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市场的必然联系决定了它在教学上的实践性。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消除教学与应用脱节的弊端,将课堂教学与工作室实训和校企合作有机地融为一体,科学、合理地培养面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面向市场;产学研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适应市场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学科,与市场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市场的变动需要设计的跟进,设计的创新又可以反作用于市场,刺激和引导消费需求。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践性,科学、合理地培养面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1 教学与应用脱节的弊端
  我们给环境艺术设计下定义,一般强调它是艺术和科技的结合而忽略了它的市场化特征,专业发展方向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所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难免捉襟见肘,教学与应用脱节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一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抱残守缺。在国内一些高校中,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所占的比重仍嫌过大,从理论到理论的填鸭式授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能停留在中学生的水平,不可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于市场的变化,专业技术乃至专业理论在社会上已经有所突破了,而专业教学内容却还是一潭静水,有的老师的讲义用了十几年也没更新过。
  二是重教学轻科研。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学术阵地,跟进市场并非它的全部,引领市场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不然大学就变成高职或职高了。现在的问题是,一般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满足于“授业”而轻慢于“解惑”,对相关市场出现的问题缺乏透彻的了解,科研项目针对性不强,遑论专业理论创新,在专业技术上对市场的贡献也几乎为零,有悖于上级下拨科研经费的初衷。
  三是学生实习时间不足,实习质量不高。由于课堂教学所占的比重过高,学生实习在时间安排上自然就打了折扣,他们自己挤时间外出实习则会影响课堂教学。加之一些企业把实习生当小工使唤,实习效果也大打折扣。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缺少有效的衔接是应用类学科办学的大忌。高校扩招后,选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逐年增加,多数人看中的就是专业的社会实用性。如果让他们乘兴报考败兴就读,失却了学习积极性,专业教育规划何以顺利实施?
  2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的学科定义,强调了专业的学术性,撇开了它的社会性,实际上并不完美,可留待学术界进一步探讨。作为一个办学单位,我们严格把握它与生俱来的市场关联性即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拿到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情同市场准入证。因此,在教学中融入职业元素是相关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眼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人才市场才有竞争力。
  将课堂教学与工作室实训和校企合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服务平台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理顺和深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衔接,使以往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和教研协作有了实现双赢的实际内容。比如,学校可以与龙头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核心技术需求开设对应的课程,使专业教学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保持同步,为企业人才库提供理想的后备资源。再如,校内专业工作室可以定点出击,结合教学为一些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带队学生参与,把实习基地变成服务对象。
  从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用人单位一般都希望招聘来的毕业生一上班就能进入角色。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学生的专业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且随着教学的深入比重逐步加大,可以循序渐进地强化动手能力的修炼,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
  3 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工作室教学与科研接轨
  工作室教学起源于国外,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引进。学生从入学开始在工作室一般就有对应的教学方案,突出了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在完成通识课教学之后,教研室结合实际制定研究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抒己见,形成共识,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項目一旦成熟即寻求企业合作,同时安排学生参与实施,提升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3.2 校企合作设置和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学校在充分调研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为依托,共同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力求融入前沿的科技成果,着眼于实际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问题的解决,形成专业优势。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考核方式和质量评估标准等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便统筹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进入最后一个学年,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与企业实习同步进行,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再上一个台阶。
