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结合,展现景物生机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读范文
  陕南的夜
  “老北漂”们去陕南转了一圈,回来后又惊叹起陕南的夜来。
  我也喜欢陕南的夜,那夜是甜丝丝的,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种清凉的甜,沁人心脾。这几年,勤劳的陕南人开始装扮崛起的城市,将那羞赧的夜幕静悄悄地拉开来,露出了姣好的面容。游人们踏进这方土地,就能露出会心的微笑,就会在山水边流连忘返。
  洛河边上的商洛,打出了一句“秦岭最美是商洛”的招牌,这可让陕南各地的老百姓妒忌了,谁不说咱家乡好呢。不过商洛的夜,的确是静幽幽美滋滋的。
  离开热闹的城区,沿洛河岸漫步,可见一排排高低错落的大楼拔地而起,点缀其间的灯饰将城市的轮廓展现在人们面前,那感觉真像一群美丽的少女,脸上蒙着面纱,身上穿着彩裙,调皮地蹑手蹑脚地向你走来。没有喧嚣,没有嬉闹,耳畔有树叶的呢喃,有蟋蟀的鸣叫。这种夜,美得静谧,美得纯粹,美得让人不敢高声喧哗,生怕惊跑了害羞的夜光。
  汉江边的安康,进入夜晚后,如同开始新的一天一般热闹。
  安澜塔高耸,塔下是汉江两岸连绵不断的灯带,那是岸边的酒肆茶座和歌厅。人们从各个街巷里走出来,聚到这里。几乎每间茶馆酒肆都会传来自娱的歌声,人们唱祖国、唱陕西、唱安康。有时还有安康特有的花鼓戏表演,舞台上仅有一张八仙桌,演员在桌子上边歌边舞,让人看得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人们歌着舞着笑着,尽情地抒发着快乐。岸上的欢闹场景与江水中游弋的彩船相映成趣。置身这里,白天积蓄的烦躁都会一点一点地挥发而去。这时候,汉江两岸被映染得就好像神话中的仙境。这是安康的建设者们奉献给三秦大地的一件星光灿烂的杰作。
  沿着汉水向西,即抵达汉中。那汉中的夜尤其具有灵性。
  漢中,这块演绎过兵戈铁马的古沙场,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而今,这片古老的土地愈发显得年轻。每当夜幕降临,街上的人们便悠闲地涌到江边,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恬静或快乐,人群中,时不时会爆发出欢歌笑语。此刻,五彩的霓虹灯也把汉中城装点得多姿多彩。不过,在长长的汉江边上,最让人赞叹的还是宽阔的江面上升起的排排喷泉,那几百支跃动的喷泉随着音乐的鼓点摇摆、旋舞,有如一群少女在水面上舞蹈,拨动起汉水之滨激情的音韵。有人将之誉为“水上芭蕾”,我以为那是极贴切的。那喷泉有时温柔流畅,似从天上飘然而落;有时热情洋溢,时时与夜空相接;有时激情高昂,好像要把整个汉江都搅动起来。这群水的“精灵”们用柔美而野性的舞姿,表达着对汉江的赞美和对汉中人民的祝福,成为汉江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陕南的夜,朦胧而醉人!
  (作者阿莹,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2月9日)
  右写作文
  瘦西湖之春
  ◎陈建慧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烟花三月”的扬州究竟有什么魅力?今天我要一路“寻”来,“寻”其美景,“寻”其春韵。一踏进扬州的瘦西湖,顿生“一路繁花一路柳,满池春水满园欢”的美感。
  “寻”得春柳婀娜。“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这是对长堤春柳的最好评价。杨柳粗壮盘结,造型奇特,如一件件艺术珍品,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枝条倒垂下来,在风中轻轻地飘舞,长长的细枝直垂到湖面,轻拂着湖水,如少女那俊秀飘逸的秀发。黝黑的树干,碧绿的柳条,浅绿的柳叶,碧绿的湖水,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这绿色,堪称瘦西湖的底色,生命的希望之色啊!
