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型联排别墅开发探讨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ur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联排别墅是近年来房地产中新兴的房屋类型,其从石库门、新里、花园住宅演变而来,符合了现代人对舒适型住宅的需求。笔者就结合当前香港等地已有的具有小户型联排别墅进行了分析,对其优越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户型;联体别墅;舒适型住宅
  近年来我国联排别墅在房产市场的兴起,体现了我国正在由经济型住宅向舒适型住宅方向发展,这充分凸显了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市场消费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土地资源仍处于紧张的状态,联排别墅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联排别墅应该向小户型发展。
  1.联排别墅的形成历史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别墅已逐步替代普通住宅成为人们选择居住环境的向往。别墅与普通住宅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别墅是有基调的住宅,虽然在使用的基本功能上与普通住宅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别墅往往都有优美的环境,这样就可以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因此别墅也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居住场所。
  1.1联排别墅的起源
  联排别墅,也称联体别墅或组合别墅,是在近几年来兴起的新型别墅类型,目前在国内,联排别墅仍是起步阶段,最初起源于英国伦敦,英文为Townhouse,翻译成中文就是城镇住宅,在词典上的译文是联排别墅指拥有自己的院子和车库的别墅。伦敦最初的联排别墅极少是高密度的垒积式多、高层建筑,一般别墅都在向低密度建筑形态发展。比如18世纪末的贝德福特广场,柯本特花园、19世纪初的那莫德里大街等处的联排别墅构成了壮丽的街区,成为了当地独特的风景线,自此联排别墅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虽然联排别墅起源于英国伦敦,但真正将联排别墅发展起来的还是美国。二战后的美国,高速公路网快速兴起,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轿车成为了多数家庭拥有的资产,这样美国便出现了住宅郊区化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背景下,美国多数城市的边缘都建起了联排别墅,这类别墅与传统的郊区独立别墅不同,与城市的公寓住宅更是存在很多不同,可以说联排别墅是介于独立别墅与公寓住宅之间的住宅形态,在联排别墅的特点驱使下,联排别墅成为了美国中产阶级人民的主要住宅形式。
  1.2联排别墅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联排别墅最早出现在上海租界的里弄住宅,是1997年上海住宅市场推出锦秋加州花园,而最早由社区形式存在的便是上海的万科城市花园。而后的联排别墅更是在我国多个区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在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涌现出很多联排别墅。但是我国现在存在的联排别墅建筑风格多数是趋向于公寓,这与联排别墅最初存在的意义有很大区别,联排别墅应该是集联合别墅和大众化经济型联体别的建筑体系。相信未来的几年里联排别墅会在我国不断发展,成为未来住宅的主体。
  2.小户型联体别墅的基本特征
  2.1区域独立
  一般的,小户型联排别墅都会由多个低层住宅并联组成,每个住宅的面积都处于150平方米左右,并且每个住宅都区域独立,在前后有自己的院落,除此之外,联排别墅还会为每个低层住宅提供专用车位或车库。区域的独立性充分地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因为无论是联排别墅还是独立的别墅都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安静、自由独立的居住环境,特别是联排别墅功能的齐全是普通公寓住宅不能够比拟的。
  独立豪华别墅往往拥有极为舒适的空间和环境,这一点虽然联排别墅不能够比拟,但是在住宅的功能性上来说,联排别墅与独立豪华型别墅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并且联排别墅在独立别墅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车库、花园、阁楼等,并且将工作阳台等功能最大化,使联排别墅为城市居民构建一个舒适的氛围,这样联排别墅也能够满足居住者对住宅的空间和私密性的要求,实现联排别墅的功能需求。
  2.2外观灵活
  小户型联排别墅的住宅通常都是低层建筑,并且每个住宅都拥有自己的花园、地下室、露台和车库,甚至有些联排别墅还设计了屋顶花园,这些因素的添加既保证了城市居民对联排别墅空间和私密性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出外观灵活的居住环境,这是其他别墅类型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联排别墅的庭院也可以私人定制,根据居住者不同的需求而设计不同的联排别墅类型,从而满足不同居住人群的需求同时,联排别墅大部分都建于大型社区,社区的功能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交通也较为便利,灵活的外观更是为联排别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3错层或夹层的空间布局
  小户型联排别墅打破了二维平面居室空间的固有模式,具有错层或夹层的空间布局。联排别墅不是普通多层住宅的层次叠加,而是在竖直空间上的分解,这就导致了联排别墅错层的空间布局。错位的空间布局解决了不同层高需要在一个平面的问题,通过空间布局的错层,联排别墅可以构建出不同的建筑剖面形式,从而建立起具有整体性的空间布局。
  3.联排别墅的发展趋势
  3.1区域更加独立
  由多个低层住宅并联组成的小户型联排别墅由于每个住宅都区域独立,区域的独立性充分地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因为无论是联排别墅还是独立的别墅都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安静、自由独立的居住环境,因此更为经济的联排别墅成为了住宅类型主体。虽然联排别墅在理论上可以保证居住者的空间和私密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联排别墅仍是存在区域不独立造成的私密性漏洞,这也是未来联排别墅在规划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当前的联排别墅类型中独立式的联排别墅私密性最好,联排别墅可以保证个人及公共空间的质量,这充分体现了联排别墅的产品经济性。
