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能知道谁没有穿泳裤。
——巴菲特
中国在2008年经历了猛烈的牛熊转换,有不少在牛市光耀的基金,在这次熊市中丧失了光芒,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处于垫底状态,让不少慕名而去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这种业绩分化是如何造成的,背后又有什么因素呢?
我们根据基金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划分出两大现象(出于客观考虑,这里观察的基金都至少有两年发行期,经历过2007牛市和本轮熊市。举例应用数据全部来自基金公司季度和年度报告,及权威评级机构的公开数据)。首先看一下最近3年部分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变化情况,见表1。

基金操作风格失控
此类基金,多发生在混合型基金中。以长城安心回报基金为例,这是典型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和债券都可以高度配置。根据基金契约,基金主要投资范围为股票10%~85%、债券10%~85%、现金不低于5%。从理论来说,这类基金在牛市可以多持股票,在熊市可以多持债券,比偏股型基金更加灵活,风险要低。该基金的比较基准为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税前)利率的两倍,只要战胜了比较基准,就可以认为这只基金是成功的。
2007年该基金收益率为117.87%,2008年该基金收益率为-59.17%。从排名来看,是一年以上同类型基金垫底的一只,如果把一年内的基金也统计进去,根据晨星2008年的数据显示,该基金一年回报排名为同类型190只基金里的第167名,更别说其要超越定期存款利率两倍的比较基准。为什么安心回报反而不安心呢?
操作风格欠稳健
这是很多同类型基金的通病。基金契约说得再好听,给的权利范围再大,最后还是要看基金管理人的实际操作风格。该基金在契约上除了给予股票和债券高度配置的权利以外,还特别强调要追求绝对回报而不是相对回报。而事实上,公募基金要追求绝对回报,必然在风险控制和投资组合上要非常谨慎。然而让我们来看看该基金的2008年投资组合变动情况,见表2。
该基金一直在股票方面持有重仓,只是在第四季度才大幅减仓。但主要净值的损失发生在前三季度。作为一个标榜要追求绝对回报、仅仅要求战胜两倍定期利率的比较基准,允许股票最低仓位为10%、债券最高仓位为85%的混合型基金来说,在2008年全年持有如此高的股票仓位是不明智和不谨慎的,在这种整体剧烈下跌的熊市中,如果能把股票仓位转换为债券为主,才真的能让投资者安心拿到回报。
基金经理频繁更换
该基金之前是由有14年证券投资经验的杨毅平负责担任基金经理,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先后由杨建华兼任双基金经理,2008年5月16日,杨毅平离任,杨建华担任基金经理。2009年1月6日杨建华离任,徐九龙担任基金经理。差不多一年时间,换了3位基金经理。
从客观上来说,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基金的投资风格,不同的基金经理操作思路基本上不一致,基金经理频繁更换无法保证其业绩持续稳定性。这点不管是在海外成熟基金,还是在国内的基金业都屡见不鲜。根据WIND统计,在2008年,至少有1/3的国内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换,发生变动的基金中,有6成的新任基金经理管理经验不到一年。
明星基金“保质期”不长
每年中国基金业的一大盛事就是评出一批金牛基金,作为前一年基金业的翘楚。然而金牛基金出现过很多第二年就名落孙山的情况。
以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为例,该基金2004年成立,在其最辉煌的2006年,在李学文的管理下,该基金增长率高达182%,排名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第一。同时,它也被评为2006年股票开放式金牛基金,在彭博咨询发布的全球分洲基金中,它也排在2006年度增长率全球第一。2006年之后,该基金就一路走下坡路,到了熊市的2008年,该基金增长率为-55.13%,排名为同类型124只基金的95名。为什么牛市的明星基金却在熊市表现如此之差?
份额发生剧烈变化
撇开基金经理更换(发生在2007年9月)和过高的股票仓位导致风险集中的因素外,份额的巨幅变动,也是其业绩下滑的原因,见表3。

可以看出,该基金的净赎回份额非常高。到四季度末,已经减少了62.3%的份额。基金份额急剧变少,会引起基金经理被迫卖出大量看好的股票,以准备足够的现金应付赎回;基金份额急剧变多,会引起大量资金注水冲淡账面收益,使基金原持有人利益受损,同样大量的新增现金也会减缓基金的后续业绩增长。相信该基金的急剧缩水,是因为基金明星光环减弱,实际表现一般,投资者较高的预期和实际的业绩相比导致心理失望所致。同样,急剧缩水进一步导致情况恶化,造成恶性循环。基金规模的控制一直是中国基金业的一个难点,有很多的优秀基金都是这样被拉下马的。因此投资者也要对基金的份额变动格外关注。
投资周期性行业
以诺安股票基金为例,该基金2007年以低风险高收益著称,因此被评为五星级和金牛奖,增长率为145.27%。但2008年收益为-53.35%,排名为股票型基金的85名。
该基金的投资组合转换相对灵活,股票仓位从一季度的78.93%下降到四季度的65.61%,其余资金基本全是现金,主动降低仓位使其的损失要小一些。但是主要问题出在其股票的具体投资行业分布上,见表4。
该基金虽不断降低股票仓位,但主要资金还是集中在金融保险为代表的行业上,整体投资是以周期性行业为主。在2008年经济下滑的形式下,周期性行业的风险逐渐释放,因此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本次大幅度亏损的基金,也有相当的是集中在投资周期性行业。
——巴菲特
中国在2008年经历了猛烈的牛熊转换,有不少在牛市光耀的基金,在这次熊市中丧失了光芒,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处于垫底状态,让不少慕名而去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这种业绩分化是如何造成的,背后又有什么因素呢?
我们根据基金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划分出两大现象(出于客观考虑,这里观察的基金都至少有两年发行期,经历过2007牛市和本轮熊市。举例应用数据全部来自基金公司季度和年度报告,及权威评级机构的公开数据)。首先看一下最近3年部分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变化情况,见表1。

