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问题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ong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掌握的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逐渐被征收转化为土地补偿费、国有土地使用权等,并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公司制企业。但改组后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加强改革后企业监管、完善章程等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法人治理
  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掌握的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逐渐被征收转化为土地补偿费、国有土地使用权等,原集体经济组织形式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现有企业法人法律体系,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或公司制企业,以适应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这些改组设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或公司制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上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
  从实践层面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采取设立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方式,比较成熟的村庄或社区则采取设立公司制企业的方式(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但无论哪种方式,在股权设置和法人治理结构安排上均大同小异。
  如采取设立股份合作制企业方式,改革后企业在股权结构上一般会设置集体股和自然人股,在法人治理结构安排上通常会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如采取设立公司制企业方式,改革后的企业在股权结构上一般设置法人股和自然人股,在法人治理結构安排上也通常会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法人股一般是由工会委员会下设的职工持股会或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组织持有,均为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公司设立股东人数的限制而成立,代表一部分人将量化分配的资产向新设立的企业出资,工商注册登记时一般体现为法人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改变了部分村集体决策不够民主、少数村干部个人说了算或少数人说了算的局面,为股东真正参与经营、管理、决策、分配做了组织准备。同时内部各种经济关系进一步理顺,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干群矛盾减少,股东收入有所增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二、存在问题
  (一)规章制度得不到执行
  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农村利益分配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而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尽管明晰了产权,也解决了利益分配问题,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利益分配的矛盾,但还未真正实现现代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运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未严格按章程和规章制度执行。例如在涉及分配问题时,只要集体有了收入,就进行分配;如果不分配,或者不将收入资金全部用于个人股东分配,个别股东就串连上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二)股权设置不合理,形不成有效制衡
  1、集体股或法人股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集体股和法人股的设置是为解决补充社会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而设置的。但这部分股权往往被改革后企业管理层采取在章程中设置特别表决、管理条款等方式实际控制,侵害改革后设立企业中小股东的利益。
  2、股东之间持股平均化,经营决策效率低下
  一些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时,村民上访问题严重或宗族势力复杂,不得不采取资产平均量化分配的做法。这就导致改革后企业股东持股数量较为平均,无实际控制人,企业决策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人均想从企业获得分红,但无法为经营管理殚精竭虑,存在吃光分光集体资产的风险。
  (三)改革后企业缺乏监管,基层民主受到损害
  改革后企业不仅内部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而且在外部监管上也存在真空地带。很多地方政府在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后,往往就放松了对改革后企业监督,导致改革后的企业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运作。而改革后企业的股东往往就是原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如他们不能按照股东会行使其经济民主管理的权利,往往就演变为基层民主建设问题。
  三、原因分析
  (一)官本位思想浓厚,对改革存在畏惧心理
  改革后企业存在的治理结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原村"两委"干部怕失权。在集体经济组织原经营管理制度下,村干部在资产运作及收益分配上具有绝对话语权。如果将集体资产以股权的形式量化到村民,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村干部的权力将弱化。这导致他们在改革前表现为改革动力不足,改革后往往弱化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地位。
  (二)股东风险意识不强,过于注重分红
  改革后企业自然人股东全部是农民,小农意识极强,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分钱意识,阻碍集体经济发展。有些股东过分追求分红,改革后企业一旦有了收入,就有个别股东开始策划如何分钱,并鼓动少数老人、妇女到政府上访,要求分钱,甚至分光吃净,而对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壮大却不闻不问。但如果改革后企业出现亏损局面,由于由农民转变而来的股东们没有风险意识,往往又会转而寻求政府解决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成为改革后企业的股东是一种投资,而投资必然会有风险。
  (三)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
  1、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没有国家基本法律支撑
  现有股份合作制模式所依据的主要文件还是九十年代国家体改委和各地方所制定的相关股份合作制企业规范意见。但我国历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并没有将股份合作制这一组织形式纳入其中。这导致目前存在的大量改革后设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运作管理缺乏法律依据,股东之间发生纠纷往往无法诉诸于法律。
  2、工会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或社团组织持股存在法律障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涉及人群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应为50人以下,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应控制在200人以下,否则即为公开发行证券。这就导致许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已改为股份合作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改组为公司制企业时,往往采取设立工会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或社团组织代为出资并持股的行为。但这种方式一方面有悖于工会委员会和社团组织设立目的,另一方面因无明确法律依据,容易产生股权纠纷。
  四、政策建议
