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能耗与能效披露制度试点问题与建议

来源 :暖通空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F308440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建筑能耗和能效披露制度可以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建筑能耗和能效信息,有效提高业主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节能改造的市场化.通过文献调研发现,我国现行能耗与能效公开制度建立中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执行难度大等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通过问卷调研结合访谈调研的方法,对政府、协会、节能公司、物业等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披露障碍与需求等调研,发现重庆市能耗与能效披露制度在政策、运行、技术、意识和市场方面存在障碍,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建立了以全管网寿命周期费用年值为目标函数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管径优化模型,提出了对最不利环路和其他分支环路各管段管径进行综合优化的方法。编制了管径优化设计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优化设计,与传统工程设计法相比全寿命周期费用年值减少了7.38%。结果表明,优化方法能够更好地平衡管网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管网经济性,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设计指导意义。
推导了通风系统净化系数与泄漏率及过滤器净化系数的关系,认为核通风系统存在微小的泄漏会导致系统的净化能力大为降低.以某核电厂为例,分析了通风系统泄漏的原因,并提出了降
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了解城市地下空间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而浅层地震是城市工程地质勘探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济南城市地质环境下,开展了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试验工作,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济南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浅层地震数据采集参数方法,为济南城市地下空间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对于建筑类型众多、用能规律复杂的校园建筑群,建立区域能耗模型是分析其能源使用情况的高效途径。自下而上的区域能耗模型不仅可以实现对区域内建筑能耗的预测,还可以评估新技术与新能源的节能情况,其建模方法目前普遍基于面积扩展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能耗监测数据的贝叶斯能耗预测方法,对寒冷地区某高校建筑群分别建立了简单面积扩展预测模型和贝叶斯能耗预测模型。以混合类科研建筑为例,面积扩展模型月误差在-30%~-7%之间,而贝叶斯模型月误差在-5%~15%之间,月误差绝对值明显降低。贝叶斯能耗预测模型对校园建筑群总能耗的
为提高煤矿井下瓦斯抽放时效性,基于对掘进工作面煤体应力分布的定性分析及理论求解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定量分析,研究了某矿掘进工作面应力分布特征。结合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深度确定原则,最终确定了某矿掘进工作面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封孔深度,研究结论可有效指导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工作。
针对部分高瓦斯矿井浅埋深区域煤层原始瓦斯含量较低、全部煤层预抽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为避免瓦斯治理的盲目性,降低生产成本,以岳南煤矿215103工作面为例,通过现场实测瓦斯含量,分析预测工作面最大瓦斯涌出量,对比临近工作面生产期间瓦斯涌出情况,论证该工作面煤层采前预抽瓦斯的不必要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定性分析了串联式主机上游冰蓄冷系统的几种设计方案,指出冰槽与板式换热器旁通管接驳点合并和分设会使系统的负荷分配变得不同。建议主机旁通阀的设计应采用变频乙二醇泵。分析了乙二醇泵变频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变频的控制逻辑。
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孔供暖竖板结构,具有调节灵活、热响应快、节省地面空间、卫生条件好等特点。针对该新型多孔供暖竖板,搭建了全尺寸性能分析实验室平台系统,测试了不同供水温度、孔口直径、布孔密度等关键因素影响下的辐射、对流供暖特性及室内热环境分布规律。从结果可见:对于竖板传热性能增强方面,供水温度影响最为显著,孔口直径、布孔密度次之;上下孔热压自然通风引起的对流换热效果明显,最大孔口速度可达0.12 m/s;该辐射竖板在水平和竖直方向营造了较为均匀良好的室内环境温度。
针对瓦斯治理难题,找到一种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矿井瓦斯治理技术方案,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效降低矿井生产成本,是瓦斯灾害矿井生存和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糯东煤矿煤层的煤体结构、瓦斯覆存特征,进行水力冲孔措施实验,通过现场试验,优化了冲孔压力、冲孔钻孔布置方式等参数。
针对下峪口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层间距较小,相邻采空区可能存在漏风通道问题,采用SF6示踪气体检测技术对23306工作面及其上方23206工作面邻近采空区漏风情况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空区漏入风量为37.28 m3/min,回风隅角为主要漏出风量段,漏出风量为37.42 m3/min;邻近23206、23306、23208工作面密闭采空区暂不存在连通漏风现象。基于此,制定了不同回采工艺条件下采空区和密闭墙堵漏防灭火技术措施,为矿井防灭火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