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件拆除法的RC框架结构动力反应和抗倒塌能力分析

来源 :2009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学术会议--汶川地震工程震害致灾机理与土木工程防震减灾专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happy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地震及爆炸荷载下的结构连续倒塌问题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连续倒塌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规范制定情况,然后基于q)erISees模拟平台, 对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拆除柱构件的动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拆除边柱比拆除内柱对 结构的倒塌危险性要大,楼板对拆除构件后结构的动力反应有一定的减小作用。依据美国公共事 务管理局(GsA)的倒塌规范,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和竖向增量动力分析对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 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楼板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动力放大系数(DAF) 随结构进入塑性而逐渐增大;由静力非线性分析曲线得到的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曲线与竖向增量 动力分析曲线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汶川地震和以往地震现场震害调查表明,局部场地地形对震害的影响明显,其中,山脚房屋震害程度明显低于山顶和水平地表土层场地.针对这一震害特征,本文以汶川主震的地形效应观
本文从教师角度浅析了自主学习模式在中国语言课堂中更需要关注的三大问题,即教师新的定位和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支持、教师自身素质,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使该模式能取得更好的
通过分析当前信息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上海市地震局现有服务器存在的高功耗、低利用率等弊端,结合上海市地震局防震减灾大楼建设背景,提出了适合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上海
笔者在丽江市古城区地震局查阅到1份丽江7.0级地震人员死亡的统计表,表中详细记录了死亡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死亡原因、死亡地点等情况。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可得出本次地震死亡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特征。同时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丽江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具有普遍的一般特征,也具有云南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认识未来云南大震人员伤亡特征、开展精细化人性化的应急处
在已运营的铁路、市郊铁路上增设管线、立交通道时,多采用D型钢便梁防护既有线路。以新疆乌鲁木齐市郊铁路架设1)24型钢便梁为例,分析纵梁错位架设的控制因素。通过强度分析、刚
针对宁波地区承压水含砂地层中地连墙槽壁失稳问题,利用现场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减压降水辅助成槽施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无辅助措施相比,减压降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