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神华航道新口门潮流特征及航行应对措施

来源 :航海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航道概况rn1.1 航道情况rn黄骅港有2条人工航道,神华煤炭港区航道为其中之一.神华航道全长24 n mile,底宽为270 m,边坡比 1∶5,外航道走向240°11′~060°11′,长20nmile,内航道走向235°41′~055°41′,长3nmile,内航道端部距最近港池1.0 n mile,设计基准水深为-14.5 m[1].由于冬季风暴潮等因素影响,航道回淤严重,常年需多艘疏浚船维护.新口门处潮流最急,航行时要特别小心.航道概况见图1.
其他文献
长江宜宾段工业园区中分布着众多化工企业,对周边流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风险.选择环境风险源、管控机制、风险受体3个准则层,包括行业类型、园区企业生产工艺、环境管理体系、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受纳水体环境等13个指标层建立评估模型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了宜宾市6家工业园区(A~F)的环境风险评.结果表明,6家工业园区准则层权重总占比表现为环境风险源(69.939)>环境风险受体(38.076)>风险管控机制(33.420),各园区环境风险综合值表现为B园区(19.147)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稳步推进,航运业蓬勃发展,在港口附近水域和航道上的往来船舶越来越密集和拥挤,发生的船舶失控险情逐年增多,对港口正常通航秩序和水域交通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海上应急保障的任务更加艰巨,应对处置各类海上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凸显.据统计,船舶失控事件中主机失控概率较大,事故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介绍港口引航作业中因螺旋桨滑脱引起船舶失控的抢险和后续处置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期刊
油气管道在全位置焊接时通常按照固定角度机械化地进行分段,此过程中,熔池容易发生失稳流淌而导致焊缝成形不良.文中对管道全位置焊接过程中的熔池受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熔池径向力变化的新型分段工艺,以解决全位置焊接时管道内、外壁成形不良的问题.通过对220 mm×10 mm×400 mm的X70管线钢采用STT打底焊试验发现,该分段工艺抑制全位置焊接时的熔池失稳流淌问题有良好效果,且内壁成形更加平滑美观,对于管道自动焊接过程中的分段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船舶主机故障前的操纵rn2020年12月18日引航员接到引航任务,引领“G.H”轮靠泊曹妃甸6号泊位.rn(1)“G.H”轮船舶资料.船长295 m,船宽46 m,当时吃水为18.10 m,排水量为206 200 t.船舶由青岛北海重工制造,于2010年6月下水.rn(2)码头资料和水文气象.码头走向为090°~270°,预靠泊位为该码头最东侧泊位.由于近岸潮流受岸形走向的导引作用,涨落潮流流向在泊位和泊位前沿有较大变化,泊位东端的涨落潮流流向约为255° ~075°,距离泊位越远,越接近与泊位走向一
期刊
海洋资料浮标(以下简称浮标)是利用无动力漂浮载体获取海洋环境(水文、气象和生态等)参数信息的无人值守自动观测系统[1],能够在恶劣海洋环境下全天候连续有效收集海洋环境信息,是海洋观测技术中最可靠、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2],可用于预报天气和自然灾害(如飓风、海啸)等[3].按照浮标的锚定方式,可分为锚系浮标和漂流浮标.
期刊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推进船舶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加之石油资源紧缺、油价不断上涨,出于提高能效、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船舶设计与建造不断向大型化发展.据统计,2020年1-8月进出青岛港船长>350 m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共计1131艘次.为保障超大型集装箱的引航安全,本文结合3E型集装箱船舶的操纵特性以及青岛港港口条件的现状,对3E型集装箱船舶靠泊青岛前湾港区集装箱泊位给出安全操纵建议.
期刊
随着国内铁矿石价格的高企,中巴铁矿石贸易运输比重也将越来越高.位于巴西塞佩蒂巴湾(Sepetiba Bay)内的伊塔瓜伊港(Itaguai)作为与图巴朗港(Tubarao)、马德里亚角(Ponta da Madeira,PDM)并列的巴西三大铁矿石出口码头之一,预计将有更多大型散货船靠泊该港.本文总结20万吨级散货船在该港完成靠离泊装货任务作业经验,供同行参考.
期刊
石墨烯材料是一种具备晶格状二维平面纳米结构的新型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力学性能而被应用在多个研究领域.通过文献查阅总结了石墨烯材料改性为纤维素纤维、化学纤维、蛋白质纤维在纺织领域的研究现状;举例说明了石墨烯改性纤维在智能纺织产品和功能性纺织产品的前沿应用,对其性能的总结包括导电、抗紫外线、防弹、抗菌等,最后提出了石墨烯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展望.
介绍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状况,“十三五”期间全省基本实现大气、水、土壤、噪声、生态、污染源等全覆盖,“十四五”初期优化调整了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加大了自动监测力度.通过分析当前全省监测网络建设中存在的覆盖不全面、技术不完善、服务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等各要素的发展建议.
为揭示邛海流域设施葡萄园土壤养分的累积状况与地下水的污染特征,选取邛海北岸典型设施葡萄种植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葡萄园和普通农田表层土壤以及相应区域地下水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葡萄园表层土壤中氮、磷浓度,土壤理化性质与种植年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设施葡萄园表层土壤中速效氮浓度平均为0.702 g/kg,速效磷浓度平均为0.135 g/kg,分别是背景(未耕作)土壤的8.2倍和6.5倍;土壤中总氮和总磷浓度与种植年限呈显著正相关,氮、磷养分会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在土壤中累积,且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