基金操作风格失控
此类基金,多发生在混合型基金中。以长城安心回报基金为例,这是典型的混合型基金,股票和债券都可以高度配置。根据基金契约,基金主要投资范围为股票10%~85%、债券10%~85%、现金不低于5%。从理论来说,这类基金在牛市可以多持股票,在熊市可以多持债券,比偏股型基金更加灵活,风险要低。该基金的比较基准为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税前)利率的两倍,只要战胜了比较基准,就可以认为这只基金是成功的。
2007年该基金收益率为117.87%,2008年该基金收益率为-59.17%。从排名来看,是一年以上同类型基金垫底的一只,如果把一年内的基金也统计进去,根据晨星2008年的数据显示,该基金一年回报排名为同类型190只基金里的第167名,更别说其要超越定期存款利率两倍的比较基准。为什么安心回报反而不安心呢?
操作风格欠稳健
这是很多同类型基金的通病。基金契约说得再好听,给的权利范围再大,最后还是要看基金管理人的实际操作风格。该基金在契约上除了给予股票和债券高度配置的权利以外,还特别强调要追求绝对回报而不是相对回报。而事实上,公募基金要追求绝对回报,必然在风险控制和投资组合上要非常谨慎。然而让我们来看看该基金的2008年投资组合变动情况,见表2。
该基金一直在股票方面持有重仓,只是在第四季度才大幅减仓。但主要净值的损失发生在前三季度。作为一个标榜要追求绝对回报、仅仅要求战胜两倍定期利率的比较基准,允许股票最低仓位为10%、债券最高仓位为85%的混合型基金来说,在2008年全年持有如此高的股票仓位是不明智和不谨慎的,在这种整体剧烈下跌的熊市中,如果能把股票仓位转换为债券为主,才真的能让投资者安心拿到回报。
基金经理频繁更换
该基金之前是由有14年证券投资经验的杨毅平负责担任基金经理,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先后由杨建华兼任双基金经理,2008年5月16日,杨毅平离任,杨建华担任基金经理。2009年1月6日杨建华离任,徐九龙担任基金经理。差不多一年时间,换了3位基金经理。
从客观上来说,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基金的投资风格,不同的基金经理操作思路基本上不一致,基金经理频繁更换无法保证其业绩持续稳定性。这点不管是在海外成熟基金,还是在国内的基金业都屡见不鲜。根据WIND统计,在2008年,至少有1/3的国内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换,发生变动的基金中,有6成的新任基金经理管理经验不到一年。
明星基金“保质期”不长
每年中国基金业的一大盛事就是评出一批金牛基金,作为前一年基金业的翘楚。然而金牛基金出现过很多第二年就名落孙山的情况。
以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为例,该基金2004年成立,在其最辉煌的2006年,在李学文的管理下,该基金增长率高达182%,排名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第一。同时,它也被评为2006年股票开放式金牛基金,在彭博咨询发布的全球分洲基金中,它也排在2006年度增长率全球第一。2006年之后,该基金就一路走下坡路,到了熊市的2008年,该基金增长率为-55.13%,排名为同类型124只基金的95名。为什么牛市的明星基金却在熊市表现如此之差?
份额发生剧烈变化
撇开基金经理更换(发生在2007年9月)和过高的股票仓位导致风险集中的因素外,份额的巨幅变动,也是其业绩下滑的原因,见表3。

可以看出,该基金的净赎回份额非常高。到四季度末,已经减少了62.3%的份额。基金份额急剧变少,会引起基金经理被迫卖出大量看好的股票,以准备足够的现金应付赎回;基金份额急剧变多,会引起大量资金注水冲淡账面收益,使基金原持有人利益受损,同样大量的新增现金也会减缓基金的后续业绩增长。相信该基金的急剧缩水,是因为基金明星光环减弱,实际表现一般,投资者较高的预期和实际的业绩相比导致心理失望所致。同样,急剧缩水进一步导致情况恶化,造成恶性循环。基金规模的控制一直是中国基金业的一个难点,有很多的优秀基金都是这样被拉下马的。因此投资者也要对基金的份额变动格外关注。
投资周期性行业
以诺安股票基金为例,该基金2007年以低风险高收益著称,因此被评为五星级和金牛奖,增长率为145.27%。但2008年收益为-53.35%,排名为股票型基金的85名。
该基金的投资组合转换相对灵活,股票仓位从一季度的78.93%下降到四季度的65.61%,其余资金基本全是现金,主动降低仓位使其的损失要小一些。但是主要问题出在其股票的具体投资行业分布上,见表4。
该基金虽不断降低股票仓位,但主要资金还是集中在金融保险为代表的行业上,整体投资是以周期性行业为主。在2008年经济下滑的形式下,周期性行业的风险逐渐释放,因此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本次大幅度亏损的基金,也有相当的是集中在投资周期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