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支撑医保尚待考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8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然而,正在各地的试点暴露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基本医保能治疗那些病症,国家的不出那个标准是否能满足人们的保健需要,成为大家争论的热点
  
  伴随北京等地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的成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这意味着全民医保真正的开始。然而,正在各地的试点过程中,各地试点的暴露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基本医保能治疗那些病症,国家的不出那个标准是否能满足人们的保健需要,公共财政如何保证全民医保的实现等等成为大家争论的热点。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建给我们解答,并谈出了自己的独家见解。
  
  财政安排难解群众疾苦
  
  中国联合商报:您觉得,医保改革应该是由于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更有效率?
  张永建:医疗保险是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这个提法本身就值得商榷。政府主导就是公共财政安排吗?市场主导就是个人掏钱吗,关于这个定义恐怕不是简单的定义就可以说的清楚的。但是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就是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的承受能力这个条件下进行,第二就是覆盖面尽可能的广泛,把农民、失业者等弱势群体都覆盖到,覆盖面越大越好,综合看世界改革国际改革,这个问题各个国家也没有完全解决好。在我国的 经济水平、发展还不高的情况下,恐怕政府能够做到的还是最基本的医保,更多医保恐怕就要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
  中国联合商报:大家经常提到基本医保,那么这个基本应该包括什么内容,那些算基本的,。那些不算呢?
  张永建:什么是基本医保这是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的事情。基本保险制度的 内容是哪些,哪些算哪些不算?如妇女生育、狂犬病、算不算呢?狂犬病是经常遇到,但因为属于突发病情,所以是否属于这个基本医保的范围不好说。我认为不应该算是,但是有人看来就可能算。这个要搞清楚,但是界定很难。
  中国联合商报:那么,国际上是否有判断基本医保的标准可以供我们借鉴?
  张永建: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什么是基本医疗,我们看世界,参考自己?那么参考过去还是参考将来 ?加人人有车,那么人人拥有奥拓还是人人拥有奥迪算是人人有车。
  中国联合商报:那么,大家关心的是财政出资40元来保证城镇的基本医疗保险,这个财政安排是否够群众的基本医疗费用?
  张永建:国家和个人按照什么比例投入医保?比如国家投入的40元标准,这个40元标准能保什么 ?也许这个40元钱看一次病就花完了,太少了不够。但是多一些财政又不能承担,这是个麻烦,如果有的地方一下子超过6元就不算基本医保了呢,总之这些我们难以达成共识,到底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险,那些算是基本医疗的 范围,是那些?人均年500元算不算是基本医疗,国家还是个人出资?
  不同地区、每个阶段,发展程度不一样,那么是否需要有个地区差别,这个差别怎么体现,
  
  政府缺位导致看病难
  
  中国联合商报:我们的医疗改革经历了10年的时间,医改方案也有很多,为什么最后的结果无一例外的总是归于失败呢。
  张永建:医改失败的原因,大家都说是政府该干的没有干,政府在资本上进行投入。但是我觉得还应该有个制度建设问题,还要有运行机制问题,如果有制度没有运行机制也是不行的。政府的这个思路必须改变。还有,由于这个事情比较重大,曾有11部委参与。但是这些方案政府没有的行政公开,是单纯的政府主导改革,没有向社会集思广益,因此,医疗改革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好转,这个医改的好处没有让让全体人民享有,而是被一些人所享有。
  民众经常看不起病,医药贵也的确是的政府在医疗保障投入降低了 ,同时医疗产业化让农村赤脚医生没有了 ,其实农村这个赤脚医生是解决农民看病问题的好办法 ,农村基本医疗没有了、乡村和卫生站也没有了,因此,药价高了起来。
  中国联合商报:财政部在财政安排方向是不是由出现了问题?
  张永建:我们的财政收入大大提高了,税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我们的经济增长水平,但是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些钱建大楼,用于行政开支,公务员队伍和工资增长,说明政府在考虑民生方面,要有所作为,在再分配过程中,要有所倾斜,看财政怎么安排才最有效。
  中国联合商报:我觉得,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税收很快,但是在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是很少的。
  张永建:按照人均来说,中国肯定是很少的,因为我们存在人多这个现实。还有就可能是经济增长方式与认识有偏差,增长没有解决好百姓的民生问题,我认为发展经济还是要以改善人民的 生活水平为 根本发展目标,而不是为了经济发展。最根本的还是政府思路的转变,医改要以人为本,而不是单纯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联合商报:我们的居民收入也在增长,但是为什么居民还是他们看不起病呢?
  张永建:在财政分配中,我们的指导方向就是工资水平偏低的。还有,随着财富总量的增长,但是广大的中低收入并不能大幅度的增长,国有企业、垄断企业的收入高,这些企业的高管比普通员工更高。所以,工资总量的增长并没有让居民看得起病。
  
