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变化和差异

来源 :青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3年和2019年数据,分析当代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变化趋势以及群体内差异.研究发现,青年世代对“民主”“文明”“自由”“平等”“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的认同度较高,但对“爱国”“和谐”的认同度较其他年长世代低;从2013年到2019年,他们对“爱国”和“法治”的认同度大幅提升,对“敬业”“友善”的认同度有所增加;青年群体内部存在价值认同分野,中高学历、白领职业、高收入群体更加认同“民主”“自由”“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低学历、农业劳动者、低收入群体更加认同“文明”“和谐”“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随着世代演替,青年世代逐步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的社会共识状态.加大对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仍是未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多,流动党员数量也与日俱增,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中存在阵地流失、活动流失、思想流失、功能流失等现象,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需要。发挥“互联网+”优势,搭建党建网络信息平台,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数据库,利用大数据资源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丰富活动方式和载体,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70年薪火相传,数十载开拓奋进。中共青海省委党校(以下简称“省委党校”)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任务,紧密结合青海实际,始终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改革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支撑了党校事业的发展。
在关注国内包括大陆和港台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国外相关研究,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全面总结“春秋决狱”的学术成果,为深入研究做好学术铺垫。国外研究方面,已知日本学者、美国学者和欧洲学者有相关学术成果,而且问题意识比较明确,可以扩大我们的学术思考空间。尤其日本学者的相关学术见解,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