开了Google或百度首页搜索框的搜索,越来越无处不在。你通过一款互联网应用(无论是网页还是app),用任何一种方式(无论是文字和语音)输出一个需求指令,任何实现这个指令需要的数据查找、连接、筛选、反馈结果直到自动帮助你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离开了搜索框的搜索引擎。
  两年前,我在一篇关于搜索引擎的文章中写到:当你向互联网上传一个页面,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蜘蛛”便会蜂拥而至。它们抓取并复制你的网页,跟踪着网页中的链接,悄悄地爬上更多的页面,用触角将它们纳入索引数据库。数据库像轰鸣的机器,拆解网页上的文字内容、标记关键词的位置、字体和颜色,并生成庞大的表格。这时,你输入一个单词,点击Google或百度上的“搜索”按钮,它会在0.2秒内得到响应,带着单词奔向索引数据库的每个神经末梢,检索到所有包含搜索词的网页,依据它们的浏览次数与关联性等一系列算法确定网页级别、排列出顺序,最终按你期望的格式呈现在网页上。这就是一个“关键词”的云端之旅。
  两年后的今天,如果仍然这么定义搜索的话,那搜索引擎的确离死不远了,但这最多说明网页搜索离死不远了。而在一部智能手机上,当你用Google或百度地图的app输入一个地址寻找出行路线的时候;当你打开Waze导航对它说:“去斯坦福接上×××”(你甚至不需要说出精确地址)的时候;当你对虫洞语音助手说“我饿了”,它就能帮你推荐附近你最喜欢的一家餐厅的时候;当你在亚马逊上对比同一款充电器在不同卖家的价格的时候;当你用IFTTT这款“万物连接器”应用将你手机里的日历、闹钟、地图和交通提醒工具绑定在一起的时候……你在做的事,无一不是搜索。
  谁说搜索死了?离开了Google或百度首页搜索框的搜索,越来越无处不在。你通过一款互联网应用(无论是网页还是app),用任何一种方式(无论是文字和语音)输出一个需求指令,任何实现这个指令需要的数据查找、连接、筛选、反馈结果直到自动帮助你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离开了搜索框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越来越通晓人类的语言和意图,能识别语音、图像及表情等非文本材料,返回更精确的结果,其中包括大量的多媒体内容——而且还能自动连接和操作它们。
  背后无一不是越来越复杂且丰富的数据。搜索未死,是因为数据永生。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第一,为什么当你向苹果的Siri语音提出一个需求之后,它通常会在几秒中之内将你的答案指向一些Google或百度上的链接内容;而类似的语音助手Google Now却能瞬间直接触及你最核心的目的——推荐菜品、提供路况建议和选择、预订电影院车位?第二,为什么亚马逊首页上你几乎看不到任何在淘宝首页上的那些花花绿绿像狗皮膏药要一样的悬浮banner广告,而它呈现的大部分首页商品结果仍然是你需要的——哪怕背后是商家付费显示的?两者的答案都是数据。
  Google Now将个人地理位置轨迹、社交数据、消费习惯和日程表等信息,与Google搜索引擎直接连在了一起,通过数据分析能自动识别人们语音指令背后的真实需求。而亚马逊基于买家历史购买记录的数据,通过筛选和过滤其中的无用数据,可以分析出你可能最需要、并且离你最近最节省物流成本的商品是什么——因此,亚马逊现在敢成为一家广告公司,搭建基于数据分析的,与搜索引擎广告平台原理几乎完全相同的广告产品。
  Google和亚马逊是掌握每个人“个性化”数据最多的两家商业公司,它们是大数据公司,同时也是未来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的搜索早就跳出了搜索框,进入了地图、Google Now、日历、云存储、Google+甚至无人驾驶汽车(你操作无人驾驶汽车的过程其实只是搜索),而亚马逊将成为在与人们的日常消费和购物领域最聪明、最有识别能力、最让Google不安的搜索引擎工具。
  “数据永生”还在将搜索引擎带向下一步。
  我今天早上用手机在Google.com和baidu.com搜索“CA986”的时候,显示的结果多少让我有点意外。Google和百度的搜索结果都是关于该航班今天从旧金山出发到北京再到上海的实时情况,包括预计到达时间、实际到达时间、当前状态、停靠航站楼和登机的登机口等信息。而百度的结果还包括了近期准点起飞和到达率,以及在旧金山国际机场和首都机场相应登机口附近,人们用新浪微博更新的相关内容(尽管我觉得有点多余)。这些搜索结果在PC的网页版上是无从显示的。确实,人们在移动环境下,对这种实时、场景感和动态数据的搜索结果需求更真切。
  但百度一位负责移动搜索的朋友和我说,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试图实现的是:当你用语音助手提出一个指令之后,不但能基于数据检索与分析推送给你最需要的答案和结果,还能自动帮你完成一切。比如,你对着语音助手说“找酒店”的时候,搜索引擎会基于地理位置找到你最需要的酒店类型,然后自动地打开安装在你手机上的酒店快捷管家之类的app,帮你搜寻到合适的房间——接下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了。
  如果这些真能实现的话,就意味着所有数据将被打通——你的私人数据和公开的数据将基于语义需求自动形成符合个性需求的搜索结果:它不仅包括网页搜索,还是地理位置搜索和应用程序搜索共同作用的产物。
  这就是未来的搜索:搜索无处不在,伴随着数据永生。
其他文献
