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仲裁泛化现象之浅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仲裁制度现状及发展趋势
  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实施,使我国真正有了适应国际惯例的仲裁的制度,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解决经济民事纠纷的法律制度的确立。但与西方国家活跃的仲裁实践和发达的仲裁制度相比较,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仲裁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仲裁制度虽然起步比较晚,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仲裁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国内仲裁机构全面建立。经过十年的发展,截止2005年我国依据仲裁法规定符合组建仲裁机构的270多个城市当中,已组建了183个仲裁机构①,包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全国共有仲裁机构185个,基本上在省会城市和较大的城市均设立仲裁机构。这个格局彻底改变了原来按行业设立仲裁机构的行政仲裁体制,分布较为广泛,覆盖面较广,基本上能够满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一大市场的发展和及时解决经济民商事纠纷的要求②。
  2.仲裁案件逐年增多,涉案标的额逐渐增大,仲裁在解决当事人争议的选择率逐渐提高。这些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当事人对仲裁制度的认同度。而且,随着仲裁制度的日益深入人心,仲裁案件的数量和标的额都是逐年增加。通过近几年的数据统计可以窥见一斑:2001年(截止当年12月31日),全国仲裁委共受理12360件,比2000年增加了2783件,增长率为22%;案件标的额277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56亿元,增长率为20%。2002年,全国各仲裁委共受礼民商事案件17959件,比2001年增加了5832件,增加率为48%;案件标的额为342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64亿元,增加率为23%③。2003年,全国仲裁委共受理仲裁案件18835件,比2002年增加了10876件,增长率为60.5%;案件标的额共计421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79亿元,增长率为23%。2004年,全国仲裁委受理的案件37304件,比2003年增加了8469件,增长率为29.4%;案件标的额515亿多元,比2003年增加了94亿,增长率为22.3%。单就案件数而言,2004年一年受理的案件数就相当于仲裁法实施前5年总和的2倍。到2005年上半年,全国仲裁机构共审理仲裁案件14万件,标的额达到2300多亿元④。
  3.社会的仲裁意识得到提高,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知我國仲裁事业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统计数字的对比看,各地仲裁业务的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从全国仲裁业务的份额来看,通过仲裁解决的社会民商事纠纷比重小,远未形成规模,与传统的诉讼不成比例。若与全国法院办理民商事诉讼的同口径相比,仲裁的办案件数大致相当于法院同期办案件数的千分之四点一;仲裁案件的标的额约相当于法院同期案件标的总额的百分之四点五左右⑤。
  从上面的简短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自《仲裁法》实施以来,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仲裁理论逐渐繁荣,仲裁规则相继修订和完善,国内仲裁机构如雨后春笋相继建立。随着仲裁实践不断深入,仲裁的外部环境逐渐改善,仲裁从业人员逐渐增多,一批仲裁机构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仲裁特色、仲裁理念与运作模式,仲裁进入了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二、中国仲裁泛化现象的概况
  基于上诉的仲裁现象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仲裁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相关贸易活动的内容的拓宽和各专业的细化,将会直接导致对仲裁专业划分的需求的增加。根据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仲裁泛化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渔业争议解决中心的建立
  为了便于以仲裁的方式,公正快速地解决渔业争议,促进渔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2003年1月,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在上海分会内成立了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渔业争议解决中心。
  2.物流争议解决中心的建立
  为在物流行业推进仲裁制度,方便物流当事人用仲裁的方式解决物流争议,促进物流行业的规范、快速发展,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特成立物流争议解决中心。该中心于2004年2月1日正式设立。该中心是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处理物流争议的工作平台,向物流企业及行业内其他部门提供物流专业仲裁、物流争议的协调、物流法律研究与咨询服务。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下称"海仲")具有四十多年海事海商领域的专业仲裁经验,拥有雄厚的人才储备,他们既懂得物流业务和技术,又熟悉法律法规和行业惯例,是处理物流争议的理想场所。海仲物流争议解决中心成立后,又专门从物流行业聘请专家,组成物流专业仲裁员名册。用仲裁的方式由专业人士解决相关纠纷,具有权威性、灵活性、裁决执行便利性等优越性,又可为当事人节省费用和时间。由于物流所涉领域甚广,既包括海上、陆上及空中运输,又包括仓储、装卸、加工、信息、代理、保险等,导致物流争议的管辖权分散,加之物流本身专业性强,又属于新兴产业,这种现状很不利于物流争议的妥善解决。"海仲"成立物流争议解决中心对物流争议集中管辖,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管辖权的不确定性、裁判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必要的程序延误,便利当事人一揽子解决物流纠纷。
  3.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的建立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简称贸仲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成立于2008年5月,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设立在天津的分支机构,受理各类国内、涉外和国际仲裁案件。
  4.上海知识产权仲裁员的设立
  2008年10月29日下午,上海知识产权仲裁院正式揭牌成立。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出席仪式并为上海知识产权仲裁院揭牌。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志兴、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刘华等出席仪式并致辞,上海仲裁委员会主任徐强宣读了上海知识产权仲裁院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及第一批61名仲裁员名单。
  笔者认为,仲裁发展的如今不可否认仲裁制度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为了迎合贸易的拓展的需求和专业的细化。一味的去细化仲裁造成仲裁的泛化将会造成我国仲裁机构的冗长从而导致不好管理。在此,笔者希望立法者看到这一现象,从立法上解决这一问题。
  注释:
  ①参见卢云华在2005年5月1日《法制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国仲裁的特色与发展》。
  ②高菲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仲裁理论研究文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11页。