  3.3 专业选修课程多元化
  专业选修课程的多元化基于教学对象的内在特质和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学生在学业上的特长通过实践渐露端倪,专业发展方向逐步形成,教师有责任指导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不同的选修课程,扬长避短地提升专业强项。同时,一些小微企业垂青“多面手”,兴趣广泛的学生可以尽可能多地选修专业课程,甚至包括其他相关课程,如多媒体、网页设计、装潢设计等,以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将自己打造成综合型专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作者简介:杜丽娜(1982—),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人类的精神交往已进入深层次,从2019陶溪川国际陶艺邀请展来看,当代陶艺已不如改革开放之初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理震撼,当代陶艺创新已呈疲软态势,是审美疲劳了,还是当代陶艺共性太多?本文将分别讨论当代陶艺的各种问题。当代陶艺的创作美学反映在欣赏或创作当中,我们可从美学法则和艺术流派入手。  关键词:美学法则;艺术流派;正步列队;审美疲软;独创性  1 当代陶艺审美概况  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将思政的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润物细无声。在数字艺术专业中有很多软件技能课程,将专业知识技能结合学生们平时的一些网络行为进行思政元素梳理、挖掘,让课程更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从而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表情包设计;Flash课程  俗称的“表情包”其实就是利用图片来表达感情。据统计,全球有超过90%的网民每天共使用60亿以上的表情包。因为表情
期刊
摘 要: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完成一种身份的转变,孩子是否能快速适应是大班学习生活的重中之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也应时刻不忘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只有在游戏中他们才能更顺利更自然地过渡为一名小学生。  关键词:幼小衔接;游戏;自主;家园共育  画面一:早晨入园,周周妈妈说:“今天书包忘记带了,他老是忘记带。”周周说:“那个书包坏了。”周周妈妈说:“你之
期刊
摘 要: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将“资本”的延伸理论从经济领域引入文化领域,拓展了人文学科领域研究的研究视野。近几年,“文化资本”理论也被应用于文化产业、文学艺术研究等方面。相较于中国本土主题公园,国外主题公园形成时间较早,也相对较成熟,对于主题公园的研究也较为全面、深入。目前,中國本土主题公园华强方特文化品牌创建过程中涉及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两个重要关系,即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的关系、文化价值与经济
期刊
摘 要:科幻片往往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对科技文明进行反思。在《千钧一发》中,导演安德鲁·尼科尔幻想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孕育后代,人从此分为“瑕疵人”和“合格人”。影片中,基因歧视无处不在,一切都在一种看似科学实则荒谬的模式下运行。当人类只相信基因编辑出的“合格人”,平等观念将受到质疑,个人隐私在基因检查面前暴露无遗,传统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人类宝贵的情感将变得无足轻重。当我们能够预知未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但看重医院的医疗服务,更关注医院的品牌形象。本文主要从现代行业的背景出发,研究医院品牌形象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比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医院品牌  0 引言  第一,背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各媒体,包括电视、杂志、车体、户外、DM(直邮)刊等都是很好的发展趋势,也被各大商家看好。视觉传达设计作为文化价值观念的载体之一,在
期刊
摘 要:中国的造物已经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其间不乏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流动营生工具作为民间造物思想的产物由古至今在形式和功能上发生着变化,蕴含的造物思想也代代变迁。造物思想影射着时代的观念、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本文将从“制造”和“智造”两个思想维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造物思想的变化的同时,反思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造物;营生工具;设计思想  “制”,动词。通常表达一种动态语境,如制造、制定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阵地,如何做好馆内的陈列设计是当今博物馆人共同的研究课题。如何在满足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以消防设施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设置为切入点,以海战博物馆“鸦片战争陈列展览”为例,对博物馆陈列展览中消防设施的设置进行分析,就如何改进陈列展览中消防设施的布置展开研究,提出在陈列展览中如何设置消防设施设备的几点看法,以期为优化陈列展览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引起诸多讨论。本文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视角,以佛山茶基十番的保护与发展为个案,正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系统梳理相关文化资源后,从视觉设计语言的角度对其进行挖掘、提炼和应用,通过保持“活态”发展的方法将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创造一种文化生活新体验。  关键词:茶基十番
期刊
摘 要:中国书法绘画和蜀绣都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书画藏品和蜀绣结合开发设计文化产品,不但实现了自身文化价值的提升,还赋予了产品对方的文化属性,同时加强了产品的功能性,让传统文化通过文创产品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并传承下去。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文创  自2016年5月《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全国博物馆都陆续启动了博物馆文创产业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