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及应用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工院校通过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对技工院校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的研究中,不但要重视宏观层面上的教学体系的拓展和如何使用教材,而且有必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文章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应用
  一、引言
  技工院校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受此思想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使得语文教学呈现出被边缘化的现象。然而,语文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国务院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大语文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力度。因此,加强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行为导向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将其应用于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行动导向教学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1999年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制定教学计划中的“框架”,这是一种职业培训课程体系的新教学方法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不断变革的关键能力,其中“关键能力”可以理解为那些与专业实训能力没有直接关联,但对学生自身的理想和进步起着较为重要作用的基础理论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生取得这些至关重要的技能就是要为了更好地结束工作内容,日后在不断进步和多变的工作岗位中可以取得调岗位、多技能和不受地点限制的职业技能以及具备不断解决基础知识陈旧而终身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与陈旧的教学方式有较大区别,行动导向教学体现了以下三点:第一,以学生为教育的中心,充分信任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完全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第二,以改变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形成现实生产力;第三,以课堂实践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模拟实践让学生头脑并用,在实践活动中达到实操能力的提升。
  三、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及教学现状分析
  (一)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提高“听”的能力。“听”既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前提条件,又是各门课学习的前提条件。语文首先让学生听清、听懂。课堂上要求学生倾听教师说,培养学生集中精神听的能力、带着问题“听”的能力以及“听”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听”出成果,“听”出效率,從而提高技工院校学生“听”的能力。第二,提高“说”的能力。“说”是技工院校语文课堂学习的动力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等。”简言之,相对于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提高“说”的能力更加重要,因为学生需要快速融入社会,与各层次、各职业人士打交道,故而提高“说”的能力是重中之重。第三,提高“读”的能力。“读”是语文课堂的基础和根本。技工院校学生多为应试教育的不适应者,“读”的能力也相对欠缺,读错字、认错字现象很普遍。课堂上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比如分组读、分角色读、个读、齐读等方式,教师应注重朗读训练的指导,从而达到高品质的朗读效果,提高“读”的能力。第四,提高“写”的能力。“写”是语文课堂的落脚点。技工院校学生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应试教育,“写”常规文章的实用性不强。因此,强调实用性写作尤为重要,加强应用文教学对学生“写”的能力的提高很关键,比如请假条、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提高“写”的能力可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远景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不够重视语文教学。目前,一些技工院校虽然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文件的号召开设语文课程,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高,很多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要求。技工院校具有职业性的特点,比较侧重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导致一些教师不重视语文教学活动,认为技工院校的学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语文知识的学习无关紧要,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挪用、占用语文课程的时间,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语文知识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效果。第二,语文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僵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比较落后,而且不注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学习和引进,没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的魅力和作用,使得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语文教师仅仅是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无法营造出一种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难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很低。另外,一些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重视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需求适当增减语文教学内容,无法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制约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行动导向教学法虽然有诸多优点,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缺乏相应的培训,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实例缺乏经验,并不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对于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能不能配合好也是一个需要时间检验的问题。万事开头难,只要是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就值得我们去试一试,去推崇。我们可以先在小部分地区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实例设计,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先从教师做起,只有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提升了,才能保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大的错误。而且有句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才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接下来就是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验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阶段,让学生慢慢去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在适应的阶段还要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正,还要看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技能提高是否有促进作用,看学生能不能完全体会到新的教学过程给自身学习提高带来的益处。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以以下几个原则为标准:教师要扮演好主持人和咨询者的角色;教师不需要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教师要领受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去学习;教师要组织好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不要过早地对小组的学习做出评价。
其他文献
<正> 为了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国内生产,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工厂接受对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或来料加工装配业务
<正> 解放前历届政府对会计师资格的法律规定,几经变更:1.北洋军阀政府于1918年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规定“凡本国人民年满三十岁之男子,在本国或外国大学商科或专门学校三
<正> 在社会生产力已进入电子化的今天,生产的分工与组织日趋细密烦复,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在瞬息改变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及时了解各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正> 上海会计1981年第4期刊载了两篇讨论计算流动资金周转率的文章,一是《试论现行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的计算》(以下简称《试论》),二是《谈谈流动资金周转率》(以下简称《谈
期刊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要构建和谐共处的班级,就要处理好与学生间的关系,对待学生设身处地公平公正;要正确引导学生良性竞争,共同进步;要用好班干部,正确处理学生与班干部的关系;要耐心教育,用“情、理、法”管理,班级管理自然成功。  【关键词】学生管理 情 理 法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环。作为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共处的班级的关键。在带班的过程中有的班主任不善言辞,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