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净土

来源 :漫迷·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oygo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学为青少年内心的成长、精神的成长、文学艺术的成长、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能使学生在阅读和创作中提高认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完善人格,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中,我觉得写好校园文学,单纯是写作技巧方法上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的工作是大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写作兴趣和艺术修养等人文素养。我想可以把校园文学作为突破口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以校园文学社团为载体,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写作才华、展现青春魅力的舞台
  校园文学是一方神圣“乐土”,因为校园学生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往往都蕴涵着很“精美的词采、飞扬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她的文学性是纯洁美好的,一尘不染。纯洁的校园文学,就象一叶轻舟,能掀起波澜,为文坛注入新鲜活力的血液。校园文学拒绝商利,拒绝附庸,拒绝无病呻吟,真情宣泄青春情感的真实创作姿态,是文学坚守“纯文学写作”的强大阵地。
  我们更注重指导、搭建平台,教育学生成为视野开阔、感情丰富健康、艺术修养不断提升的真正的人。积极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动笔的兴趣。提供展示写作才华、展现青春魅力的舞台。
  我们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平台,定下了校园版“学生写、写学生、学生读”的办刊方针,创办的文学刊物《青果》,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启发他们自办班级刊物,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文字特长、美术特长、电脑打字特长,人人动手,共同完成。这种方式,最大程度调动每个集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闻到油墨散发的清香,他们的文章被尽相传阅,这给他们的鼓舞多么巨大,学生在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亲自体验到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及看到劳动果实时而流露出来的幸福感。这才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
  这些文章,显示了文学的才分和生机,那种无拘无束,那种自由不羁的精神,在作品里随时都能发现和感受得到,而这些气息无疑是属于文学本身的,是文学最天然的财富。作品以其清新、率真的笔触,记录了青少年成长中的真实,展示了社会发展对年轻心灵的触动。他们自如和放松的写作姿态,显示出了文学创作的活力;他们的语言习惯、写作方式,以及对文体样式的理解,具备着新的文学特质和潜质。校园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所透露出的新的文学气象,对未来文学创作的发展走向,是具有相当的预示性的,虽然他们的文笔是那么稚嫩,他们的感悟是那么肤浅,他们的瑕疵是那么明显。但是,蛟龙终将冲出浅滩,雄鹰必定搏击长空。推荐学生作文中的佳作,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有时对学生未来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往往构成学生青少年时代的“神圣记忆”的一个灿烂的瞬间。
  二、让学生行万里路,走出小校园,融入大社会
  写作离不开丰富的生活阅历。校园文学,从价值层面上不应只限于校园内。因为校园生活毕竟是窄层面的,校园文学一定是要摆脱偏安一隅的自赏状态,而与广阔多元化的社会同步接轨。涞水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底蕴非常深厚,历史上曾出过许多杰出人物,最有影响的有东晋时期的祖逖、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以及当代的郭琨等。名胜古迹遍布城区及其周围,这里有酷似桂林的拒马风光,有世界罕风的峡谷奇观,有幽深莫测的溶洞,有神秘难解的鱼泉,还有苍劲的摩崖石刻,巍峨的长城,保存完好的平西抗日烈士陵园等人文景观……我们结合语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关注家乡名人,寻找文化名人的踪迹,游览家乡名胜,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家乡的山山水水和文化名人的心灵接触中,学生受到的是古人文化人格的熏陶,这为青少年学生的精神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内在基础。
   三、在写作训练中,向学生灌输“书写自我”的写作理念,激发起学生提升自我的欲望和塑造新我的审美激情
  文学的最高命题:文学就是人学。一个人就是一部丰富的作品,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是一部历史。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人也完全能够透示出时代的全部信息。在书写自我时,学生可以不断地进行扩充阅读与自我反思。在书写自我时,一开始,学生可能会粉饰自己的生活,虚饰自己的感情世界。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他会逐渐意识到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而当在伪装自己的时候,他会觉得无边的寂寞与空虚,会觉得写作是一种艰难的事情。可一旦反过来,他则会感到写作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那么在写作中,就会不断地激发起学生提升自己的欲望和迸发出塑造新我的审美激情。在写作的初期,是一个人的才情支撑着作品,但随着写作的不断进行,我们就会发现,是人格支撑才情,而不是才情支撑人格。随着不断地写作,写作者会渐渐觉得人可能没有必要表现得那么富有才气。写作到这一境界其实是一种真正的提升,这就是所谓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波若平、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不仅仅是哲学,也不仅仅是辩证法,而是一种水准,一种心态。而如果我们将中学生的写作引导到这一步,那么,我们便能够向社会作出完美的交代,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同时,我们也完成了对学生的精神的培养与塑造。
