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P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对初中生的历史教育进一步重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下,历史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思想,使学生明白自主学习、文化知识、风俗特点、文化特色、社会实践、健康教育、适应环境、对事负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那么就能更大地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实践创新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引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是指学生需要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养。当今,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已然成为历史教学中必须要落到实处的根本任务。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根,弄清楚它的内涵,将其贯彻执行到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历程中去,可以转变传统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教育格局,使得学生成为发展本体,是适应当前国际国内信息时代新形势的重要教学思维转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初中生学习历史
  虽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部针对高中生提出的,但是在初中教学、中考命题中,核心素养也有所体现。比如,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两次工业革命体现着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属于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而中考命题中,经常给出一段或几段史料,要求初中生分析、解读信息,比较不同史料的说法,然后答题,这就属于史料实证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增强历史学科对初中生的培养作用
  历史学科能够给予初中生许多方面的收获,如让初中生了解特定的历史事件、学习历史事件中的经验教训、感受历史长河中璀璨文明的骄傲、以历史学科的客观实证态度分析万事万物等。但是,要想获得这些益处,就必须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历史综合认知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摆脱小学阶段进行学习时懵懂而单纯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逐渐活跃,对世界产生更强的好奇心,对于陌生而又有趣的新知识,学生很愿意花时间认真地去探索他们未知的领域。实际上,一些学生认为历史学习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没有趣味,过于枯燥,可能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枯燥死板的学习方式的影响。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特点,教师应该结合历史教材积极探寻建立新奇有趣的历史教学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一味向学生灌输课本内容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进行历史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历史实际上是一门非常具有底蕴、内容丰富的学科,在历史课本上短短几段的文字中,可能隐藏了许多趣味而又具有深刻涵义的故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典故等等,引发学生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探寻欲望,也间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建立多样化、多形式的趣味性历史教学课堂,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提升其在历史思维下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学会历史感知,培育历史反思素养
  教師在历史教学中,要以提高初中生核心素养为基本,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倡导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历史问题。在接触一段历史之后,学生如果能够进入到反思的状态,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得到更加理想的提升。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历史感知的强化,实现初中生历史反思素养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
  (三)创设信息化的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在历史课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现象。因而,各种史料就成为了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佐证材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为了让学生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用视频播放历史资料,还原历史真相,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课程中关于“戊戌变法”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寻找一些相关的史料资源进行课堂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影视剧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展现。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的史料和史实,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网络上对史料进行寻找并分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史料的佐证分析能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
  新课改至今,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不断拓宽教学渠道,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课堂。但其实课堂永远都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阵地,做好课内外延伸才是教学的新方向。鉴于此,本人同样认为初中历史教学也应该以课后活动为载体,不断延伸课堂内容,拓宽教学渠道,让学生参与多样化的课后活动,在有计划、有目的的社团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结合各种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要营造良好的历史探究氛围,提高学生的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要组织学生对各种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获得分析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祁生琴.浅述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14-16.
  [2]兰珍.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69-70.
  [3]张静.论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7(27):38.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较之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实现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已然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才真正符合课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实践的空间。本文就对如何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性;目标;分层;评价  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是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而需要重点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当善于运用有效的策略来实现构建小学音乐高效教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且善于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于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有利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积极教学作用,启发学生学习音乐学科知识的思维能力。小学音乐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付出诸多的教学精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高效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向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当今的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创新教学形式,采用合作教学法,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进而为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合作教学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逐渐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也使得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期刊
提起初中地理学科,让人们往往联系到政史地的这些文科,进而认为地理知识是死记硬背的知识。我想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好的地理课堂一样充满诗情画意。中考成绩中初中地理學科占的比例不大,加之地理是半文半理的学科,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一些,这样就导致一些地理课堂中出现了老师讲授一些记忆的知识之后就是学生的机械记忆知识了,这样势必导致地理课堂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则形成“老师上课难,学生烦听课”的局面。在长达二十多年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如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展现出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是广大教师必须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实施;路径  初
期刊
摘 要: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音乐教师要全面认识到该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效提高重视程度,全面更新教学理念,积极优化教学手段,并会同其他音乐教师一起商讨音乐课堂高效教学的方法策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聆听美好的歌声,接受美好的教育,全面提升其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优化  音乐学科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视听能力、鉴赏能力为主的学科,音乐教师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发展与完善,提高初中物理线上教学有效性已成为每每位优秀物理教师都应肩负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基于此,笔者将从“以生为本,趣味导入”“巧设情境,加深理解”“科学评价,树立信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保障线上教学质量策略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线上教学;以生为本;情境;科学评价  在初中教育阶段,物理是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逻辑性与实
期刊
摘 要:地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能够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地理知识,并有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和综合素养。所以,做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开展直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优化、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不只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成为了新教育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学生的学习模式由单纯的课堂学习转变为学案导学的方式,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本文通过分析学案教学的应用情况,对高中化学“学案导学”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字:高中化学;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期刊
摘 要:教学策略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因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是让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因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围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策略的研究。本文就是基于此产生的,笔者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在文章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检验成果;道德与法治;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