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亭”印之缘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多年前,即“文革”后期的一天,沪上竹刻名家沈觉初(现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古玩店一堆旧印章前盘桓,意外地发现一方刻有“回风亭”三字的石印,细审边识为:“君木师命若镌乙丑春。”沈觉初是文化老人,篆刻造诣深湛,他完全明白此印之价值,欣喜之余,当即购下。也许是“文革”抄家物缘故吧,此印标价仅两角钱。
  “回风亭”是近现代文坛名人冯君木斋馆名。冯氏名 ,慈溪人,有“宁波才子”之誉,光绪言二十三年拔贡,在浙江丽水、宣平当无几年训导,后因病归乡,到浙江省第四师范学校等校当国文教师,晚岁讲学沪上,与况 笙、朱孝臧等在词人尤为莫逆,梁启超亦极称赏其词。文若是沙孟海原名,他毕业于浙江四师,乃冯君木最器重的学生。此印刻于1925年。
  沈觉初回家摩挲再三,突然想到好朋友拙仇张开勋也出冯君木门下(效实中学毕业,冯君木曾在效实兼国文课),且“文革”中专攻篆刻,毅然决定将“回风亭”印转赠张开勋。
  张氏欣赏沙孟海年轻时力作之余,想到君木先生虽已谢世40多年,但作者定居杭州,便许下还珠之愿。不过沙、张虽同出冯门,年龄仅差5岁,彼此却并不相识,怎么样璧还此印?
  天下巧事,无不有缘。1975年夏,定居杭州的效实同学冯春春(亦冯君木的学生,且与沙孟海熟识)到上海看望张开勋。张便托他回杭后送回沙氏赠师旧作,冯当然一口应允。“回风亭”印,就这样50年后回到了作者手中。
  不久,沙孟海用毛主席“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句,写成对联,回谢张氏。
  “回风亭”印后来收入沙孟海篆刻集《兰沙馆印式》(上海书画出版社)。沙氏为此印加跋云:“先师 后,此印遗失,辗转入张君开勋手,乙卯八月以诒余,俯仰五十载矣,喜而志之。孟海年七十有六。”(见图)
  一印牵缘,艺林佳话。如今,当事人除沈觉初外,均已作古,但前贤风范,值得后人缅怀仰幕。
其他文献
利用抗旱系数、幼苗连续干旱、叶片保水力3种方法对经过辐射诱变及PEG选择的甘薯突变体进行抗旱性鉴定。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其中两个株系抗旱性显著高于对照,其它株系的抗旱性
海河低平原位于黄淮海平原北部、河北省的东南部,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3 ℃,≥0 ℃积温4 600~5 000 ℃,≥10 ℃积温4 200~4 500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增长,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逐渐的受到了人们乃至教育部门的关注。许多家长更是从小便让自己的孩子就读双语幼儿园,以便让孩子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
建筑钢结构超高层建筑钢板剪力墙焊接工程,是行业一大难题:由于超高层建筑钢板剪力墙结构刚性约束大,焊缝所受到的拘束应力很大,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形成裂纹或者产生很大的形变,所以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深深懂得,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不但应该当心迎面的敌人,还必须防备自己一面的三翻四复的暗探。”因而,俜迅十分注意揭露与批判隐藏在“自己营垒里
国际局势“缓和”的声浪,自从赫尔辛基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即欧安会收场以后,一度高涨了起来。苏修头目们得意洋洋,用尽了最美丽的字眼,夸耀自己在欧安会上的精彩表演。苏修报刊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节新授课中,都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而真正运用书中的情境从事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却发现大多数情境如同虚设,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细分析起
【正】 一部一百二十回的《水浒》,是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不去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壮丽画卷,不去歌颂农民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可歌可泣的反抗斗争。而用浓笔
树莓属蔷薇科悬钩子属,果实味酸甜,略带清香,营养丰富,富含鞣酸物质(抗癌),被誉为第三代水果之首.秦皇岛市1998年首次从波兰国家果树花卉研究院引进栽培品种,其中Polana经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