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类院校女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管理对策探究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科类院校的女大学生属于具备着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一个群体,现在她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机遇,她们所面对的问题、矛盾与冲突相对于男生或者理科生们来说难以处理,而准确的把握她们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并且给她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对于她们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文科女大学生心理特点
  细腻敏感,心理压力过大
  女生们会比较善于捕捉细微的情感和细节,会有羞涩、依赖的心理特质,她们容易产生多疑、猜忌等负面情绪的体验,产生自卑等过低的自我认同感。在面对学习竞争中的巨大压力时,更容易出现学不好的现象,而这样会造成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学习,这样就会形成使她们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最后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问题。另外,虽然会考虑到女生的身份,但是社会的激烈竞争会给她们更大的压力。
  存在自我认识偏差
  文科类院校女大学生性格都会比较细腻,会比较在意别人的眼光,她们渴望通过别人的认可来体现她们的价值。曾经就有报告指出,她们最关注的就是自我问题,并且数据显示调查中有58.3%的人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文科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在自我认识方面出现偏差,无法确定自身的主体地位甚至对自身出现错误的认识。
  这使得很多的文科女大学生出现自卑感,从高中的“唯成绩论”到大学转变,让她们出现难以接受的情绪,在很多方面她们会有预期的水平,然而也出现实际上没有男生们处理表现得好的情况,因此就会加重她们的自卑感、无助感,不利于她们的健康与发展。
  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焦虑
  文科女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关系较敏感,作为文科生,她们对于人际交流有着更多的需求。一方面由于大学中同学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成长所面临的环境也不一样,难免会产生分歧与矛盾,她们渴望通过人际关系敞开心扉,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大学中的人际交往更加复杂,所以他们需要别的同学来进行及时交流,给予帮助,其次就是通过人际交往她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方面,也可以寻找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另一方面就是她们对亲密关系的追求,不单单是对于互相吸引、爱慕的追求,更多的是要找一种情感寄托,要找志同道合的异性一起进行交流,同时也丰富自己内心,同时通过对异性情侣的依赖来增强自己内心的安全感。
  对未来迷茫,成就期望值低
  由于高中教育的缺陷,使得许多的文科女大学生到大学后缺乏目标,失去学习的动力,会使他们变得懒散,失去拼搏的斗志,另外有远大志向的一些学生会因为巨大的就业压力,加上文科类工作会少一些,就会使得他们就业的困难增加,她们另外也会受到年齡的限制,同时社会对于她们还存在着传统的看法,这些都会让她们对于未来会更加迷茫,使自己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大大降低,形成个性上的依附性。
  心理素质欠佳
  有调查显示,女大学生的智力与男同学相比相差不大,但是心理素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承受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则是抗干扰能力较弱。文科女同学们平常比较听话,一般在初中、高中学习比较顺利,所以会受到老师家长的呵护比较多,一帆风顺的生活和相对优越的地位让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难的机会少,而一旦受到挫折、失败,内心一时接受不了,并且很难消化,难以走出失败的阴影中,因为害怕再次失败所以就会畏缩不前。另外她们会比较在意外界的评价,容易被她人意见所左右,想法容易发生动摇,意志力、果断性会差一些。
  理工科和文科女大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及成因
  理工科女生女性气质不如文科女生高
  现在理工科女生气质不如文科女生高,因为她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文科女生学的社会科学,会受到社会氛围的一些影响,更加懂得如何表现自己的气质,而理工科女生对自己的外在在意得比较少,而理工科女生一般做事稳重,有时会显得缺少活泼性。
  文科女大学生自我表露程度较高
  现实生活中,理工科女生性格一般比较内向,没有文科女大学生活泼,文科女大学生自我表露程度高。因为文理科学生涉及的学习内容不一样,理工科女生一般学习自然学科,受专业思维的影响,她们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面前才会谈得来,话比较多。而文科女生学习社会科学,她们的知识面比较宽一些,并且涉及的内容包含各类的社会知识,所以跟人交谈时话题就比较多了。
  理工科女生竞争意识更强
  文理科女生对于成功的因素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在调查中发现,除了能力因素所占的比例比较接近外,理工科女生归功于自我努力的因素选大于文科,而文科女生归功于运气的因素远大于理工科女生。所以文科女大学生一般避免失败的心理在乎因素较多,理工科女生追求成功地动力更大,竞争意识更强一些。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所学的学科的性质和知识体系构建存在差异,理工科女生所学科目的技术性较强,她们是由一门学科开始,然后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而文科女生是由一门学科领域展开,涉及更多层面的学科,所以这就导致了理工科女生更有竞争意识。
  文科毕业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探讨
  自身层面
  大多数的文科女大学生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跟男生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她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相对来说会弱一些,加上女生的生理特征,就会让一些单位比较在意,不愿意接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些女生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不愿意吃苦,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会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不愿意去低层次的岗位就业,然而对于其能力,高层次的就业单位又不会接纳。
  社会层面
