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新能源产业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x1989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通集团)是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核心企业,是我国制冷行业和风机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是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离心压缩机、离心式鼓风机、通风机等鼓压风机产品,离心式制冷机等大型中央空调主机产品,市政污水处理成套环保产品,以及风力发电机叶片等四大板块业务。
  重通集团作为一家传统装备制造型企业,拥有50多年设计制造透平机械的历史,其产品以技术领先、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在行业中拥有良好信誉,曾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离心式制冷机和第一台高温通风机,其中为北京燕山石化总厂研制的离心式制冷机组至今已安全运行40余年。公司生产的离心式制冷机组在国内核电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9%,高温风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装备制造业遭遇了发展瓶颈,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重通集团按照重庆机电集团打造“千亿集团”的目标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精心制定了以节能、低碳、环保为发展方向,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调整”三个调整为举措的“十二五”发展战略,其中进军风力发电新能源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三个调整的重中之重。
  通过调结构实现保增长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更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挑战。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了我国可持续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其中发展风电已成为近期我国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为此,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各项法规办法,为推动国内风电建设和产业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政策环境。
  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早在2007年,在重庆机电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重通集团投资8 000万元,进军风电行业。一方面,从荷兰NGup公司引入850千瓦风电叶片专有技术开始制造风力发电叶片。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兆瓦级风电叶片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另一方面,利用企业实施环保搬迁的有利时机,在重庆迅速建成了年产300套风电叶片的制造基地。2008年重通集团制造的风电叶片实现挂机运行试验,第二年通过德国GL质量认证并取得设计制造许可证,同年与重庆海装、西安玖和能源等风电主机制造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风电叶片产品迅速实现了产业化,批量进入市场,成为重通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风电叶片的批量投产,对于重通集团的意义不仅仅是获得了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使得重通集团进入了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新能源行业,平衡了重通集团主业易受宏观调控影响的风险,实现了调结构、保增长的有机结合。
  通过收购联合迅速发展壮大
  然而,正当重通集团风电叶片产业刚刚起步、进入市场时,中国风电产业却在经过近四年的快速发展后,因过度和盲目的投资导致产能过剩,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面对风电行业因产能过剩出现的调整局面,重通集团却发现了发展机会:一是当前的产能过剩是规划产能过剩,企业实际形成的产能远远小于规划产能,且大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形成实际产能。二是当前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只是个别型号产品出现了过剩。随着技术进步,这部分落后产能逐步被市场淘汰,为新规格叶片产品提供更多空间。三是当前风电叶片产能地域分布严重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而蒙东蒙西、东北等风资源富集区风电叶片企业却非常少。经过充分分析论证后,重通集团确定了进入东北、内蒙古等前期风电发展滞后、叶片厂家少、风资源富集区的发展思路。2011年9月8日,重通集团投资7 500万元收购了吉林省大安晨飞风电设备有限公司100%股权,不仅使公司低价获得了现成的生产厂房和成熟的风电叶片技术,同时获得了大安市政府大力支持。2011年11月,重通集团以大安晨飞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为载体,投资近亿元在锡林浩特市建立锡林浩特晨飞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锡林浩特市政府承诺,在大安晨飞进入锡林浩特后不再引入第二家风电叶片厂,并协调其境内风电主机企业优先使用公司生产的产品,为公司提供了可靠的市场保障。2012年1月,大安晨飞又与西安玖和能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鄂尔多斯生产基地。至此,重通集团完成了风电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了对蒙中、蒙东及整个东三省平原风场以及西南地区山区风场有效覆盖的区域联动竞争优势。
  通过技术创新确保竞争优势
  重通集团不仅在经营思路上积极创新,而且在技术上也大胆创新,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叶片壳体一次成型工艺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有效缩短了叶片成型时间、提高了工效。在材料替代方面,与国际同步完成了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叶片的研发并率先批量供应市场。领先的技术优势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有效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2012年,公司与荷兰We4Ce公司联合设计、联合攻关开发的“2.0MW加长型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项目,采用“一拖一跨”(两种规格产品共用一套模具)的设计方案,相对于单一开发某型号叶片的技术方案,将对Ⅲ类及以下风区更有效的覆盖,适用范围广,同时也对2.5MW形成了有效的延伸。此技术方案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有效规避了投资风险。其中“一拖一跨”的组合式模具制造技术更是属国内首创,对于风电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技术和工艺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综合优势助力跨越式发展
  通过不断的经营创新和技术创新,重通集团在风电产业形成的综合优势正不断得到显现。
  地域优势:由于风电叶片的特殊性,运输成本极高,各大主机厂均在同条件下选取离风场较近的叶片厂家,以降低采购成本,而在吉林、蒙西及蒙东三大风电基地区域其他叶片企业较少,因此,与当地及周边的主要风场配套,具有良好的运距优势。
  市场优势:重通集团风电产业落户大安和锡林浩特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均承诺不再引进其他风机叶片生产企业,并协调境内风电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重通风电叶片产品,市场优势明显。
  产品优势:重通集团已经成为国内风电叶片规格最为齐全的主流叶片配套企业之一,产品规格覆盖850千瓦到2.5兆瓦全系列陆上产品,同时,产品具有良好的技术匹配性,可与国内众多主流风电机组整机配套。