  “寻”得繁花一路。成片的郁金香刚刚伸出新叶,雍容的芍药冒出嫩红的叶芽儿,满坡满坡的紫色野花倒也晓得乖巧地装扮这春。所有的樱花都已早早地立在了枝头,桃花却慵懒地只绽开三两朵。比起“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浩大气势,瘦西湖的这些花朵开得错错落落,岂不是更有一种别致的风情和浪漫的气息?这色彩,堪称瘦西湖的彩色,舞动的青春之色啊!
  “寻”得春水满池。当春风开玩笑似的轻拂过瘦西湖的水面,湖水被挠痒了,咯咯地笑出一脸皱纹,惹得水下水草也招摇起来,那水草说不上丰美,但也生机勃勃。瘦西湖水面广,湖水深,在岸上见不到鱼。徐园的小池里倒有一尾一尾的红锦鲤鱼,它们往往围成一团去抢食游人撒下的碎面包,远远看去,好像水下开着一朵艳丽的花朵。这花色,堪称瘦西湖的活力之色。
  “寻”得情趣洋溢。“白鹭——”不知谁叫了一声,我顺势望去,只见一只白鹭站立在浅水中,如一位高贵的公主。它轻轻抖动着自己的身体,水花四溅。一会儿,它又张开双翅,飞向空中。它时不时地望着我们,好像在和我们依依惜别。这白鹭,分明是瘦西湖的纯净之色,情谊之色。
  一路美景,一路欢歌。瘦西湖,你的色彩、你的春韵一次次醉倒了我!
  (江苏如东中学)
  点评
  小作者游览瘦西湖后,描绘出了瘦西湖生机盎然的美景。先总写瘦西湖之美,然后按照游踪顺序,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四处春景——长堤春柳、堤坡繁花、湖水鲤鱼和白鹭展翅,展示瘦西湖各具特色的景点美,表现出小作者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的情怀。最后由分到总,回归“春韵”之美,呼应开篇,收拢全文。
  在抓住细节描摹美点后,小作者运用联想架起金桥,或由色彩联想到生命、青春,或将动植物的情态用色彩描绘出来,再联想到活力或情谊。如此构思,显示出作文视角的独特和意蕴的深厚,令人回味。
  亮点借鉴
  作者扣住“陕南的夜”这一特定时空,落笔时总分结合,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展现出了陕南夜景的生机。
  1.开篇总述。随着陕南人“将那羞赧的夜幕静悄悄地拉开来”,一盏点明文旨的“主灯”渐见其亮:陕南夜的共同特点——姣好;陕南夜的审美效果——使人“流连忘返”。这些关键词照亮全文,引导读者步入那陕南夜的醉人画廊。
  2.主体分述。接受“主灯”的辐射,分述部分从不同角度展现陕南夜的个性魅力,与“主灯”交相辉映。
  商洛的夜:“少女”为喻,美在“静”中。那是一群面蒙细纱、身着彩裙的“姣好”少女,却没有本属于她们的歌舞嬉闹,有的只是“蹑手蹑脚”和“树叶的呢喃”“蟋蟀的鸣叫”相伴。如此曼妙的拟人化比喻,将商洛之夜的静谧之美演绎得多有诗意!
