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比较优势与困境分析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新类型,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有着显著不同。本文旨在理清“双导师”制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双导师”制下研究生人才培养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检验;明确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管理制度。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分为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学术学位和以培养实际应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按照教育部的规定,2009年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逐步减少了学术型硕士的招生,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
  双导师制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对研究生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狭义的“双导师”是指每位研究生除了有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校内硕士生导师进行学术指导外,还要配备一名在实务部门有着充分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实践,充分达到培养实践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广义的“双导师”在此之上还包括以科研项目、经济实体等为依托的国内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等新型培养模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自2011年起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今已培养70余名毕业生和100余名在校生。同时,自2011年起,对全部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2013年起,学院对全部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经过对2013和2014两届采取“双导师”制的毕业生进行跟踪分析,其现实价值与问题日益显现。
  一、“双导师”制的存在现实价值及我校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构建研究生培养模式,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校内导师专注于研究生理论科研水平的提升,从学涯规划、学业指导、论文选题、理论指导等方面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帮助;而校外导师则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帮助,充分抓住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培养实践型、职业型人才。“双导师”制的推行可以发挥双导师各自的优势,使学生在2年的时间内理论水平既得到一个较大空间的增长,又平衡了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研究生的总体培养质量。
  在一份针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14届专业硕士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5.65%的毕业生认为,在他们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校外导师对他们“有一定帮助”或“很有帮助”,仅有4.35%的毕业生认为,校外导师对他们“没有帮助”。
  2.反馈并检验校内教学效果,使学校适时调整培养模式,提高培育质量。
  问卷结果显示,校外导师除了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以外,还会推荐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定期让学生上交心得体会,或与导师进行实际交流;同时布置科研或学习任务,让学生思考、学习,为论文写好打好基础;学生也会定期向导师汇报,导师就现阶段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校外导师开始涉足或已经承担校内导师的职责,两位导师工作内容相互交叉,可以从实践的角度检验校内教学效果。如何在有限的研究生生涯中以较高的标准完成两位导师在科研和实践不同领域中的要求,如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平衡学生科研和实践的关系,这也给研究生本人以及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3.有利于开展校企间合作交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北京市属重点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是我校践行人才培养的职责。另一方面,收入较高的金融业一直是学生就业的首选行业之一,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改革在满足市场需求、为北京金融中心建设服务的同时,也为我校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职业生涯起点。通过与实务部门导师的双向联系,逐步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构建了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桥梁与纽带,达到了两方共赢的效果。其中作为2014年获批我校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某商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及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我校已选派十余名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和保险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参观实习,部分学生通过其实习过程中的优秀表现,已获得毕业后到该公司工作的机会。
  二、“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现阶段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随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双导师”制的实施,在取得部分成绩的同时逐步显现出一些实际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两位导师之间分工不明确,二者缺乏有效沟通。
  上文中提到校外导师开始涉足或已经承担校内导师的职责,两位导师工作内容相互交叉,这一方面确实能够从实践的角度检验校内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两位导师不同指导理念的碰撞,容易导致沟通不畅,信息失灵的问题,造成研究生在理论上与实践环节的平衡上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金融学院在研究生入学时首先明确,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为学习、科研时间,在完成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即进入论文选题、起草论文阶段,本阶段的主负责导师为校内导师;进入二年级后,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专业实践,校内、外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本阶段的学习;同时组织校内、外导师共同座谈、交流,相互沟通,使双方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培养方式方法,充分保证培养质量。
  2.校外导师积极性不高,指导责任目标不明确。
  由于校外导师往往是兼职导师,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较难专注于研究生的培养。甚至部分导师只是挂有导师空名,基本没有具体的指导工作可做。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聘任校外导师时,也往往注重于导师的头衔,对校外导师的工作责任缺乏明确描述,监管不到位甚至没有对实践导师的监管,这些造成了校外导师形同虚设的现实。   在问卷中“对学院今后在校外导师培养研究生方面的建议”,许多研究生也提到“希望校外导师能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增加见面指导的机会”;“先了解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兴趣与时间是否充分”等建议。学院针对这种情况,从校外导师的遴选、聘任、管理、监督、质量评价等各方面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校外导师聘任制度。针对校外导师的指导情况,逐年减少或增加指导学生数量,保证培养质量。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共聘请校外导师60余名,全部来自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专家。专业硕士报考分数和就业率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务实改革,将专业硕士教学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知识教育与实践性教学并举,同时研究在“双导师”制下改变实践教学传统上的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创建多层次
  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我校专业硕士教育科学化,充分实现既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杜静,丁忠.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6).