  技术优势:重通集团独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叶片壳体一次成型工艺技术和组合式模具制造技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协同优势:重通集团与大批风电主机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为专业的风电叶片制造商的地位得到业内广泛认可,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良好的风电产业布局将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进军风电产业。重通集团自2007年步入风电领域,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完善了风电产业布局,培育了产业竞争优势,预计2012年可实现产销15 000万元,为2015年进入国内前五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通集团在成功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成功地进行了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创新,一方面开展“工业保姆”服务,在为用户提供周到的系统装备保运服务的同时促进自身技术创新和进步;另一方面在环保产业上凭借雄厚的装备制造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大力开展BT和BOT业务。现在重通集团已经从过去产品制造销售的单一经营模式,逐渐向产品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建设营运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综合经营模式发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重通集团坚持“坚韧坚定,创新创造”的企业精神,时刻践行着“向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资源消耗更少的精良装备和优质服务”的崇高使命,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努力为机电集团“321”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执笔人:何丹)
  (责任编辑:罗志荣)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各地各行业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独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国有企业始终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崇高的责任和使命,今天中宣部又专门组织召开杭州市“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工作座谈会,交流研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必将产生
期刊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玉林召开,大会授予广西玉柴集团“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荣誉,表彰了2011—2012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理论研究成果。  “千年古州”玉林,以其“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美誉,2012年7月14日~16日迎来了全国各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和学术理论界专家共计350多人,参加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广西玉柴集团协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
期刊
我国干部离退休制度自1982年2月正式建立距今已有30年。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航天历届党组和各级党委全面落实中央“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总体要求,努力实践“让老同志满意,让党组放心”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紧密围绕航天科研生产和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认真做好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经过30年的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离退休工作制度,确保
期刊
企业管理是企业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企业会产生大量偏离组织目标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企业问题管理,就是分析、调查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发现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深入到企业的具体运作中,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定量或确有依据的定性分析,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进而指导方案的实施,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期刊
做好农民工管理工作,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更是国有企业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于2010年起在中远船务率先推进农民工党建,以此作为做好农民工工作、破解农民工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于2011年探索性提出“属企化”农民工党建创新理论,得到国内高层党建专家的一致肯定和推广。今年1月,党委书记马智宏撰写的《农民工党建与党的执政基础》理论文章被评为“全国党建
期刊
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谁能赢得农民,谁就能赢得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是这样,和平建设时期也是这样。在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时期,赢得农民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就变成赢得农民工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完成以后,中国50%以上的人口将集中在城市。我国由改革开放之初的80%的农业人口,到现在不足50%的农业人口,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农民
期刊
我们这次研讨会是以一种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在研究农民工党建这个党建领域的重要课题。刚才宣传片里有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就是“让党的血液流淌在新兴产业工人的肌体中”,我认为这句话讲得非常深刻。  中远船务的农民工党建经验非常丰富,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和农民工队伍成长这个主题,从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实践和研究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能够引起我们的深思。 
期刊
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建,是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夯实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远船务党委积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于“发展强、党建强”,不断探索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新机制,努力破解农民工党建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属企化’深化‘属地化’、构建四方组织协调联动的网络
期刊
中远船务党建工作有力度、有特色、有新意,注重实践探索和理念创新,而且工作求实、务实、扎实,在国内农民工党建领域处于探索中的领先地位,成绩突出,经验可贵。主要体现在具有强烈的党建工作责任感,注重实践探索,理念创新,而且工作求实务实扎实。第一次读到马智宏书记的论文和农民工党建课题,深深地为中远船务的研究所感动。由于这一共同的主题,我们不断加深了解,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一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成果让人欣慰。
期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亦是如此。当今世界,装备制造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仍然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利器,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或国家硬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振兴中国就必须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振兴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发达国家如今“再工业化”的背景下,这种要求就更为紧迫。  早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上,我国机械制造业就喊出了“让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响亮口号 ,并作为全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