  安康的夜:歌舞升平,美在“闹”中。此段运用的是点面结合和人景结合法。无论是汉江两岸灿烂闪烁的灯带、岸上茶馆酒肆的纵情欢娱和八仙桌上花鼓戏的“边歌边舞”,还是江中游弋的彩船,都凸显安康之夜如梦似诗的“仙境”之美。
  汉中的夜:聚焦“喷泉”,美在“灵”中。“灵”与“商洛”之“静”固然有异,与安康之“闹”也不尽相同。这是一种融入当代科技元素的“水上芭蕾”,是“柔美”和“野性”相结合的旋舞,是水的“精灵”们表达赞美和祝福的特有舞姿。作者“状一物而境界全出”,确为妙笔。
  3.结尾收笔。“朦胧而醉人”,作者仅用五字呼应开篇之“流连忘返”,使“主灯”的光辉前后贯通。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很多人都在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的脚印》告诉我们:哪怕是最坚硬的岩层,也会留下时间的“脚印”。在人生的数轴上,总会留下一些或深或浅的点,在这难忘的点滴中,留下的都是时间的脚印。    请以“时间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点拨   要写好这篇作文,就要关注文题中的“脚印”二字,这里应该取“脚印”的比喻义,即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来的印记。可以是成长的足迹、创业
期刊
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一篇好的事理说明文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准确有序。说明事理要以一定的科学依据为基础,不可以信口开河;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否则就条理不清晰、结构混乱。事理说明文最常用的是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括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个体等顺序。写作时使用什么说明顺序,应该根据事物的自身特点和人们认识事
期刊
文题呈现   请以“醉美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1.审好关键词。这虽然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但关键词已然给出,就是“醉”“美”两个词。这里要把“醉美”两个词分开理解,不能不假思索地理解为“最美”。“醉美”即陶醉(于)美丽(的景和物),这就需要注意写出有“我”之境,作者本人要积极主动地走入作文的情景、事件之中,去看去听去思去感,也就是说要有描写、叙述、议论、抒情
期刊
文题呈现   请以“别担心,我可以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現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面对困难,我想说:“别担心,我可以的。”   小时候,我喜欢在家乡的“小沟桥”上玩耍。桥面窄窄的,长约十米,高约七米,桥下面是一个深深的洞。如果两只脚同时踩在桥上,随时都有摔下去的可能,所以只能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像极了一字马的动作。我有些恐高
期刊
这天是少年的生日。   客厅里,少年一言不发,盯着桌子上热了一遍又一遍的饭菜,眉头紧皱着。零点的钟声已经响起,门依旧緊闭,少年的眸子暗了下来,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他站起身,将饭菜倒进垃圾桶,走进卧室。   少年与母亲已经很久没说过话了。自从那天母亲一时生气将他独自一人丢在路边,一切就已不可挽回。之后的日子里,母子俩就像两个毫无交集的陌生人。   钥匙与门锁摩擦几秒后,门开了。一个疲惫的妇人踉跄地走了
期刊
作品简介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现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朱光潜先生所著。写于作者29岁到31岁旅欧期间,为作者早期作品,展现了作者的艺术见解、美学思想和修养认识。这十二封信以中学生为读者对象,涉及读书、修养、作文、选课、情与理、人生境界、爱恋等,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文章读来,篇篇都是语重心长的情文、答惑解疑的智文、醍醐灌顶的哲文。如聆听师
期刊
【阅读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②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③,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④,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期刊
文题速递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1.区分什么是“读”,什么是“感”。   读了名著后,触动你的可能是某个意味深长的语句、某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可能是某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某种特别的装帧设计。“读”在读后感中的形式主要有:(1)准确引用原文句段;(2)概述书籍内容、要点;(3)生动描绘书中打动你的画面、场景。   “感”是阅读后的浮想联翩
期刊
在我心中,有一朵特别的花,它既不像康乃馨那样娇小可爱,也不像牡丹那样国色天香,更不如玫瑰那样艳丽妖娆,可它却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着。   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我的心情很烦躁。月考没有考好,数学本是我的强项,却只考了85分,我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期望。我打着伞,在回家的小路上徘徊着。   突然,一朵不起眼的小花进入我的视线。在雨水的浇灌下,它是那么的清新可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一
期刊
文题呈现   “如何面对,曾一起走过的日子,现在剩下我独行,如何用心声一一讲你知……”刘德华这首情深意切的歌曲,一度响彻大街小巷,让每个人心有所想,情有所动。   请以“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表达真情实感;③不得套写,抄袭。  初作亮相  一起走过的日子  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真的值得我回忆。   我出生于乡下,父母都去了城里打拼。我住在姥姥家,每天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