  改革需要配套政策
  
  中国联合商报:目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村医疗保障形成了全民医保的“三驾马车’,但是,这样分层次解决似乎有悖于公正的医疗保险理念。
  张永建:大家可以看出,这次覆盖全社会的医保改革的分成农村,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为什么有着这样的划分呢?我想是由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也许农民年投入100元就够了 ,但是城市可能就要投入500元。
  还有,这些服务的价格是不一样,地区都有差异,由于城乡差距,同样的质量,所需要支付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说,绝大部分人都有了基本的医保 ,老人、儿童下岗职工都覆盖到了 ,全民医疗的队伍越来越大了。
  中国联合商报:那么,这三部分人随着社会变迁,身份会发生转化,医保如何适应这种将来的转化?
  张永建:这个是政府必须要考虑的技术问题,但是这个应该不是难事。我建议,采取财政费用预留制度,比如测算下每年新增加的城镇人口,如新增诚征人口是80万,那么在财政上预留80万人的的医疗医疗费用就可以了。
其他文献
戏班子理论    戏班子理论——生旦净末丑要默契配合,要不戏班子就没饭吃了。  一个企业就如同一个戏班子,董事会的股东们共同出资建戏院,戏院老板组建戏班子来演戏。那班头是总经理,台下的观众就是用户。台上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要默契配合,台后编剧、导演、舞美、服装、灯光、道具等人员要协调一致,一台完整完美的戏离开谁都不行,演好了戏院就会经营好,经营得长远。如果大牌演员耍大牌走调或不用心,后勤服务不到位缺三
期刊
从1994年开始,研究医疗改革方案的会议开了不少,医院系统内的研讨会不绝,但中国医疗改革方案迟迟未能露面。中国老百姓看病难,疾病不会因为医改方面的改进而自行好转,但是一个良好的平台还是必不可少,那么,在我国医改面纱下会是怎样的中国特色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借鉴国外一些已经成型的医疗制度模式,我们或许能为中国医疗改革开拓一些新的思路和视野。    英国模式:看病是免费的    常言道,没有免
期刊
2004年,海尔的全球营业额达到1016亿人民币,正当国人期待海尔在2005年铁定进入的时候,海尔仅仅交出了一个略微增长的答卷。  面对国人的疑惑, 张瑞敏在谈到海尔所处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打了一个哑谜:“现在有一点像禅宗所说的那种感觉,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十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过三十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以企业经营而论,什么是山?什么是水?不同的企业就
期刊
“摸着石头过河”,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实现了无数个“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飞跃。而史无前例的私人银行,也将在尝试的河流中摸索。  本报借银行论坛之机,专访了招商银行零售银行部财富管理部经理周伟、汇丰私人银行(瑞士)有限公司财资服务部董事总经理钟宝莲、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共同探讨内外资代表人士对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的一些策略和建议。    细分的市场    记者:在私人银行范畴里,我们经常会
期刊
与邹恒甫之间的一场纠葛,再次把张维迎推到舆论的中心。  对张维迎来说,这样的批评并不陌生。在2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不止一次成为新闻的主角:2003年,他主持下的“北大改革”,“不升即退”、“终身教席”等措施引发诸多争议,一场蓄势待发的中国高校改革最终消弭于无形;2004年,他在《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中,一句“官员是改革中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使他一夜间成为“人民公敌”……类似的故事,甚至可以追溯到
期刊
2007年7月4日,奇瑞与克莱斯勒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奇瑞在中小型汽车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克莱斯勒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共同开拓北美和欧盟等主要国际市场。  合作双方,似乎并非门当户对。奇瑞尽管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异军突起,成为中国乘用车行业四强,而克莱斯勒却命运多舛,与戴姆勒合而复离,深陷亏损泥潭,但两者实力仍有巨大差距。不说历史、品牌、
期刊
如果钥匙丢了,是去黑暗的地方找还是光亮的地方找呢?明茨伯格给出了答案——去丢失钥匙的地方找。  明茨伯格一直被认为是一位反主流的管理学者。所谓反主流,大致因为如下两个原因:一是他的理论非常的与众不同,二是他的理论对于主流或者传统的管理理论具有很强的颠覆性和攻击性。因此,明茨伯格关于管理问题的一些著名论文——《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现实》、《塑造战略》等等,非常典型的体现了这位管理学者对于管理学的态度
期刊
最近中国的一部分输美的牙膏、食品、轮胎、水产品因为质量安全而成了问题产品,不少国际媒体及经济专家质疑中国产品的成本下降是以品质下降为代价的,其结果少数产品的品质与信用问题在这些媒体渲染之下正在危及“中国制造”的形象与市场。这里面固然有人为炒作的因素,但也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   其实食品安全及部分产品质量问题本来在国内已经风声不小了,我们也知道中国许多产品的技术质量及安全标准本来就是比较粗与比较低
期刊
人善不经商,心慈不带兵,无商不奸。中国很多老话令人心情矛盾。首先不能说它不对,因为古往今来,许许多多人与事都证明这些话是正确的。但是,假如真的我们认为这些话是真理,那么,我们就无法指望现在的这些企业会承担什么道德与社会责任。  中国有一部木偶戏电影,片名叫“半夜鸡叫”。戏里有一个叫周扒皮的财主,为了让雇佣的农民多干活,他每天半夜起床模仿公鸡闹晓。他一学鸡叫,家里养的公鸡也会跟着叫。于是,所有的雇工
期刊
郭田勇:汇率改革当以不变应万变    围绕着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分歧一直是中美两国贸易争端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两国高层交流以及两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交流与接触的不断加深,两国高层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对这一问题已形成了诸多共识,可以说,共识大于分歧。而且,双方都在谈判中达成了谅解与让步。  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我想,既没有必要为美国少数分子的要挟而担惊受怕、受制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