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校园文化生态 创建优良育人环境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udier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劝学》中说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寥寥数语便道出了大环境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学校,既是当今条件下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阵地,同时也是学生除去家庭以外最为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校园文化生态的优劣,对于学生的成长、成功,乃至性格形成都有着重大影响。一所好的学校,应当有优良的校园文化生态,有适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矗立于滇东热土珠江源头的曲靖一中正是重视校园文化生态、专注创建良性育人环境的一个典型案例。
  近年来,曲靖一中继承优良传统,遵循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地超越自我,在云南省基础教育中始终居于前列。2016年高考,來自曲靖一中的母昌程、沈铂涵两位同学以713分的相同高分分别摘取云南省文科、理科状元。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原因在于,自2002年至2016年的15年高考中,有8名省状元桂冠都是由曲靖一中学子摘得。其中,曲靖学子已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高考省文理状元双桂冠。
  在2016年学校组织的高三毕业典
  礼(师生及嘉宾千余人)上,高考状元母昌程与学校领导同台主持活动,其台风稳健,综合素质过硬,亦成为曲靖一中学生高分高能的一个明亮注解。
  而在曲靖一中,母昌程同学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并不是个例。优秀人才的群出与曲靖一中高度重视校园生态和育人环境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笔者身处曲靖一中教学一线多年,现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视角,将曲靖一中在优化校园文化生态中的基本经验总结为“一训三风”,初浅介绍,呈与教育界同仁交流讨论。
  校训: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曲靖一中每间教室正墙面黑板上方,都端正地镶嵌着“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八个大字,这是曲靖一中积淀、坚守多年的校训。“知行合一”是明朝王阳明先生思想的核心。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王阳明提倡“致良知”,主张“求理于吾心”,突出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演变到今天,“知行合一”更突出地概括了言行一致、学习与操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基本思想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行动的基本要求。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直译为“达到完美和终极才停下来”,寓意着“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后人将“知行合一”与“止于至善”完美结合,要求人品向善、人格健全、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追求真理、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等。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佳言良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曲靖一中学子志存高远,不懈前行。同时,这也是曲靖一中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做人、做事始终要追行和遵循的基本准则。
  三风:校风、教风、学风
  1.?校风:慎独求真,团结勤奋
  “曲靖一中风气好得很,孩子在里面读书太放心了。”曲靖一中的好口碑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曲靖一中有什么样的风气?风气又好在哪里呢?
  曲靖一中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的“慎独求真,团结勤奋”的纯正校风,它已经成为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独特的心理环境和精神风貌。它是学校的灵魂,对全体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稳定良好的导向作用。“崇德善学,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勤奋活泼,善思致远”的学风都是曲靖一中学校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慎独:学习、工作、生活,言行举止,不管是否有他人注意和监督,自觉自律不苟且。教师工作一丝不苟;学生学习安心静心、持之以恒。慎独是曲靖一中的核心特色,是师生共同追求的人格品质。
  求真:求真务实,学习工作脚踏实地,不浮躁,反对虚假,教师要真实成绩,学生要真实分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1943年语)追求真知灼见,成为曲靖一中浓厚的氛围。
