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有何共同特点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ysk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VR)等创新型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为企业的成长和突围创造了良好的技術环境。
  身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你或许经常思考:企业的增长速度有可能比行业平均水平快10倍吗?
  答案是有可能。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等创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的大量创新,企业用户数、收入等指标呈指数级增长越来越成为可能。
  我们分析了2016年《财富》独角兽(投资界对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公司的称谓)榜单中的35家中国独角兽企业,这些公司普遍具备3个共同特点。
  第一是有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甚至有些狂妄的宏大目标。
  不可思议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竞争优势,能吸引优秀人才、提升团队壮志豪情、激励团队勇于创新,帮助团队把关注点从内部政治引向统一目标,有利于构建和维护各利益相关者,创建包容合作的文化等。
  很多指数型企业都设定了看似狂妄的目标。比如,谷歌的“管理全世界的信息”、阿里巴巴的“全球买、全球卖”,奇点大学的“为十亿人带来积极变化”,滴滴的“让出行更美好”。
  第二,这些企业都能有机匹配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VR)等创新型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为企业的成长和突围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我们研究发现,这些指数增长的企业呈现三大技术条件。
  首先是数字化。企业的客户、利益相关者、企业自身、外部环境都会产生实时的、交互的、非结构化的、非定量的、行为的甚至思想的大量数字。
  其次是在线化。运用互联网(包括移动社交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交易和交流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利益相关者实时交易和交流。
  再次是智能化。即企业的IT系统能够根据个性化需求,自动地计算和匹配出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甚至能自动地匹配和推荐利益相关者,个性化提供建议的交易价格。
  第三,具备杠杆资产、社交型、即需即供特征的商业模式,能帮助企业实现指数型增长。
  首先是杠杆资产,即通过充分挖掘自身资源能力,巧妙设计交易结构,利用较少的自有资源撬动更多的利益相关方。
  其次是社交型特征,即企业通过IT连接、金融连接、营销策划连接、产品连接、内容连接等方式,让拥有相同目的、信仰、资源、偏好、需求、风险等特性的人聚在一起,并建立起交易和互动。
  三是即需即供特征。在商业模式中,不管哪一个利益相关方有需求,供给方都会及时去响应。一旦商业模式具备即需即供特征,便可快速敏捷响应外部变化和需求,其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程度更高。当然,即需即供的前提是高效的互联网化用户界面、高效的运营流程和协作机制、自学习和快速优化的机制、明确的工作规范和结果要求。(支点杂志2017年10月刊)
其他文献
随着日新月异的快速社会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的治理结构通常情况下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通过市场竞争所形成的社会间接控制,主要包括产品市场竞争、资本市场融资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企业的内控制度,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它们互相制约,而又协调运转,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间接控制是社会客观存在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