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使各行业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剖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个人(学生)、高校、用人单位三个层面对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无边界职业生涯 就业能力培养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79-02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的扩招以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就业难纵然有量上的原因,但质上的问题更多。从一些调查数据统计来看,就业难的根源不在于大学的不断扩招,而在于供求双方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正是出现这种“差距”的最主要原因。
  就业能力,简言之,就是能够很好地获得工作、胜任工作,并能在工作中晋升的能力。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表现在供给上,那就需要高校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大学生,使之适合不同岗位的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变化无常的职业生涯和非线性的职业路径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科层职业生涯,终身就职于一家公司并获得不断提升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就业模式。为了维护组织的灵活性和弹性,更多的雇员必须在组织内部的不同岗位和角色之间转换,以及在不同的组织之间流动,即出现了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现象。可以说,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高校毕业要想成功就业,就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校和大学生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2 大学生就业能力剖析
  国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最初多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界定这一概念。早期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大致包含两方面内容:(1)获取就业的知识和能力;(2)个人的品质素质。之后,LeeHarvey(2003)认为就业能力不不仅仅是获得一份工作,更应该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的过程。Fugate(2004)指出,就业能力是识别就业机会以及获得就业的能力,包括职业生涯识别、个体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可以拓展个人身份、实现职业生涯机会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概念的引入,为后来的研究拓宽了新的视野。
  国内首先明确提出就业能力概念的学者是郑晓明(2002),在他看来,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其中实践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适应能力是在各种环境中掌控自我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是大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的关键。社会对于庞大的就业大军的检查,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尺度。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已不再是单一的、线性的专业知识结构,而是多元的、动态的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市场需要的素质集合,包括了知识、技能、心态、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综合素质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素质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而构建获得的,是一种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高校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和社会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能力素质开发培养;大学生作为潜在的人力资源也要尽早适应这种变化,自觉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形成职业核心竞争力,为自己的职业准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从个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企业)三者出发,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3.1 个人层面
  3.1.1 做好职业规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2010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问卷936份,其中有效问卷876份。在问及学生对本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仅有3.5%的学生“非常了解”,43.8%的学生“了解”,还有50.4%的学生“不是很了解”;“对自己最喜欢的职业”及“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发展计划”、“不是很了解”的分别占了“41%”、“45.3%”;根据“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学生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重要的,但对于是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非常了解”的学生只占了“2.7%”,还有“43.2%”的学生“不是很了解”。由此可知,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可度较高,但实施效果和技能还有待提高。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大学生应该从大一开始,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不断探索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综合考虑外部环境,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然后制订实施方案,一步一步实现职业目标,在行动中培养和提升就业能力。
  3.1.2 注重多元能力开发
  综合素质好的毕业生往往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为了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对121家前来我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本次面向用人单位的开放式问卷共发放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9份,在回答:“贵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最看重应聘人员的方面是?”的问题时,有26.6%用人单位看重应聘人员的发展潜力;25.4%的用人单位看重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看重应聘人员技能和实践经验的用人单位分别占了14.8%和13.5%;在回答:“贵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比较注重求职者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具体排序是:敬业精神、沟通能力、道德修养、上进心、抗挫能力、团队精神、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在学好课本知识之外,大学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注重多种能力开发,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1.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合格的具有雇佣性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应该是良好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了忠诚、团队精神、抗压性、忍耐性、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仅仅在学习、沟通等方面能力突出,而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甚至心理扭曲,那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优秀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学生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悦纳他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尝试以宽容之心去面对周围的一切;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亲和力等,强调快乐工作,在工作中收获快乐;重视挑战性与成长的机会,满怀信心去应对困难。
  3.2 学校层面
  3.2.1 完善课程设置
