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语感培养方法之我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xxmm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至于文字训练、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步汀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基本能力形成的起始阶段,训练学生的语感对今后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用的时间最多,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语感的训练。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问题,肤浅地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及做法。
  一、在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只有帮助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激起對作品的鲜明的内心视像,才能使学生受感染。只有对作品感受得深刻,表达出来的感悟才会真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语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同时还规定了各年级朗读教学的阶段目标和连续目标。因此,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朗读教学训练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低年级要加强词句的常规训练;中年级要加强节奏、停顿、语调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词意、句情,用不同的语气能够初步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高年级要注重在精读处强化训练,在品评中入境动情,理解词句,体会感悟,积累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朗读形式的合理性与多样性。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完美的偶像,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教学低年级语文《雨点》时,学生在读到“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一句时,我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题:“小朋友们,雨点落进池塘里,为什么说它在睡觉?你觉得小雨点在池塘里睡得舒服吗?当时的心情怎样?”让学生结合书中插图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想象。然后,引导学生将这种愉悦与舒适的感觉通过读句子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加以示范朗读,于是,学生在大脑里将小池塘里水面的平静和自己睡在席梦思大床上的舒适变为“内心视像”,朗读起来韵味十足。全文学完后,课文的内容一幕一幕像放电影一样的脑中闪现,形成一幅汇声、色、形于一体的生活画面,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体会和感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感悟,诱发了学生的语感。
  二、在启发学生想象、联想中激发语感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作品的语言用得准确、传神,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包蕴丰富的形象呈现给读者。要使这些文章充分体现其内涵,使学生充分领会其中意境,提高语言感受力,只有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品词赏句,启发想象。
  俗话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如与亲。”语感与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重点,诱导入境,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进行感受语言,激发语感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
  在小学语文第二册《雨点》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充分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了雨点落在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形态后,出示雨点落在其他不同地方的图片,启发学生想象:雨点在这些地方又会开心地干些什么?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孩子们的兴趣被极度激发起来,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许多美妙的语句,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语感于无形中得到了提高。接着又让孩子们欣赏一首关于雨点的小诗,使其进一步感受雨点的美妙,学生的心灵得到又一次美的洗涤。就这样,通过咬文嚼字引起学生的联想,使他们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悟产生共鸣。
  三、在引导比较推敲中训练语感
  运用比较是训练小学生语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增、删、换”用得最为普遍。如《梅兰芳学艺》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这一层意思,我设计了这句话:“经过练习,梅兰芳成了京剧大师。”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与原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这里的“终于、世界闻名”等几个词不但不能删,而且朗读时还要读重音,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梅兰芳为学艺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也正因为梅兰芳长期刻苦练习,才取得今日辉煌的成就,从而激发学生为了学业刻苦努力的决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语感训练途径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按计划有层次地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加强规范性训练,相信练习多了、熟了,敏捷的语感也就自然养成了。
其他文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2009年下半年梅江区教育局向全区中学提出开展“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我校在2010年上半年开始进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当时较多学案从网上获取,通过一个月教学实践后感觉到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理念好,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有所增加,但实施结果仍不够理想,通过对师生进行调查,本人认为因素有:一是课前预习作业过多,造成学生课业过重,无法完
期刊
一、课文基本内容及其人文性教育价值分析  (一)文章内容及其主旨分析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精讲课文,作者从责任的尽与未尽,谈人生的最苦与最乐,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鼓励人们树立进取负责的生活态度。文章语言精炼平实,论证思维严密,读起来脍炙人口,极具说服力,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文章的中心论点为“尽责虽苦犹乐”,是从最苦与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应尽的责任,告诫世人:人生在世,
期刊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作业作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出现错误是一件常见的事。教师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错题,不能无奈地、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应该以研究者的角色,利用学生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现真实问题,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
期刊
大兴安岭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全国最大的生态示范区,它的各类资源包括林下资源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林区改革的首要任务。在林区的改革建设中,具有地区特色的应用专业高技能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制约林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从08年开始,一些办学实践让我们越来越认识技工教育在林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特别是校企合作办学对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随着国际交往的逐渐增多,英语在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要,而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也不断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教学标准,我国英语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八级以上,小学毕业也要达到二级以上,且更注重英语的实用功能。但是,目前我国尚未有一个很好的语言環境,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难题是任课班级多、课时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低。英语教师除认真备课、利用各种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学习外,利用“
期刊
英语的“教育(educate)” 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这一定义其实并非西方人的专利,中国的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
期刊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有终极目的。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认为总目标是当前达不到的某种东西,是为之而努力的某种东西,或要成为的某种东西。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那么,现在语文教学是否达到了上述目标呢?  一、传统中学语文教学范式弊端及其原因探究  综观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可以得知,传统中学语文教学范式是教材和课堂40分钟
期刊
在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许多好学生是教师评价的结果。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而我国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却忽略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针对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地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列为“三大目标”之一,凸显了学习策略的价值与重要性。什么是学习策略呢?学习策略是指促进个体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如信息获取策略、记忆策略、
期刊
现代教育,班主任工作要讲艺术,我们通过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信任学生和肯定学生的优点与成绩,中肯地批评学生的错误或给予适当的处罚,让学生的行为规范起来,使学生产生向心力,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实现管理的效能。  一、班规靠大家  老师们都有体会,每接一届新生,班级管理是很费劲的,但是若在七年级时抓好、抓稳,到了八、九年级就会比较省心。因此,养成良好习惯至关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