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口服伤寒杆菌后,大鼠小肠和大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特点的变化,为探讨粘膜免疫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给大鼠口服伤寒杆菌,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电
【机 构】
: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伊春市第一医院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口服伤寒杆菌后,大鼠小肠和大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特点的变化,为探讨粘膜免疫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给大鼠口服伤寒杆菌,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的方法对大鼠消化道各部分的黏膜IEL表型进行分析,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大鼠被免疫后肠道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功能活跃;免疫组化观察到大鼠被免疫后肠道各段IEL的亚群数量明显增加,消化管各部IEL数量有差异.结论 服伤寒杆菌后,大鼠小肠和大肠IEL活性明显增强,是免疫反应的形态基础.IEL数量的大量增加,进一步表明淋巴细胞在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文身治疗的质量. 方法:在削除文身皮肤、去除文身的痕迹后,将其制成约0.1~0.2mm3微粒皮浆,回植于创面上.结果:治疗36例病人,显示:微粒皮生长良好,扩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发病率高 ,流行广泛 ,轮状病毒是主要致病原。本文通过对12 0例腹泻患儿分别进行了母乳、混合及人工喂养观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我
目的 建立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技术 ,试图获得患者适形放疗的最大耐受剂量 (MTD) ,并观察其即期疗效。方法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 ,38例Ⅱ~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
1990~ 1998年 ,我院儿科共收治川崎病 ( KD) 43例 ,其中误诊 30例 ,误诊率为 69.8%。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8
活血化瘀法是通过调理血分而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大法。其作用机理在于利用各种方法,通过疏通脉道、清除污浊、畅旺血流、化解瘀积,以恢复血液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急性中毒后,均有15~30天不等的假愈期,之后出现以痴呆、精神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的的脑病表现,经
目的 :探讨低氧对肺动脉压、肺血管重建及对内皮素 - 1(ET- 1)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1对照组 ;2低氧组 ,每天 8h,共 4周 ,4周后观察平均肺动脉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严格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静脉使用尿激酶20万单
计算机的信息检索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搜索和利用的方式,具有手工检索难以比拟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对计算机信息检索优势的探索和发展,探讨计算机信息检索的有效途径,为计算机的信
目的 评价不同脑保护方法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主动脉手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的影响.方法 对78例行DHCA主动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逆行性脑灌注(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