  “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锁着你的钥匙在你自己手里”,教学改革就是要这样大声地提醒学生,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手中的钥匙,能打开心灵的这把锁、这样,也就是挖掘了写作的潜力,也就是激发了写作的内驱力,包袱甩掉了,思路开阔了,文思也就流畅了,写什么都将会是那么生动精彩,那么令人信服。
  在娱乐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情感宣泄途径多元化的今天,仍然在守望文学这块净土的人群,恰恰是中学生。他们的情感最真挚、最纯粹。巴金先生说过:“文学的目的是使人变得更好。”我衷心希望通过阅读、写作、课外延伸等活动的辐射,形成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赋予全体师生美好的情感、诗意的气质和人文的精神。让我们携手耕耘校园文学这块净土,让青少年的思想能得到洗礼,精神能得到升华,从而使灵魂变得高贵。
  
  
其他文献
休假期间在家里上网,首先关注的是娱乐新闻,发现跟富商有关系的上了头条:郭晶晶酒店私会霍启刚:贾静雯宣布与“天虎货运”的孙志浩闪电订婚;歌手周彦宏为前男友富商李厚霖移情李湘的事情而接受过心理治疗。  不禁莞尔。联想起前几天《锵锵三人行》节目里,窦文涛念了一封听众来信,那听众说在网上看到张柏芝公开征婚,条件是:圈外人,不用太帅,也不用太有钱,只要真心爱她。此听众一番掂量,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心花怒放
期刊
前些天看《娱乐百分百》,被李敖惹得有些怒。半个多小时的节目,他前后说了三次:167公分42公斤,167公分42公斤,167公分42公斤;然后说他就喜欢小屁股的女人,这叫东方之美。  一个男人喜欢大屁股女人还是小屁股女人,这件事l,青实在是他的自由。一个男人喜欢公开宣讲自己对女人屁股的审美心得,只要有人乐意听,这也是他的自由。可是小屁股就只是小屁股而已,又高又瘦就只是又高又瘦而已,讲什么东方之美呢?
期刊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的探究,才能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更新课堂教学理论,优化课堂教学;改变过去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改变过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学习、
期刊
实施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情感课堂氛围,读出情感信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情感因素 得天独厚 情感氛围 情感信息 出情入理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
期刊
下午在良木绿喝茶。奶白色的意大利菊茶在细小的烛火上慢慢地煮。停电,室内光线有些暗淡,红烛幽微的光在每张铺着亚麻餐巾的桌子上跳动。午后4时的样子,客人渐渐多起来,低低的礼语声开始在四围温暖的空气里传布。我们坐在临窗的椅子上,可以透过斜垂的落地玻璃看小广场上悠然走过的路人。  是一个不够明朗的秋天,在傍晚天光倏然一亮后天空慢慢暗下来,窗外的景物一寸寸从视线里褪隐。还是没有电,科华路上除了“SOHO沸城
期刊
一、实验设计题   1、了解题目要求。明确:题目是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还是对实验作出改进?要不要对过程、现象作出分析?要不要预期实验的结论?    2、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这是实验设计的依据, 不同的实验目的,不同的实验原理,进行设计的思路是不同的。   3、确定实验思路。确定:实验因子是什么?怎样设计对照?等等。    4、设计实验步骤。要注意充分利用题目的条件,如果给出了实验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从课外知识——课本教学中延伸;加强视听效果——多维的教学手段;旁征博引——教学的杂家;变被动为主动——角色的转换等方面培养学生对学习祖国语言文化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延伸 手段 杂家 转换  现今,语文教学陷入某种怪圈,“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学了九年语文,有的连封信
期刊
每位语文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得唾沫乱飞,学生还是死气沉沉地听,语文的魅力在课堂上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彰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语文老师毫无激情的讲析也难辞其咎。学生对缺少激情的语文课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听着不解渴,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语文课堂呼唤激情,只有师生注入激情,教师用自己的
期刊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中国教育史上树立起了一块伟大的丰碑,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教育理论宝库,将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陶行知先生在《晓庄三周岁》的报告中,把“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整套生活教育理论系统地确立了下来。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什么是生活即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