  团结:州(市)学校毕竟没有省城学校的区位优势,从整体看,教师的专业能力可能比省城的要弱一些。然而,多年来,曲靖一中的教育质量并不比云南其他名校差。“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和谐的学校氛围促进了曲靖一中的良性发展。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曲靖一中得到较好的落实,教职员工具有共同的教育愿景,虚心诚恳,互相尊重,工作上顾全大局、互相支持配合,老师们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意识。学校重视对学生团结意识的培养。刚进校新生,独生子女多,学生原来所在的初中学校各不相同,不少学生缺乏集体观念,我行我素。学校从高一开学军训开始就重视团结教育,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组织各种文体竞赛活动,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学校对学生增强人文关怀,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互相帮助、鼓励,克服淡漠,增进友谊,团结友爱,善于合作。
  勤奋:勤奋是师生个体良好的意志品格,?勤奋是学校最珍贵而不可或缺的氛围。“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学校,教师或学生不勤奋,就不可能产生好的成绩。曲靖一中多数老师都具备勤奋刻苦的工作习惯和精神品格,“不用扬鞭自奋蹄”;也存在思想懈怠的老师,但在学校传统、制度因素和社会压力的约束下,不跟进也不行,勤奋变成了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老师们都能勤奋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本来就是奔着“优秀”进入曲靖一中的,通过立志教育、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学校“勤奋”风气的影响,能够较快融入“勤奋”的氛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部分懒惰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教授学习方法,督促并养成勤奋的学习习惯。许多校友就读一流名牌大学,不少校友取得杰出辉煌成就,这些都给予学生很大鼓励。学生能以在曲靖一中读书为荣,珍惜青春,奋斗不懈。
  2.?教风:崇德善学,教书育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身怀高尚的师德品格,是中学教师的两项重要品质,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曲靖一中以“崇德善学,教书育人”为教风,它是学校教职员工的精神旗帜,对学生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崇德,要求全校教师追求高尚师德,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依法执教,关爱学生,甘为人梯。善学,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立志成为成功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专业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成绩都要追求精益求精,专业学习提升永远在路上,将自主学习和教学研究养成基本习惯。教师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风:乐学善思,活泼守纪
  乐学,乐在其中的一种学习境界。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曲靖一中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重视学法指导,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乐学”,从被动学习到自觉自主学习。教师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毅力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善思,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只有积极思考,学习才会有效率,思维才能得到训练。科学知识只有在思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善于阅读学习、积极思考辨析的好品质。曲靖一中的学习氛围比较宽松,学生自主活动时间比较多,非毕业班从不安排补课,学校重视引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进入曲靖一中,经过培养熏陶,耳濡目染,一般能走向“乐学善思”的境界,学习能力普遍比较强,学习效率比较高,学生成绩优异,发展潜力大。
  活泼,是曲靖一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典型特色,经过启发引导和氛围影响,学生不读死书、不死读书,学习生活讲究规律,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学起来就好好地学,玩起来就放心地玩,劳逸结合。活泼,不等于学习中欠缺规矩,必须自觉自律,必要的学习任务必须完成。守纪,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自以为是、为所欲为,不仅自己不会走好,还要影响他人。曲靖一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点对极少部分违规学生教育转化,让所有学生逐步养成遵守班规校纪、遵守国家法律法令的良好品质。活泼守纪,可以致远。相对而言,曲靖一中的学生能文明礼让,遵规守纪,充满自信,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张扬,机灵不死板,举止大方,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较强。
  曲靖一中的校训和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定位科学,反映了学校的人文风貌和教育内涵,基于以人为本的人(学生和教师)的作用和发展,构建起了关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生态。学生身处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可以充分释放发展潜能,获得符合规律的成长路径,获得知识增长能力,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其他文献
