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建筑内部交往空间的设计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nuq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办公建筑是经济、城市以及技术发展的产物。要想满足生态和人文载体空间的需求,一定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建筑内部交往空间,才能促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内部交往空间具备安全、高效率以及舒适等特征,也能够对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大大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办公建筑内部交往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内部交往空间;设计
  1、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样四周环境就都围绕人本理念进行设计,其中内部交往空间是一个重要部门,因此一定要做好该方面的设计工作,从而建筑行业得到建康稳定的发展。
  2、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理念及内部交往空间的概论
  2.1办公大楼建筑的设计理念
  将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到规划和单体设计中,尽量保持现有地形特点,借势造景,使建成后的综合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和特色,突出人性化设计特点,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贯穿始终,方便使用,方便管理,使用合理舒适。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内部空间布置分工明确,科学地安排交通组织流畅,组织人流避免相互交叉。建筑功能设置有利于长远发展,便利舒适。重在实用,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放眼未来,为以后发展留有余地。
  2.2高层办公建筑内部交往空间
  根据杨盖尔的《空间与交往》一书中的相关理论,建筑的交往空间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必要的、正式的、预约的公共空间部门;第二类则是不定的、随意的、自发性的范围空间。在高层办公楼中,正式交往空间主要包括接待室、门厅、会议室等,而随意空间则指的是一些共享型的公共空间,如茶水间、食堂等,有着不固定、随机性等特点。
  办公楼中的交往空间其设置目的在于缓解办公压力和疲劳,为员工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场所,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在社会中人是文化性、群居性的,企业的良好运转需要员工之间团结协作,而交往空间的设置为员工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合理性场所,同时有利于改善工作的环境,满足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性需求。
  3、高层办公建筑内部交往空间的设计
  某工程为综合大楼,总用地面积3021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其中地上51049m2,地下4591m2。该办公楼为高层办公综合楼,地下1层,地上28层,建筑高度99.45m,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该场地的地型很平整,交通也非常便利,通过对该地区四周的环境进行勘探没有发现不良地质和对工程建设不利的埋藏物。此外该场地的环境比较好,很适合开闸工程建设工作。
  3.1功能空间
  现代办公楼对功能划分要求较高,因此设计师需要将建筑功能放在首位,由于办公楼层的实际用地大小有限,需要保证区域划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考虑楼层的行政区设计,保证有大面积、单独性、采光好、相对安静的办公环境,将可能会产生噪音的区域与行政区域隔开。而对于楼层的会议室和餐厅、康乐服务等区域,划分到较低楼层或毗邻的附属性建筑中,从而形成一种高低有别、扁平舒展的外形特点。针对功能性会议厅以及设备用房可安设置在较高楼层,更加凸显外形上的艺术表现力。领导的职能办公房间应当在建筑側面,并与员工行政区域保持距离,将办公路线横向性展开,保证交往空间的紧密性。另外,可在各个办公楼层中设置趣味性空间,将办公走廊和中庭连接,使内部功能设计的更加具有灵活性,形成一种科学的竖向分区。
  3.2健康空间
  为了改善室内环境的封闭性和压抑性,提供自然化休息空间,可在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内做好绿化设计,沿着高表面进行不同深度绿色空间的过渡设计,实现遮荫和绿化的效果。在建筑内插入开敞式中庭设计,对外界光线、空气和温度等进行设计和调节,利用侧窗引入自然采光,营造一种自然的感觉。另外可以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办公休息区域,通过绿化设计与空间层次感促进室内生态性环境的建立。建立垂直性玻璃电梯,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并促进空间的流动性。
  3.3人性化设计
  为凸显交往空间的公共化特点,可设计多样化功能活动区域,在空间内设计多样化、功能设备。为减轻楼层内部员工的心理压抑感,可采用建筑主体和个体结合设计的方式对室内空间进行分段式设计和处理,将建筑高层区域推进,形成一种外立式的建筑,并在办公楼层内添加与人体高度接近的平台、小品等,提升区域的亲切感。另外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空间的过渡性,不可仅仅依赖过道和走廊等,还需要有环境性空间设计,如将电梯口部门设计为谈话室、会客厅等,来实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良好分隔。在楼层内设置出空的角落区域将其改造为茶水间,实现交往空间的服务性和交通性。办公楼中的交往空间其设置目的在于缓解办公压力和疲劳,为员工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场所,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3.4安全疏散设计