  (一)制定监管措施,严格规范管理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企业的规范指导,制定监管措施,督促其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贯彻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管理,特别是股权设置、土地处置及项目投资、股东分红等重大事项,要召开股东会、董事会,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二)依法引导股份合作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没有将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公司组织形式纳入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在实践中往往面临司法上的困难,企业内部矛盾无法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因此导致改革后设立的企业往往还在按照改革前的经营管理模式运作。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符合条件的逐渐改革为公司制企业,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
  (三)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职工持股会位运作方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改组为公司制企业时,大量存在设立工会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或社团组织代为出资并持股的行为。但现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仅无法明确这类组织的法律地位,也远远不能解决这类组织管理问题。在国家尚无立法的情况下,建议由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对其设立及内部管理问题进行引导。
  (四)完善公司章程,引导公司发展
  针对改革后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失衡及部分股东存在吃光分光思想的情况,建议政府部门在指导和监督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时,引导其合理设置股权结构,规范制定公司章程。必要时,可在公司章程中明确政府主管机关在涉及改革后企业分红、土地处置、重大项目投资、董事会和监事会选举等问题上的权利,明确政府主管机关向改革后企业派驻独立董事的权利,以切实维护集体经济发展,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作者简介:朱鹏(1981.3-),男,山东青岛市人,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主要从事企业改制、并购重组、投融资、风险管理等法律事务,青岛市律师协会公司专业委员会委员,证券从业水平二级。
其他文献
摘 要:《劳动合同法》从修订、颁布到实施一直致力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在实施的初期确实起到了遏制了企业的一些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侵权违法行为,但这也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同时在2011、2012后世界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情况。从中一些中小型的企业直接面临市场的淘汰,而一些大型的企业则要进行经济裁员,这最终还是导致劳动者的失业,使得社会变的不和谐。所以我认为在这一
期刊
摘 要:利益是引导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我国有关埋藏物的相关法律法规却未能关注利益机制,导致有关埋藏物归属的争讼日益增多,既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也弱化了物的效用性。探讨植根于民众道德基准之上的埋藏物法律制度的构建,不仅能化解人们心中的困惑,也能通过其有效实施增强法律的权威性,有助于培养民众的法治观念。  关键词:埋藏物;有限取得;报酬主义  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悠久,其埋藏物制度就显得越为
期刊
摘 要: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司法机关指定或当事人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诉讼中的专门性事实问题做出判定的一种活动,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作为诉讼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诉讼的进程。由于现实的诸多原因,司法鉴定领域里存在着许多的混乱无序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司法公正的实现。本文先从司法鉴定的概念入手并加以阐述,然后具体探讨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司法鉴定产生混乱的成因及司法鉴定制度该
期刊
摘 要:公司经理这一概念是从西方引进的,如今在中国又赋予了其更多的含义。对于公司经理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是我国公司经理的内涵能够清晰的体现出来,并也着重的介绍了公司经理的地位。最后,比较中西方公司经理的优缺点,提出来如何完善公司经理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经理;经理地位;公司经理;经理概念  一、公司经理概念的国内外对比  公司经理(经理)这一概念是中国对于西方先进法律、经济文化的吸收。由于
期刊
摘 要: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被一些学者称为"帝王条款",随着愈来愈多的国家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为民事诉讼上到基本原则,该原则出现从私法领域向公法领域转移的趋势,该趋势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争论。  关键词: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历史语境;真实义务;自由裁量权;诉讼模式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所谓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
期刊
摘 要:最大诚信原则是海上保险合同的一项基本原则,如实告知义务是其主要内容。如实告知义务中告知的方式以及告知内容中"重要情况"的界定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本文结合英国法相关观点和我国《海商法》及《保险法》中的相关规定对此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海上保险法、告知义务、重要情况  所谓告知义务,指在保险合同成立以前即保险人接受承保前,被保险人必须将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事项或状况告知保险人。我国《海商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和繁荣,房地产经纪作为其一项重要的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显现的矛盾与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对这个特殊的中介行业进行监管引起人们的深思。  关键字:房地产经纪 监管 从业人员  房地产经纪业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是否健康有序的发展直接关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经纪业出现的问题,笔者从以下
期刊
摘 要:由审判二战审判战犯引发的"恶法非法"的争论,让我们思考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在哈特和福勒的论战中讨论了恶法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法律的实然和应然的问题。告密者的困境对道德和法律的关系的探讨使得两者关系越加明朗。本文通过对法律经典案例的分析梳理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期望在我国法制建设中建立正确的道德法律关系。  关键字: 恶法 道德 法律  二战审判战犯的检察官杰克逊的困惑:他们面对的
期刊
摘 要:目前,虽然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法律中都有对职务发明相关制度的规定,但都是零星的、不全面的规定,《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作为一部专门调整、规范职务发明法律关系的法律草案,是中国立法领域的重大进步,但笔者认为仍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的,本文将简要阐述该草案的进步与不足。  关键词:职务发明条例草案;进步;缺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才是第一资源。重视规范职务发明中发明人与单位
期刊
摘 要:船舶碰撞发生后,证据是还原事实的重要依据。法院要做出公正判决,需要根据证据规则和诉讼法组织当事人举证,防止其肆意更改证据或拖延诉讼,阻碍事故事实调查。当事人需要及时、准确地保全并提交证据,把握举证期限,诉讼请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法院支持。  关键词:船舶碰撞 事故调查 举证  一、引言  近年来船舶运力供大于求,但只要全球贸易存在,海运就会在运输中充当重要角色。船舶航行虽有各种规则,但海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