  大学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就业能力培养目标,将就业能力培养目标细化到每一学期的课程大纲中。如,广东金融学院现在实施CPE三段式课程体系:(1)第一至第三学期为基础核心课程培养阶段,主要按综合教育和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即Core Coures(“C”);(2)第四至六学期为专业课程培养阶段,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与拓展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即Profession Coures(“P”);(3)第七、八学期为创业就业课程培养阶段,根据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需要,设置就业导向课程模块,即Employment Coures(“E”),它又可分为职业群集课程模块、拓展提高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这样递进式的课程设置可以使课程培养目标更清晰、培养内容更全面、培养过程更系统。
  3.2.2 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注意完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在遵循课程大纲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重视实践和实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养成。
  3.2.3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就业指导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类核心课程,是集理论、实务、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面试、职场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与提升能力。
  同时,高校主动加强与往届毕业生的联系,可以赴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开展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最近几年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动向,为高校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提供科学指导。
  3.3 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直接评判者,只有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做到人企匹配、人职匹配,就业才能算得上成功,否则双方“拉郎配”也未能长久。这就需要校企联合、协同创新,有针对性地拓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途径和模式。
  3.3.1 联合用人单位制订课程计划
  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制订,了解把握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毕业生的意见和需求,可以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也是当前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以广东金融学院为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模式内容主要有:(1)联合设置课程,实施“课程+实习+就业”的联合培养模式;(2)共同安排实习,联合培养班学员在大四时,既接受课程学习,也参加企业的顶岗实习;(3)双向选择就业,合作企业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业务素质,对教学班的学生予以优先录用。
  3.3.2 聘请职场达人担任就业指导讲师
  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掌握了不少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但对市场需求、职业信息了解的较少。用人单位作为就业市场的实践者、管理者,职场达人们的实战经验丰富,由他们来担任职业指导讲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或职业信息,为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可以邀请用人单位、职场达人开展“行业岗位探索分享会”、“职业大讲堂”等系列讲座,给同学们展示不同行业的市场定位、发展前景、经营管理战略思想以及从事该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等,使学生尽早认识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尽早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文是2011年度广东金融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Y2011B015)“无边界职业生涯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实践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朱蕴丽,潘弘韬.试论构建高校学生“四位一体”的就业能力开发体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1(8).
  [2] 陈均士.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
  [3] 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
  [4] 曹砚辉,龙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7).
  [5] 林辉.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都说明了中国的外贸行业为中国经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但与之形成鲜明对
学位
摘 要: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目标在于促进行业、地区甚至国家的科技基础条件和创新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科技创新平台对中介服务机构的需要是及其迫切的,并且社会越是发展,这种需求就会越强烈,因为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那么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通过分析科技中介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院校的关系,展现科技中介在平台中的作用,并提出充分发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自己的一个或多个商业流程环节转给其它专业服务商进行运作。这些商业流程涉及财务、保险、银行、呼叫中心等诸多领域,这一输
摘 要:从9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施行清洁生产实践,近20余年的时间,政府部门推进这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虽然这是一项有利于环境保护、利国利民的事业,但这一手段却没有被广泛采纳和应用,多数企业对清洁生产积极性不高。应进一步提高企业来对清洁生产重视,调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键词:企业 清洁生产 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第一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阳煤集团作为山西乃至全国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
学位
中国的老字号历史悠久。多少年来,老字号对于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民族工商业的骄傲。老字号的知名度和老百姓对它的认同
学位
摘 要:随着近几年大学的扩招,大学新生高等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在各高校普遍存在。用EXCEL统计软件对贵州民族大学部分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性别、民族等因素对其大学数学成绩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成绩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高等数学成绩 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 显著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分析师在通过专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向投资者传递股票价格的公允信息,服务于投资者、筹资者,并促进市场效率.但现实中,分析师面临同时服务于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利益冲突,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高校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可通过“四个优化”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优化主渠道,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化主力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主环境,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优化主媒介,抓好校园媒体建设,从而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增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关键词:
摘 要:实现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多元化、差异性发展,必须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有关专业课程,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从而形成适应地方性发展的专业框架,体现不同的建筑学专业特色之路。  关键词:建筑学 整合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77-02  1 背景  严格来说,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学专业肇始于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