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关联发展水平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强势介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关联发展及其水平,也已然成为了国家间科学技术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日本于2002年率先发布《科技进步年度报告(2001)》,对比分析日本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在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上的差异,以此衡量日本自然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状态,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此后,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关联发展及其水平对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意义逐步被重视。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其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之一,便是大力开展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获取更多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因此,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已然成为了构筑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而随着各个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大学作为各个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最为重要的阵地,在世界各国都备受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学技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关联发展状态及其水平,也必然成为国家间科学技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需求的不断扩展,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却日渐狭隘,“科技”一词,似乎仅仅只是指向了自然科学与技术,曾经象牙塔内的“精神追求”——人文社会科学逐步被科学排除在外;而就算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技术创新的势头也已十分强势,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地位也岌岌可危。那么,是否意味着,曾经上游端的自然科学对下游端的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已经不再重要了,而人文社会科学更应该顶礼膜拜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阶梯之下呢?特别是在当下,“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行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一轮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也正在我国各大学蓬勃发展,系统阐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三者之间的关联发展关系及其水平,不但有助于理论上深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对于国家和大学自身规划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拟通过考察现代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历史、中国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现状、世界一流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领先经验,以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发展状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宏观系统探测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关联发展状态及其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展开。第一,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在大学中关联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理论认识着手,考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历史发展进程,系统分析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在大学中出现及其发展的历史,总结梳理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厘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三者之间关联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框架。第二,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关系的实践认知图谱。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发展历程着手,考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在实践进程中关系演变的历史,厘清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之间,关联发展关系变化的实践进程,总结出三者之间关联发展关系演化的实践认知图谱。第三,建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关系及其水平认知的实证分析框架。从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产出状况着手,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作为实证研究样本,通过查询和采集样本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成果数据,利用科学计量等研究方法,建构样本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示意图,获取样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之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发展状态,并发现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获得相应的启示。第四,建构提升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水平的行为框架。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着手,通过图表编码分析,深入研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三者之间关联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中国大学在三者之间关联发展水平上的现状以及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异,为未来国家和大学自身规划相关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行为参考。第五,建构考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从方法论的角度着手,对考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关联发展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哲学反思,并对本文研究的科学性予以反思,以从哲学的角度对本文研究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又为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近年来,考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关联发展关系及其水平,已然成为国内外科技政策制定与研究、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分析研究中国大学在三者关联发展上的态势及其水平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相关研究也为“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活动提供了某些实证研究的新参考。但本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展开分析,也仅仅做了初步的探索,未来还有做进—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其他文献
<正>本论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具有pH可逆性质的快速响应DNA凝胶。通过序列设计得到三条含有两种功能区域的DNA序列,一种功能区用来DNA杂交形成Y型结构单元;另一种功能区为富含
利用从美国进口的MTS Teststar(&#177;1000kN)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及其配套的三点弯曲液压夹具的特点,进行了重型吊车梁模拟试样的探讨性疲劳试验。结果说明,设备运转正常,可以满足这类模拟试样或结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等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冷链物流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冷链物流显得更为
为了提高瓦斯灾害危险预警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减小结果的误差,提出利用蒙特卡罗法(MC)对传统的层次分析(AHP)进行优化。大量随机数模拟定权代替专家定权,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再利用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屈冬玉2013年8月9日在银川表示,位于中国西北、地处黄河沿岸的该区将重点发展蔬菜、花卉、果树、景观苗木等特色园艺产
对攀钢烧结厂烧结返矿率进行了调查,并运用冶金物理化学的物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烧结成品率、降低返矿率的措施。
本文的探讨既简单又艰难。谓之简单,是因为长期以来,关于马的历史在中国早已有了丰富的著述[1];谓之艰难,是因为我不能只是老调重弹,而应道点富有新意的东西。对此,我将主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工业经济运行指标的预测方法,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各连接层的权值和阈值,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工业经济运行指标以求得最优解。以工业经济运行指标工业总产值为例,将该遗传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用电量的预测中,并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由结果可知,该模型对工业经济运行指标趋势的判断和预测更加准确,可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998年11月初,我应邀和我院土肥所的张女士到北京市房山区窑上村进行蔬菜栽培技术的培训。据了解,这次活动是村妇联组织的。她们的妇女主任姓薛,人非常热情。不知怎么打听到我的
本文从明末清初的社会文化背景考察了求实文学观念的实际内涵和本质特征,指出求实文学观念纠正了主情文学观念淡化甚至放弃文学社会责任的偏向,要求文学家要有政治使命感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