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中应用加罗宁防牵拉反应的防治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e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中应用加罗宁牵拉反应的防治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122例,这些患者因患有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均采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前静脉注射加罗宁,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对子宫切除术中对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发生牵拉反应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用加罗宁防治子宫切除术中可能出现的牵拉反应,能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加罗宁;牵拉反应;防治研究
  子宫切除术在术前要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用此方法会导致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发生牵拉反应的概率增高,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非常不利,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我院先探讨用加罗宁来预防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子宫切除术所已发生的牵引反应。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2例,这些患者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5±3.4)岁,患者体重54-77千克。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所有患者无严重的其他基础疾病,无用药禁忌项。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间基本资料,例如年龄,体重等均为发现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性,不影响研究结果。
  1.2方法 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前注射加罗宁加氟哌啶,给药方式是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加罗宁为5毫克,氟哌啶为2.5毫克。在手术前给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注射量为2毫升。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在子宫切除术过程中发生牵拉反应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所涉及的数据用SPSS11.1软件包进行处理此次试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如果P>0.05,无统计学间差异,P<0.05时则说明数据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发生牵拉反应概率要比对照组低,且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加罗宁对腰-硬联合麻醉下的子宫切除术患者出现的牵拉反应具有防治效果,且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适感大大降低,在加罗宁的镇痛作用下情绪稳定,未出现焦躁等不安情绪。详见表一。
  3.讨论
  经腹子宫切除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效果可,患者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麻醉状态[1],但患者体内的各脏器会因麻醉导致平滑肌痉挛,发生小范围移位,进而产生胃肠道反应,甚至还会引起呼吸功能受到阻碍,其发生的牵拉反应会令患者感到不适,引起体内稳态发生变化,[2],导致患者精神状态变得躁动不安躁,情绪不稳定,对手术产生恐惧感等。提高麻醉平面容易导致更多不良反应,可以考虑加用镇静镇痛药。
  加罗宁镇痛作用较强,是局麻药的范畴。静脉注射时在15分钟内就能立即发挥疗效[3],通过体内代谢在8小时内即可排出总药量的80%,在手术中应用加罗宁能阻止痛觉感受器发出的电位变化在神经中的传导。而且其在人体内的吸收较快,分布范围较广,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较慢,所以加罗宁的镇痛效果较强。加罗宁既是K受体激动剂[4],也是u受体拮抗剂,所以该药还具有舒张平滑肌的作用,而牵引反应多是由平滑肌痉挛导致,因此加罗宁此药理作用能对牵拉作用的防治有很好的疗效。但加罗宁的副作用是具有成瘾性,其药效同吗啡相似,但剂量小的情况下不明显,临床上冠心病人禁用此药。
  综上所述,子宫切除术常用腰硬联合麻醉,但此麻醉引起麻醉部位用药量等因素会引起牵拉反应,且发生率较高。我院研究用加罗宁通过静脉注射给药防治其出现牵拉反应效果较好,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较快进入浅睡状态,不适感大大降低。所以将加罗宁用于子宫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防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契机,李玟静,等.临床麻醉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11);32-33.
  [2]华佳吉.地佐辛镇痛作用与安全性研究[J].医药导报,2012,32(32);32-33.
  [3]庄欣欣,刘凯为,曲同,等.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21);544-545.
  [4]杨分钱,刘大虎,等.药理学报[J].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2(32);345-34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医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慢慢的加大内部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力度。  关键词:内部;财务;控制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hospital internal control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精神科护士长管理效能,为规范精神科护士长的绩效考核、培训和选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对聊城市精神卫生中心的12名精神科护士长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结束后,对照记录及录音材料形成文字文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优秀的精神科护士长需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意识,有前瞻性和创新思维;并善于自我管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颈前筋膜扩张术合六味地黄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亏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亏损)60例患者随机分至治疗组及其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颈前筋膜扩张术合六味地黄汤口服,对照组予以静滴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治疗。1周后观察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JOA颈椎病评分(100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JOA颈椎病评分(100分)
期刊
摘要:网络舆情的冲击力量对医疗机构风险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收集、研判网络舆情,及时有效的引导、消除负面影响,合理运用网络媒体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是新媒体时代医疗机构风险管理的新任务。首先明确了医疗风险以及医疗风险管理的概念,对网络舆情也进行了界定,重点阐述如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进行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与沟通,在医疗风险网络舆情沟通中注意第一时间适时沟通、先声夺人抢占舆论制高点、善用网络方式沟通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疗法辅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有较大优势,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法,频率40.7MHz,波长7.3nm,最大输出功率为300W,患
期刊
摘要: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非外科手术微创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方法。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优越性更为突出,本文就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作一综述,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  一、冠心病介入治疗概述  (一)定义:冠心病介入治疗指的是应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用西医抗结核治疗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70名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与我院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而35名对照组患者则仅单独用抗结核西药治疗。最后通过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的好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的患者治疗后情况均比治疗前改善,但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水平的LPa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之间的关系。方法:从体检人员中检索出高于参考范围LPa>300mg/L150例,从中筛选出单纯LPa升高的标本37例,在同一批体检人员中抽出5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它们的MPV、PAgT,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对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水平Lpa患者,应常规检测MPV、PAgT,并建立个人备案,
期刊
患者,女性,84岁,因"胸痛伴气促1天"来我院急诊就诊,一天前晨起后自觉胸痛明显,伴有气促,稍有咳嗽,无咳痰,无咯血、发热,无盗汗,无夜间端坐呼吸,无双下肢不肿,无消瘦,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痛,无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等。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急诊查血常规:RBC3.06×10^12/L,Hb100g/l,WBC6.6×10^9/L,PLT167×10^9/L,N81.1%,心肌酶谱:CK-MB 1.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对治疗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Harris髋关节作为评分标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