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ong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4收治的84例实施骨科创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导管溶栓及药物抗凝方法的治疗效果,导管溶栓方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药物抗凝方法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避免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方法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骨科创伤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血液黏稠度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加上患者制动血流缓慢,进而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该种现象导致患者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进而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患肢肿胀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病情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1]。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4收治的84例实施骨科创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4收治的84例实施骨科创伤手术患者,其中,男59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为50-69岁,平均年龄为59.53±1.13岁;分析患者手术:24例为股骨骨折术,27例为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33例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没有采用预防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医护人员在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其四肢的静脉,避免出现损伤静脉内膜现象。手术完成后,抬高患者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在对患者患肢垫高时,避免压迫患者血管阻碍血液回流。同时医护人员指引患者开展下肢训练,有效增加下肢肌肉收缩能力,加强肌肉泵功能,自主进行深呼吸运动,促使静脉回流。
  1.3 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没有改善;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双下肢周径差在1.0-2.5cm之间;显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是基本消失,双下肢周径差<1.0cm[2]。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治疗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29%(6/42),对照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5.71%(15/42)。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导管溶栓及药物抗凝方法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84例实施骨科创伤手术患者中2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11例采用导管溶栓方法进行治疗,10例采用药物抗凝方法进行治疗。导管溶栓方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10/11),其中,8例为显效,占72.73%,2例为有效,占18.18%,1例为无效,占9.09%;药物抗凝方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7/10),其中,5例为显效,占50.00%,2例为有效,占20.00%,3例为无效,占30.00%。对比导管溶栓及药物抗凝方法的治疗效果,导管溶栓方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药物抗凝方法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科创伤手术对患者静脉正常结构造成一定损伤,并对其静脉瓣产生一定破坏,进而使血液中血小板含量增加,出现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下肢肌肉泵功能出现显著减弱现象,导致患者血液流速缓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现象。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实施相应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有效提高患者预防效果及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机械预防及基本预防措施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预防措施,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及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显著降低患者发病率。对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导管溶栓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预防措施的治疗组患者,其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没有采用预防措施的对照组患者的,P<0.05;且导管溶栓方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药物抗凝方法的,P<0.05,该研究结果同程海松及吴亚军学者研究结果相似[3]。因此,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导管溶栓方法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赵云昌.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J].当代医学,2013,19(05):69-70.
  [2] 谭宏星.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168-169.
  [3] 程海松,吴亚军.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240-241.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对比在术中三维CT导航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iCT-MI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均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 本组104例患者经2-6个疗程,治愈80例,显效24例,总有效率为100%。所有的患者随访0.5年,无异常情况发生。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综合治
目的 评价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为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主要采用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气泡浴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对照组13例患儿行单纯气泡浴;实验组14例行中药气泡浴。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使用粗
间充质干细胞(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于40多年前从骨髓(BM,bone marrow)中首次分离并鉴定,随后被相继证实了MSCs转分化成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组织的能力;具有来源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短缩延长术治疗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2013年13年间,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短缩延长术治疗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60例.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运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药物及雾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以上治疗后给予长期训练指导,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综合的治疗后,治愈率为96.77%,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药
饮食干预在糖尿病前期干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糖尿病患者饮食宣教,在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的原则上,采用了饮食处方、食物交换法、手测量法等方法,并设计出多种计算工具、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