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00verg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能力。本文介绍作者在探索究竟应如何去组织教学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关键词: 高中英语 主体作用 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主体和教学方法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而被“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等方式代替,所以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许多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主动学习的环节,在教学方法上不重视思维过程的培养。为此,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了“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讲为主变成以导为主,把以听为主变成以自己学习探索为主,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如何发挥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目前大多数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很多学生忙于被动应付教师要求完成的作业,很少提出质疑。这种模式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我们应着力改变这种陈旧模式,探索出一种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新模式。这就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在实际交际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本文将如何去组织教学才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方法。
  二、具体方法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一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要根据教材实际创设兴趣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利用兴趣,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建立起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平时多与学生接触,给予更多的语言鼓励。学生与老师间关系相处得好,心理上已接受了这位老师自然会乐意学习老师所教课程,反之,学生会因为不接受老师而不去认真学习该老师所教课程。
  (二)形式多样化可以提升应运能力
  语言教学要注意精讲多练,让学生有动脑、动口、动笔的机会,使学生最终能把所学语言知识转变为应用能力。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所以,我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上课前5分钟前学生上台作Duty report, 形式可以是多样化,如演讲或表演。
  在学生演讲之前要求把可能出现的生词写在黑板上或打在屏幕上,同时提出问题,以便其他学生能听懂所说内容,要求其他学生给打分,从内容,流利程度,清晰度,准确度等几个方面给以打分。最后我作一个综合性评价。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通过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中培养合作精神
  在课堂中时不时的提出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学生们不仅能各抒己见,还能给每个人公平参与的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可以培养起合作精神。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几个人或者更多的,集思广益,能把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可以从中得到益处,从而也巩固了自己的学习。但在学生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讨论的题目不能过于简单,避免没思考就能说出答案的情况。
  第二,讨论的形式可采用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讨论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尤其要重视后进生,他们常有自卑的想法,发言总有顾虑,所以应优先讓他们发言并加以鼓励,消除其思想顾虑,动员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讨论时间,可根据讨论内容可长可短,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以便了解自己的不足与优势。
  (四)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发兴趣
  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改变以往课堂中闷的气氛,从而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五)小组合作探究与集体合作探究相结合,取长补短
  1.小组合作探究
  在构建小组时,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这样做不但有利学生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集体共同探究
  班级共同探究基于个人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合作需要每个组员都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合作探究。对于性格内向且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我们采取积极鼓励并让其参与进来。
  这样不仅使其团结互助,还对培养班级凝聚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利用课本教材进行学法指导,积累并巩固知识
  1.归纳法
  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述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加以归纳。
  例如,在学过去分词作状语时,可让学生接触这些句子:
  Given another chance, I will do it better.
  通过归纳,总结出:过去分词均作状语,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方式状语,伴随状语或用在连词后。
  2.对比法
  对一些相似的语言点,可进行对照比较,弄清区别。
  如"a great deal of":
  可比较 "plenty of", "a large quantity of", 和"a large amount of"的用法,让学生比较下列句子:
  ①We have still plenty of apples left.
  ②The lady has large quantities of clothes.
  通过比较,学生会明白“plenty of”和“a large quantity of"可以用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
  3.讨论活动法
  可以解决学生的疑问,对课文的困惑,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主语从句时,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下列句子中所含从句有什么共同点:
  Who will go to the meeting is not important.
  When the gas station will be ready is uncertain.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来不断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能力中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中国高中教学, 2003
其他文献
在以计算机专业作为拳头专业的职校,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以其声情并茂、形象直观的魅力使我们的政治课堂产生质的变革。尤其是在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引起学生注意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学生的感知、思维和记忆的方向,是学生细致观察、良好记忆、创造性想象、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较快
期刊
组织与优化晨间活动(这里特指晨间室内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在整日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却是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因为早晨总是显得那么匆忙,幼儿来园的时间又参差不齐,大部分老师都会让幼儿看看图书、搭搭积木。长此以往,会让幼儿觉得晨间活动的内容实在太枯燥单调了,没多大新意和改变,甚至有的幼儿认为早来晚来也没什么区别。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组织晨间活动,吸引幼儿有效地参与呢?其
期刊
问题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的大脑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方式去发现问题。问题教学法需要学生有着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中的各项素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合作交流才能完成,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所以,问题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全面的发展。  一、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1.独立性  问题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传统
期刊
在健身操的教学中加入体操波浪技术,可以极大增加健身操的美感和运动者对波浪技术的挑战。所谓的波浪,就是指某一动作需要由全身的相邻部位依次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波浪的柔美、连贯的曲线与特点。本文主要探究自上而下的躯干及全身波浪技术。健身操本身的阳光、魅力、健康的特点就很吸引人,而由上而下的波浪技术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所以在健身操中很好地体现波浪技术和健康美就没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对于大部分农村中学生
期刊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在初二进行结业考试,总成绩折合成4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初中生物不重要,甚至甚至把生物课看成副科,所谓的豆芽科。其实学好生物学很有必要,首先,升学考试占40分,进入高中后还要继续学习生物,初中打好基础很有必要;其次,人类健康地生活离不开生物学;更重要的是解决人类生存难题,离不开生物学,如解决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难题都离不开生物学。如此,如何让学生学好生物学
期刊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解  方针上,不单单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透彻,主要是要让学生能够沟通过数学的思维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了解数学学科的意义和价值,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的发展。  学习内容上,要以现有的教材内容为基础,同时在对教材内容和实际讲授中注重加入学生们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
期刊
经过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开展送教下乡等多种教学活动的促进,在各位小学英语一线教师不断努力下,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小学英语老师在单词发音、句型教授等基础教学内容方面实现了质的突破,专业水准均能够达到教学的一般要求和需要。但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自、教师缺乏方向等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小学生阅读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面对阅读学习内
期刊
我校是新罗区里为数不多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也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而且我校小学部的教育教学质量常期居红坊学区前茅,很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是比较扎实,综合素质能力也应该比较好的。但就这部分里面好一些学生到初中不到一个半个学期,成绩就下降的很历害,所以在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后的家长会上,就有许多的家长提出,我的孩子在小学时数学每次考试成绩都不低90分,不知为什么到初中不到半个学期成绩就掉到不及格以下
期刊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高中英语教材变化大:内容丰富,容量大,贴近生活,贴近英美国家风俗习惯,更具实用性,更具生活化。合理地处理好教材,做到让学生充分接受,并能在实际中应用,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大的飞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然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使数学走进了生活。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自经历将生活原形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