一只小小发夹何以做成大事业?“产品+ 服务”的理念如何深入人心?这家佛山起步的普通发饰店,何以发展到拥有3000 家加盟店、产值十几亿的发饰“帝国”?如此稳健的壮大与发展,对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而言,恐怕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方法  与秘密?  於小燕的住所在一个绿荫环绕的高尔夫庄园里面,她的助理热情地招呼我们,於本人则在楼上精心地盘发,为了一本杂志的图片拍摄出好的效果,她特意找来
期刊
玩转社交,这是奥巴马获取民意的前台表现。而在后台,是什么支撑着奥巴马各种竞选策略的出台呢?是什么决定他应该到哪些社交平台上去亮相呢?答案是一个几十人组成的数据分析与挖掘团队。  在春季晚些时候,在幕后支持巴拉克· 奥巴马获取胜利的数据处理团队注意到,乔治· 克鲁尼在西岸对40-49岁的女性粉丝有莫大吸引力,这个群体无疑是为了在好莱坞与克鲁尼——以及奥巴马共进晚餐而最愿意掏钱的一支人群。  所以,就
期刊
全城热恋钻石商场首创“奢侈品快消”概念,对传统的工厂——品牌商——商场——顾客的模式进行了革命性创新。  北京,中国珠宝市场的最大掘金地,也是国内外品牌竞技的罗马格斗场。从品牌高度上来讲,谁能有格拉夫珠宝般的“THE MOST FABULOUS JEWELS IN THE WORLD”气魄,又有谁能有卡地亚“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中的皇帝”的称号?论销售,谁能有菜百金店一个五一节就卖到近1.5亿元的
期刊
益达以“酸甜苦辣”为主题的偶像剧式广告第二部出大结局了!不少观众翘首期盼的桂纶镁与彭于晏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暂告一段落。  在第二部的第二集中,益达延续了第一集彭于晏在客栈偶遇桂纶镁的故事情节,哦,还有一个连凯扮演的“第三者”。第一集里,连凯作为一大看点,为故事增添了不少悬念,第二集便火速上演两个男人之间的碰撞,以桂纶镁的愤然离开告终,故事看似戛然而止,结尾却留下了未完待续的字样。  在最新的第三集中
期刊
背景介绍  “ 中国面膜第一股” 美即控股(01633,HK)近期花落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收购总额约65.38 亿港元,这将是欧莱雅集团2008 年以来的最大并购案,也创下外资收购中国日化行业本土品牌的最高金额记录。  AC 尼尔森报告显示,2012 年美即品牌在中国面膜市场的份额为26.4%,位居国内面膜行业第一。业内人士分析,欧莱雅以如此“贵”的价格,收购意在美即的渠道和特定客户。美即
期刊
近日,李彦宏在百度内部呼唤“狼性”、消灭“小资”的说法在网络疯传。现在,这封题为“改变,从你我开始”的内部公开信终于浮出水面。仔细看来,李彦宏主要列出了需要从文化、管理、业务上等七个点改变百度。  在战略上,首先是纠正投资不足的问题。我们过去几年掺了很多钱,但是我们投入不够,大家每次看我们财报说我们50%的利润,当我们的业务还在快速成长时,不应该快速追求净利润,应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更多的新业务和创
期刊
创新是要有原则和导向的,很多东西很重要,但是对中小企业永远是利润最重要,创新的一大前提就是,企业能在成本和利润之间找到平衡点。  2012年12月2日,芳草集CEO吕长城作客第七届职业经理人论坛,与岭南学院张建琦教授及岭院MBA学生等200余人共同探讨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一话题。这个80后创业家,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一段佳话,在淘宝凭借芳草集一个单品连续5年销量超过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外大牌,成为
期刊
做好大客户营销,不是靠管理者自己或个别人单打独斗能够完成,往往考验的还是一个团队的综合服务能力,需要团队协同合作。大到一个集团或企业,小到一个项目团队,作为团队带领者,都有一些共通之处。  勇于承担责任  我觉得,带队伍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只有团队领导者勇于担责,下面的人才能放心大胆向前冲。当年我在音响企业,有一次搞一个大型晚会彩排,现场突然出现了技术性故障,当时团队里所有人都吓坏了,特别是技术主
期刊
会员动态  中国营销创新联盟理事会由中国营销资源在线聚合国内强大专家群联合发起,旨在整合产界、营销咨询界、学术界、传媒界四方力量,建立中国营销精英强大联盟(链式营销组织和专家智库网络),在精心营销的互动“磁场”中,让每个链条发挥出最大影响力与商业价值,推动联盟企业共同营销,共同去赢。目前世界营销大师Philip Kotler(菲利浦· 科特勒)以及Milton Kotler(米尔顿· 科特勒)担任
期刊
女人可以是风情万种的,所以如果你是某一种风格的话,其实它局限了女人的风情。我卖衣服不是卖一个品牌,不是卖一种风格,而是卖一个故事,卖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很多人问我古谷惠品牌的服装是什么风格的?就服装而言,大部分的品牌都能说出自己的衣服都是什么样风格的,有怎样的系列,流行什么元素,什么色彩。但我想说古谷惠没有风格,它就是你的风格,你的故事,你的情感表达。  我觉得女人可以是风情万种的,所以如果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