毋庸置疑,我们今天正很无奈地处在一个全民择校的时代。  如果哪位高人敢信誓旦旦地宣称,我就不给我的孩子择校,随便孩子进哪所学校都行,那么这样的家长除了作秀外,就不是个正常人,可能被人看作精神失常一类……  全民择校的严重恶果是造成社会的另一种不公平。学区房售价暴涨,用房择校,也就是用钱择校。还有是用权择校,用一切人脉资源择校。对于无钱无势无资源的山区贫困农民、城市农民工、繁华都市底层的民众,他们的
期刊
教育部网站消息 今年以来,各地校车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冬季也是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时期,为深入落实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全国校车和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排查工作。  此次安全排查在延续以往交通安全检查的基础上,更聚焦校车安全宣传教育、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校车安全防范预案的完善、保障校车通行
期刊
《扬子晚报》消息 复旦大学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腾飞计划”今年迈出了重大改革步伐,直接取消了笔试、面试,材料审核通过的考生,凭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取消原因令人唏嘘:因为缺路费,不少边远地区农村考生直接放弃了考试资格。记者了解到,江苏也有多所高校“农村计划”取消了笔试、面试。  如东南大学“筑梦计划”招收80名农村优秀学子,考生报名和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审核获得入选资格后,不需要再参加东大自主组织的笔试、面
期刊
这两天,一则旧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今年夏天结束的第57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美国队再次获得冠军,中国队再降一位获得第三,亚军被韩国队获得。  去年,也是美国队获冠军,不过那个时候媒体上多以“美国出人意料地……”“中国仅以4分……”相信当时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中国队的偶然失手。因为,在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这30年中,中国队总共获得过19次团体冠军,这一数字应该表明了中国队的“霸主”地位。  但是这次
期刊
年近岁尾,一年一度的择校大战基本散尽硝烟,新一轮的择校竞争又在暗中蓄积着能量,等待着来年的又一次爆发。每当看到许多家长都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裹挟着,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拥有“名校光环”而努力拼搏时,那些因为光环遮掩、被忽略的择校“后遗症”案例,也总是会不断地闪现在眼前。那些患上“后遗症”的孩子,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乃至畸形成长,正是盲目择校所导致的恶果。  择名校择出的“苦果”  在家庭事业中都颇
期刊
近日,有媒体报道,成都的一家“情商培训班”受到了家长热捧。由于其号称“专治”自信心、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责任心等九项家庭教育中比较头疼的问题,噱头十足,不少家长宁愿花费重金为孩子报班,以求根治与速成。  众所周知,所谓“情商”,即指情绪商数,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由于近年来的持续热炒,人们开始将之与“智商”等量齐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究其原因在于,“智商”的高低主要与基因
期刊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机构联合全国18个主要城市青少年宫,对20?000多名3~14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研发现,新媒介在儿童中的渗透率远超大人想象,且隐藏不少网络风险。报告还指出,有44.7%的家长没有在QQ上和孩子交流,55.8%的家长没有在微信上和孩子交流。家长的失误是导致儿童网络风险加大的原因之一。  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网络安全更是如此。当前,全国各地大力呼吁网络安全,此次报告的出炉不仅是一场及
期刊
一座座金灿灿的奖杯经由黑暗漫长的穿山隧道,被送到这所偏僻的山区小学,摆满了两张桌子。  这些奖杯几乎成了这支留守儿童足球队走出莽莽大山、进入城市唯一的“通行证”。  可足球不能替代父母,这群留守儿童宁可不走出大山,不去“大重庆”读书,也希望和父母在一起。  从重庆北站搭乘动车,要经过1个多小时手机信号全无的路途才能到达石柱县城,而那里距离三河镇小学尚有6公里山路。  渝东褶皱的山脉将它与直辖市重庆
期刊
10月16日,“女生寝室遭同学围殴嘴被撕裂,打人者称对警车免疫”的校园凌虐消息,成了热搜新闻。报道显示,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的两名十六岁的女生,在宿舍遭多名女同学殴打,其中一位嘴角被撕裂、身体多处受伤。事发后,打人的女生小飞(化名)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她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警车及警察照片,并配有“已经对警车免疫”“这次几日游”等调侃性文字。  与被殴打者一样,主导施暴的“小飞”也是民办学校北京航空旅游
期刊
近日,在广州市一场普通的U11年龄段的比赛中,出现了球员将球踢向自己球门为对方进球的奇景。“小学生打假球”事件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要将球踢向自己的球门?记者进行了追踪。?(10月10日新华社)  一场31∶0,一场25∶2,在决定冠军归属的足球比赛中,四支小学生足球队用其高超的“球技”上演了令人瞠目的“帽子戏法”。  据报道,这并非官方组织的列入U系列的比赛,在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