  3.2住宅更舒适
  住宅的舒适度是衡量住宅的要素,小户型联排别墅的室内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舒适度。以“自然健康、舒适环境”为原则,尽最大的力量为别墅内部配置完全的设施,从而保证居住者的舒适便利。因此,未来的联排别墅会在功能分区上更加的合理,将居住者的功能需求作为设计的主要根据,同时为了配合不同年龄人的居住需求,联排别墅也会充分考虑家庭结构,使别墅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人群居住,这就是未来联排别墅的舒适度发展。
  3.3联排别墅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收入的提高不断提高,直观的体现就在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消费理念也在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居民的居住理念与生活追求随着经济一体化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到未来的居住环境发展会逐渐向联排别墅发展。在新形势下,联排别墅会逐渐由中产阶级消费向平民化消费发展,通过构建适合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来满足居民生活的功能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排别墅需要以人与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为基本原则,将科技元素应用到联排别墅建设中,使联排别墅向节能、环保、舒适型住宅方向发展,从而从各个方面满足人们对住宅的需要。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上来看,联排别墅会迎合低密度、环保节能住宅,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
  4.结语
  小户型联排别墅是符合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要,同时适宜人们生活的住宅形态,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土地资源有限,联排别墅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提高联排别墅的土地利用率对联排别墅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以间接地提高联排别墅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提高联排别墅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引.坡地联排别墅设计随感——龙湖·蓝湖郡湖东一期工程三、四组团设计[J].重庆建筑. 2007(03)
  [2]赵馨,周国艳.居住区停车的节地研究——以合肥市居住区为例[J].住宅科技. 2010(11)
  [3]方炜淼.瑞士制造——贝阿特和德普拉策斯的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华中建筑.2010(03)
其他文献
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是高职英语教改的发展趋势,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基础英
地域与语言看起来有很密切的关系:许多地区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语言或方言,而且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话语跟话语团体。自然而然,我们也经常会把文学作品分成不同国家或地域传统,觉得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研究生党建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研究生组织发展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将量化评分、综合排名的方法引入党员发展工作中,对研究生党员发展的考察方法进行
征信系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可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形成.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必须建立金融、行政和商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油气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也就对油气储运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的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水平,
目的:分析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总结干预措施.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结
【摘要】房屋的建设质量现在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到房屋的建设结构,小到屋内的地面不平,洗手间漏水,地面开裂等等。这些问题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安全与我们的居住质量,我们应该想办法进行解决。本文对于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与防治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房屋质量;原因;防治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各种需求都能一一满足。可是我们衣食住行基本需求的其中之一——“住”所关联的房屋建筑质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交流已从经济政治领域逐渐蔓延到文化教育领域,为了培养出更加具有全球战略目光的新一代大学生,同时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国内众多高校推行了国
根据病例资料分析得出:在带状疱疹患者群体中,23%的人患有哮喘,相比之下对照人群只有15%,差异将近2倍之多。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儿童患哮喘的风险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