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技术对种植修复后牙槽骨吸收和牙龈退缩的影响

来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o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形态学、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盾构技术(socket-shield technique,SST)对比格犬种植修复后牙槽骨吸收和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选择3只成年雄性比格犬,每只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3或第4前磨牙(P3、P4),并进行即刻种植。根据是否采用盾构技术将手术牙位区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3)。种植术后3个月行修复治疗。修复后3个月观察并记录牙龈退缩量和角化龈宽度。收集双侧下颌骨,通过Micro-CT扫描和组织学形态分析,比较牙槽骨垂直吸收量、牙槽骨宽度及种植体骨结合率。结果:牙龈形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由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社会支持对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生活事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自2016年1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给予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和对照组(32例,给予单纯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统计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面肌痉挛程度及面神经功能,记录治疗12个月后2组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中,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将2014年1月7日至2019年7月1日因泌尿系感染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治的患者,对11283份尿液进行
目的:总结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老年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应用FOLFIRI方案化疗老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miRNA?16和miRNA?192表达及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AP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
目的:探讨毕罗芬在儿童复发性鼻出血硝酸银烧灼术后的作用,阐明毕罗芬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临床病例资料,纳入具有反复鼻出血病史且鼻中隔前下部可见粘膜血管
探讨耳垂前小切口穿腮腺进路在中低位髁突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评价其可行性。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例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骨折伴脱位患者,用耳垂前小切口穿腮腺进路暴露下颌骨髁突中低位骨折进行内固定,观察有无面神经主干及分支的损伤,有无涎瘘发生,及观察术后张口度、咬合关系恢复情况。10例患者中,全部术区伤口均属于一期愈合,未出现涎瘘。1例出现暂时性闭眼不全的症状,加用甲钴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小,瘢痕隐蔽,美观效果好,术后开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耳垂前小切口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腓骨带蒂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行口腔癌根治及游离腓骨带蒂肌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62例,根据术前是否采集
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为HFRS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