  ③高菲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仲裁理论研究文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12页。
  ④卢云华在2005年5月1日《法制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国仲裁的特色与发展》。
  ⑤张斌生在2005 年6月14日法制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十年仲裁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斐弘:"仲裁理念论",载《中国仲裁与司法》2004年第2期
  [2]参见卢云华在2005年5月1日《法制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国仲裁的特色与发展》。
  [3]高菲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仲裁理论研究文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4]徐锦:《当今中国仲裁泛化现象之我见》,《海大法律评论》2009年
  [5]张斌生在2005 年6月14日法制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十年仲裁发展的思考》
  作者简介:余闽(1986年11月-),男,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10级研究生,主要方向:海商法。
其他文献
摘要: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当代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瞩目的成就。然而,快速的发展,过于注重速度和量的增加,缺乏前瞻性和发展性的规划,使城市建设逐渐产生各类被遗弃的空间。这些空间并没有被真正利用起来,而被荒废成一个个失落的城市空间。本文将结合笔者在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实践案例,分别从项目定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组织等方面,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激活这些城市中的失落空间,通过充分挖掘地块的
期刊
摘要: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在整个城市的绿地率比率来说占据了大部分比例。精工细琢的园林式道路绿化景观所带来的艺术语言是自然环境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著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使人感受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的景观效果,这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原则  一、绪论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骨架,是联系城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监督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当前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如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生产意识不足、监管力度不严等,提出了相应的政府监管措施,如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及整改等。  关键词: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存在问题;政府监管;解决途径  一、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的矿山生产安全事故
期刊
摘要: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最终因素在于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引进并留住人才是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必须要加强重视的环节。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青年人才流失率较高,根据此现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是建筑企业面临的难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青年人才;措施  一、现代企业提升效率、发展规模的根本途径  当代企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许多企业基本步入
期刊
摘要:常规真空降水管井在基坑开挖后由于滤管暴露导致空气进入井管内引起真空度下降。为保持高效透水性同时降低真空损失,改变了降水井进水方式,采用了一种复合式过滤器形成水气分离效果,通过液封进水口保持了持续的高强度真空。本文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超强真空降水井(SVD),通过工程进行了实践应用,为类似地层基坑降水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复合式过滤器;水气分离;液封;超强真空降水井;SVD  引言:在高水位
期刊
一、SCOPIC条款制定背景   从最早的《罗德海法》(Rhodian Maritime Code)中出现的规定:志愿提供海难救助服务的人有权请求救助报酬,产生了"海难救助报酬"的说法①,发展至今日的各国对海难救助制定相关立法,"无效果,无报酬"原则一直存在着。但是这一传统的海难救助原则已经不适合现今海上石油运输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运输,它忽略了环境污染救助所耗费的成本巨大却收效甚微,使得救助人很难
期刊
一、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设立的必要性之研究  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设立立法上的依据,但它的精神实质无论是从社会的稳定、矛盾的化解、法益的保护还是从刑法的目的、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都是与立法的意图相符的,具体而言:  第一,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当前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精髓不在于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犯罪嫌疑人,而在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犯罪嫌疑
期刊
前 言  有关"仲裁泛化现象"的表述,首见于梁慧星先生在第二届中国仲裁论坛暨仲裁法修改研讨会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还有仲裁的泛化问题、拉案源的问题,仲裁是否应当有限制,是不是不论什么都搞仲裁?仲裁的泛化问题值得重视。"① 其后,别的学者对这一现象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本文拟从仲裁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沿革入手,对目前我国地区仲裁泛化现象的表现、成因以及影响等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
期刊
一、引言  在处理重大伤亡事故时,相应政府部门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执法理念下,利用其掌握的公共资源"慷慨解囊"[1]。政府部门的行为虽然解燃眉之急,但受害人往往不能得到及时,公平的赔偿金,另一方面因"政府买单"会造成纳税人承担企业责任。因此,要有效解决类似事故赔偿问题可以参考美国911善后工作中建立的补偿基金制度,融入立法、司法因素,建立重大事故受害者补偿基金。  二、美国911受害补偿基金制度概
期刊
2000年8月31日,市院以沪检发[2000]116号文转发了[2000]高检诉发第50号《关于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检察机关批捕部门、起诉部门加强工作联系的通知》,并提出了三点意见。2001年6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2001]高检诉发第42号文又下发了《关于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加强工作联系和配合的通知》,对检察机关侦监、公诉两部门如何加强工作联系与配合,提出了具体8项要求。2002年7月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