  为了保证办公楼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及时安全疏散,可在设计时尽可能选择双向型走道或环形走廊等,既方便了平时的使用,又能够实现良好的安全疏散作用。在靠近建筑标准层与防火分区的位置设置安全疏散出口,同时还需合理的设计疏散楼梯,设置两种不同逃生方向的楼梯,或使用室外疏散楼梯,楼梯的净宽度应当高于一位消防员携带一个灭火器的尺寸,大于0.9m,栏杆扶手的高度应小于1m,不占用建筑使用的空间面积,又减少了建筑工程造价。
  3.5节能设计
  在高层的办公建筑标准层中,其平面构成有着极大的节能潜力。设计师在设计师应当将标准层的外层简单化处理,避免是用过多的复杂性、多余性设计,避免造成无谓的资源消耗。比如建筑的外形和构架设计比较方正,那么其内部的空间利用系数则相对较高,建筑的适地性和技术使用较好,则建筑的抗风性能相对较优,更加有利于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体现。设计师可采用正方形或圆形作为建筑的平面架构设计。可将走廊的面积减少。平面结构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较好,圆柱形与圆形的平面能够将所受到的风力减少,同时又能够体现建筑外观的优雅与简洁性,同时具有较为强烈的标志性特点,尤其适用于高层办公建筑的外观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办公建筑内部交往空间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的服务与使用者,并且创造出一种轻松、舒适的办公环境,因此在设计中既要对功能和技术要求进行满足,还要对人性化特征进行体现,实现建筑设计与人情两个方面的相互结合,确保建筑行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分析[J].科技展望.2015(13):458.
  [2]赵金龙.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6(24):67-68
  [3]齐乃娟.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与设计,2016(09):19-20.
  [4]刘丹,崔嵬.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中的人的行为特性初探[J].中环民居,2017(05):36-37.
其他文献
故乡与他乡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一对悖论,分析这两个主题一再出现的原因及其文化隐喻对于理解阿特伍德甚至加拿大文学都很有意义。长篇小说《神谕女士》与《肉体伤
【摘要】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刚度理论的应用,以梁构件和板式构件为例,对刚度理论的应用作用与体现,做了简单的论述。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实际效果来说,刚度理论的运用,能够起到优化结构设计的作用。为达到上述效果,需要设计人员充分运用刚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各类设计手段。  【关键词】结构设计;刚度理论;梁构件;板式构件  现阶段,建筑设计标准不断提高,尤其是结构性能,使得设计人员更加注重结构与构件的性能分析。
一、掀起基因武器的“盖头”来rn基因是人类在21世纪给自己送上的一份厚礼,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200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联合宣布:人类历史上
河北省饶阳县委统战部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以大统战的工作理念和创新的工作思路服务经济,维护稳定,力促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目的:运用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无纸化,不仅提升院内职工的获得感,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医院质量的持续改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岸关系、对台工作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本实验以大黄酚为指标对大黄配方颗粒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条件进行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蒸馏水,提取1小时,第二次加入10倍量
本实验以黄芩苷为指标对小儿感冒宁颗粒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小儿感冒宁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煎煮60分钟,连续提取3次.本工艺稳定、可行、收率高.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展开简单分析与探讨,并阐述了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提升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希望为推进建筑结构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1、建筑结构设计几项原则分析  1.1符合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建筑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的要求,为此,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建筑功能相应的有所
医院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百姓的看病问题,同时目前看病难与看病贵的民生问题依然是社会热点.本文运用四部分内容对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的运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