  [2]刘昱.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利弊之我见[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7).
  [3]姜德刚,杨道宇.在职教育硕士双导师的建设机制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7).
  [4]王昆,任蓓蓓,林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9)
  [5]赵珊,贾宗璞.影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要素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7)
  [6]唐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基金项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校级教改立项(研究生项目)
  ?? ? ? s ?Z? ?? =EN-US>
  双导师制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对研究生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狭义的“双导师”是指每位研究生除了有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校内硕士生导师进行学术指导外,还要配备一名在实务部门有着充分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实践,充分达到培养实践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广义的“双导师”在此之上还包括以科研项目、经济实体等为依托的国内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等新型培养模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自2011年起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今已培养70余名毕业生和100余名在校生。同时,自2011年起,对全部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2013年起,学院对全部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经过对2013和2014两届采取“双导师”制的毕业生进行跟踪分析,其现实价值与问题日益显现。
  一、“双导师”制的存在现实价值及我校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构建研究生培养模式,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校内导师专注于研究生理论科研水平的提升,从学涯规划、学业指导、论文选题、理论指导等方面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帮助;而校外导师则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提供帮助,充分抓住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培养实践型、职业型人才。“双导师”制的推行可以发挥双导师各自的优势,使学生在2年的时间内理论水平既得到一个较大空间的增长,又平衡了研究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研究生的总体培养质量。
  在一份针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14届专业硕士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5.65%的毕业生认为,在他们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校外导师对他们“有一定帮助”或“很有帮助”,仅有4.35%的毕业生认为,校外导师对他们“没有帮助”。
  2.反馈并检验校内教学效果,使学校适时调整培养模式,提高培育质量。
  问卷结果显示,校外导师除了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以外,还会推荐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定期让学生上交心得体会,或与导师进行实际交流;同时布置科研或学习任务,让学生思考、学习,为论文写好打好基础;学生也会定期向导师汇报,导师就现阶段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校外导师开始涉足或已经承担校内导师的职责,两位导师工作内容相互交叉,可以从实践的角度检验校内教学效果。如何在有限的研究生生涯中以较高的标准完成两位导师在科研和实践不同领域中的要求,如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平衡学生科研和实践的关系,这也给研究生本人以及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3.有利于开展校企间合作交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北京市属重点高等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是我校践行人才培养的职责。另一方面,收入较高的金融业一直是学生就业的首选行业之一,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改革在满足市场需求、为北京金融中心建设服务的同时,也为我校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职业生涯起点。通过与实务部门导师的双向联系,逐步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构建了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桥梁与纽带,达到了两方共赢的效果。其中作为2014年获批我校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某商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及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我校已选派十余名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和保险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参观实习,部分学生通过其实习过程中的优秀表现,已获得毕业后到该公司工作的机会。
  二、“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现阶段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随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双导师”制的实施,在取得部分成绩的同时逐步显现出一些实际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两位导师之间分工不明确,二者缺乏有效沟通。
  上文中提到校外导师开始涉足或已经承担校内导师的职责,两位导师工作内容相互交叉,这一方面确实能够从实践的角度检验校内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两位导师不同指导理念的碰撞,容易导致沟通不畅,信息失灵的问题,造成研究生在理论上与实践环节的平衡上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金融学院在研究生入学时首先明确,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为学习、科研时间,在完成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即进入论文选题、起草论文阶段,本阶段的主负责导师为校内导师;进入二年级后,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专业实践,校内、外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本阶段的学习;同时组织校内、外导师共同座谈、交流,相互沟通,使双方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培养方式方法,充分保证培养质量。
  2.校外导师积极性不高,指导责任目标不明确。
