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主任工作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yxs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这一愿望很难实现,但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首要负责人,一定要秉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来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认真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教育改革;班主任;问题;工作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逐渐从叛逆走向成熟,没有了初中时期的懵懂、冲动,而是学会了理性的看待问题和与人相处,更是学会了承担责任。但高中阶段课程较多,课业较重,父母对学生的期望较大,这些都让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班主任作为全局的把控者除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爱学生,感受学生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对此,我从以下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工作感受。
  一、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的主旋律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而高考则是交响乐中的最后一个休止符,能为学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可是细思想来,难道高考就真的是学生的终点吗?显然不是,所以,一些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过分地夸大了高考的作用,给学生造成了无形的压力,更使一些后进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但适当的竞争压力有助于学生能力的爆发,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合适的“度”。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比较脆弱,在遇到困难后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失去学习的自信心。还有一些学生的集体意识薄弱,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意识,更无视班级制度,给班级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此,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高中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这无疑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所以,班主任必须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来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
  1、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高中学生的心理逐渐成熟,性格也逐渐沉稳,喜欢把情绪隐藏起来,但是每个学生都想获得班主任的青睐,都希望与班主任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一点毋庸置疑。
  例如,我在管理中发现,每个学生都承载着家长的期望,也都拥有一颗进取之心,可是因为一些原因造成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封闭了自己的心房,与教师站在了对立的两端,这样的结果使教师多了一个“敌人”。相反如果教师在管理中与学生成为了“朋友”,那他将会帮助你开展管理工作,成为你的助力。所以我每晚都会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休闲谈话”,我会用心地观察、记录每一位学生近来的表现情况,用亲切的话语、微笑的面容来与学生讨论学习与生活,并根据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向学生提出建议,如我经常告诫学生:“没事儿多到老师跟前晃晃,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才能”学生听完偷偷一笑,我解释说道:“这不是拍马屁,而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正是每天的谈话让我与学生建立了朋友的关系,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加强班级制度、精神文化的建设
  松散的班集体总是不堪一击,可团结、协作的班集体却无人能撼動,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的标准。对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加强班级制度、精神文化的建设,逐渐形成成熟的班集体。
  例如,我在管理工作中开展了关于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的班会。在班会中我采用了辩论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制度和精神文化的重要性。辩论的题目是:你认为班级建设中是制度文化重要,还是精神文化重要?我将教室布置成了辩论赛的会场,将学生分成了旗鼓相当的两方,两方学生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担任本场的裁判。一个学生说道:“班级的规章制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明辨是非的准则,能够约束学生行为,所以班级制度文化重要。”另外一个学生立马反驳道:“精神文化是班级体的‘灵魂’,是学生素质的更高层次的体现,同时也具有无限的力量,所以精神文化建设重要。”……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更让学生明白了制度与精神文化对于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
  3、关爱后进生,帮助其重拾学习的自信
  高中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难以适应高中学习的“快”节奏,最终使其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所以班主任要及时关爱后进生,帮助其重拾学习的自信。
  例如,我在工作中经常看到一些后进生在刻苦的学习,但测验成绩依旧不理想,这时候有的学生会偷偷地流眼泪,所以我决定一定要给予这些后进生更多的关爱。于是我每次在测验后都会先叫一些成绩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及时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帮助他们分析试卷,找出知识盲点进行各个击破。在与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交谈时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帮助其找出学习上的漏洞,进行补救工作,对于严重偏科的后进生我也会与任课教师做好沟通工作,起到桥梁的作用。我经常告诫后进生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纠结眼前这一次失败,而是要有摔倒后重新站起的勇气,帮助其重拾学习的自信心。
  结语:
  班主任在至关重要的高中阶段要做好统筹全局的把控作用,通过有效的管理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全面的发展,陪伴学生走过最充实的高中学习生涯,为学生的下一段旅程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青草迷空,初融的雪水压弯了纤纤长叶。一只小小的蜗牛,被无情地弹起。重新落回那藏有荼靡花香的泥淖。安静的天地间,那只小小的蜗牛竟再一次重新爬起来向着那美丽的霓虹继续重复刚刚的旅程……它要爬向它的世界,那儿群山如歌,繁花似锦。为了到达那儿,纵使摔得粉身碎骨又如何?纵使用尽一生去等待又有何妨?  懵懂的青春里,我们张狂,桀骜,用尽了我们所有的精力。或许只是为了守住那个我们一直执着着的卑微的梦。只是为了等
期刊
摘要: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不怕了,不紧张了,惧怕作文的心理取消了。转变往日的教学常规,课时增加,降低要求,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改变学生作文的恐惧心理。什么叫“作文”?“作文”并不是只有在未来当作家的同学去写,而是你们未来步入社会的必修“艺术”。是工具性的“艺术”,是普通人用的“艺术”,是大众化的“艺术”教师精讲把时间留给学生的写作实际中去,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节省的时间,让学生多
期刊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针对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高中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将情感教育更好地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情感属于一种感性体验,可以实现对认知主体思维的激发和丰富,提高个人修养,帮助认知主体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
期刊
摘要:捷克伟大的民族主义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曾说过:“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以便更好地完成对学生全方位的教导与培育,也就是通过合适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效率 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拓宽其
期刊
摘要: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时段里,我们英语教师一般要做的事情是课前备课、课中上课、课后反思。而很少有教师从这三个环节整体上来把握英语教学的“二度设计”。尤其是课后反思,很多老师仅仅局限于本节课的即时反思,没有从整体上去反思自己的教学。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进行二度设计。本文从什么是二度设计、如何有效的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二度设计,结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做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二度
期刊
摘要:新课改倡导教师要为高中生创设开放的、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地理课堂。尤其是随着“以生为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在评价一节地理课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便2是高中生在地理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才能够让不同层次的高中生都能够参与到地理教学中,并由此形成了参与式教学法这一教学体系。本文便对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進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
期刊
摘要:针对传统写作教学中的弊端和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依据学生写作心理进行写作教学的观点和措施,以切实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大投入、小产出”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写作心理;写作能力;教学实践探索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具备良好写作能力的意义,不仅在于在中考、高考中取得较高的语文考试成绩,更在于写作是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所以,无论是对于初中生
期刊
摘要:“道德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孩子们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师德 师爱 平等  一、正人正己,德高为
期刊
“大语文”提法由来已久,非为本位主义的自高自大,的确是语文的作用实在太大,必须担当起根基重任,并且还要影响辐射其他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大语文”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增加语文教学的渠道、凝聚语文教学的合力的变革性教学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大语文”应该是关爱学生感知人性的语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语文,组织学生开展对话的语文。也就是说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来源于
期刊
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5年)》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2)史料实证: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3)历史理解: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4)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