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肠道嗜酸乳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驯化

来源 :动物营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f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分离筛选适于在猪肠道生长的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菌株。选用仔猪新鲜粪便,利用MRS培养基,以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采用形态、生理生化和16 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酸度、胆盐浓度和培养温度,对分离菌株进行驯化。结果表明:1)经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La-5,被鉴定为嗜酸乳杆菌。2)驯化后的菌株La-5c在pH=1.5~3时存活率比原始菌株La-5高出36%~44%,极低pH(1.5)条件下仍有37%的存活率。3)在0.03%~0.3%胆盐中的存活率为85%~90%,而原始菌株La-5为28%~53%。4)在50℃时的存活率为66.1%,而原始菌株La-5<0.01%。由此可见,与仔猪粪便分离纯化的嗜酸乳杆菌原始菌株La-5比较,驯化获得的菌株La-5c具有耐低pH、高浓度胆盐及高温的特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接骨药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成人骨髓来源的成骨细胞在含不同浓度接骨药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1、3、5、7天,用细胞计数法和MTT比色法观察接骨药对其增
本试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果寡糖,旨在研究其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挑选体重相近的健康育成期雄性水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
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催乳素(prolactin)和瘦素(leptin)对主要乳蛋白与乳蛋白合成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乳腺上皮细胞原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沙打旺、高丹草、狼尾草和黑麦草间的组合效应。引入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以及饲养试验,以苜蓿、沙打旺2种豆科牧草和高丹草、狼尾草、黑麦草3种禾本科
为提高油菜秸秆的利用率,筛选出油菜秸秆发酵适宜菌种,本试验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orium)、香菇菌(L.edodes)、虫拟蜡菌(C.subvermispora)、槭射脉革菌(P.acerina)4
本试验旨在从竹鼠肠道中分离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并鉴定。取中华竹鼠盲肠内容物稀释,采用含2种不同纤维素[微晶纤维素( MCC )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 )]的培养基在厌氧条件下对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