  由于校外导师往往是兼职导师,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较难专注于研究生的培养。甚至部分导师只是挂有导师空名,基本没有具体的指导工作可做。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聘任校外导师时,也往往注重于导师的头衔,对校外导师的工作责任缺乏明确描述,监管不到位甚至没有对实践导师的监管,这些造成了校外导师形同虚设的现实。
  在问卷中“对学院今后在校外导师培养研究生方面的建议”,许多研究生也提到“希望校外导师能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增加见面指导的机会”;“先了解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兴趣与时间是否充分”等建议。学院针对这种情况,从校外导师的遴选、聘任、管理、监督、质量评价等各方面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校外导师聘任制度。针对校外导师的指导情况,逐年减少或增加指导学生数量,保证培养质量。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共聘请校外导师60余名,全部来自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专家。专业硕士报考分数和就业率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务实改革,将专业硕士教学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知识教育与实践性教学并举,同时研究在“双导师”制下改变实践教学传统上的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创建多层次
其他文献
【摘要】渗透性教学是知识融合传授的一种形式,本文通过《工程制图》课程探究渗透性教学方法的实践,论述了外延性渗透、交叉性渗透、互动性渗透等教学方式对多学对交叉课程的裨益。  【关键词】渗透性教学:教学实践,工程制图    1 引言  本科教学是高等教学的初级阶段,注重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培养面向科研岗位和基层职业岗位的科研型、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的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当前党组织值得研究与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联系工作中的感受对新形势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研究  全心
期刊
【摘要】综合英语课程考核改革旨在: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客观地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考核改革的重点在于:1、如何加强过程性考核,使过程性考核不流于形式;2、如何打破只重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考核,而忽视对他们听说能力的考核的现状。  【关键词】考核改革;过程性考核;听说能力考核    综合英语课程是应用英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总体的发展,城市也随之繁荣起来,作为一个现代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的在旅游方面的发展对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国际旅游业的深入开展对国内旅游业的影响,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所以在现代城市中的旅游业的市场的营销对旅游市场的开发也是一种需求经济发展的新的方式。这也是对未来的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高职院校的就业管理体系。本文深入分析了就业管理目标、就业管理主体、就业管理客体、就业管理机制、就业管理环境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就业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职教育成绩斐然,其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虽然高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
期刊
【摘要】E-Learning是一种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全新的学习方式。E-Learning在教学目标、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与传统学习的教育方式都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从E-Learning的应用情况、特点以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来具体分析E-Learning的发展情况,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来认识这种全新的网络学习方式。  【关键词】E-Learning;网络教育;学习策略    1 E-Learning
期刊
【摘要】慢性腰肌劳损经常会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也来越重视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了。同样,慢性腰肌劳损也应重在预防,人们可以通过经常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来增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和自我保健等多种方法来预防慢性腰肌劳损。笔者通过对14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采用推拿按摩、足疗和运动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一个月以后后,结果显示,14人中10人痊愈,占71.4%;好转3人,占21
期刊
【摘要】旅游业是第三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旅游产品充满兴趣。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旅游市场往往杂乱不堪,各种产品充斥其中。同时我国的许多旅游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旅游产业市场营销问题和对策  前言: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同时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迅猛
期刊
【摘要】针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不重视科研育人、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弱化实践教学等问题,重点分析和探讨了科研育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科研育人;人文素质;实践    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地方本科院校的各项工作都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但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科
期刊
【摘要】赛教相融、工学结合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以技能大赛为引导,将教学内容与比赛内容相融,研究出一个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赛教相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将综合素质培养贯穿始终。技能比赛就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展现学生综合素质、检验教学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