  高校培养模式缺乏“市场化”,然而高校仍在进行专业扩招,文科类学生的专业优势又不是特别突出,专业的院校学生替代性较高,因而就造成了岗位竞争激烈,文科女大学生失业率较高。与文科专业相匹配的岗位又大多是不发达的第三产业,这些“结构性问题”又对文科女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就是社会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对于文科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不完善,对她们缺乏一定的保护,所以就导致了一些单位利用法律上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责任的明文规定这一空子,而对于文科女大学生的招收有一些限制。   文化层面
  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有一些单位对女生存在一些印象,例如感情用事,敏感,逻辑性不强,执行力不强等等,另外一些传统的观念使得一部分的文科女大学生对于本身的要求不高,面对激烈的竞争不是积极地应对,而是心甘情愿选择放弃和退让。
  改善文科毕业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对策
  进行自我定位
  文科女大学生毕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充分了解,淡化专业观念,选择一个合理的职位,在实习、工作中再进行不断地自我丰富与能力的提高,大部分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是不够的,在工作的过程中再次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自己独具特色的、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多实践,尽早进行职位规划
  文科女大学生在大学时要多参加实践活动,平时也要多注意社会的就业形势,掌握最新的职位动态,并提前做好准备,尽早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培养就业意识,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要选择的职位的能力,做好充分地心理准备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这样也可以帮助自己在就业时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增强就业心理素质
  文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面对一些不太顺利的情况,要学会及时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不能让负面情绪一直控制着自己,也不能一直沉迷于负面的一些情绪里,要学会多思考问题的产生,自己要寻找方法进行解决,进行自我改善与提高,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文科女大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價值观
  文科女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生活中很容易由于自己过度的自尊心而进行攀比等行为,所以大学教师应该引导她们努力在人格上进行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许多女大学生在恋爱中存在盲从心理,应该帮助她们摆正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培养爱与责任的能力。在她们的就业观上也要进行合理的引导,指导她们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提高她们的专业技能,培养她们的综合能力。
  加强文理工科学院的交流
  文科与理学院科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男女生比例失衡,而文科女生过多,就会导致对女生的重视减少。而通常女性的思维偏向于感性思维,这样就会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化,缺乏理性的声音。而中国教育报曾指出,文理交叉更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文科类学院可以通过与理科类院校进行合作交流,举行一些活动、大赛,可以让文理科同学一起合作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文科女大学生的思辩和创新能力,也可以拓宽她们的视野,锻炼自身意志,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心理问题的减少。
  营造合适的学习成长的环境
  学校可以根据女大学生特点,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营造适合文科女大学生的学习成长的校园环境,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性别潜在的课程教育,结合文科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心理困惑,全面系统的对女性的学习、就业进行讲解,可以开设女大学生形象与礼仪的学习课程,同时可以设立一个女性健康辅导中心,帮助她们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格。
  结语
  文科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学校、社会的关心,这不仅关系到她们个人的成长成才,更是关系到以后社会女性的自身价值实现的问题。对于高校文科女大学生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积极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上来,帮助她们克服来自于社会、自身的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培养她们优秀的心理素质,这样她们在面对未来、面对困难时才会更有信心,更勇敢。同样会使得她们进入更优秀的平台,去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与理想,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物理学与其它学科相比,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理解时更加困难,尤其是女生在学习物理时普遍感到头痛。中专阶段男、女生在平均智商方面无显著差异,据调查,影响女生科学素养提升的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心、缺乏探索主动性、缺乏探究兴趣等。
期刊
将P/Q比例伺服阀、负载敏感变量泵和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注塑机电液控制系统,并采用多参数闭环控制结构及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模式,实现注塑过程的精确控制。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才能读懂文章,但这种理解不是停留在词语表面上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文本,去探究词语的内涵.引导学生走进字
期刊
我县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近几年,在以县为单位实现统一供种的前提下,全面推广应用了脱绒棉种(俗称“光子”)。它是棉花良种加工厂利用泡沫酸脱绒设备对毛籽、剥绒籽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和评价文化建设,这五个方面全面发展有助于对人文环境的培育。基于此,为了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本文以新浦初级中学为例,提出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并从管理制度、学生自身、道德修养三个方面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人文环境培育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念、办学思
期刊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让教师准确分析教学规律,更有效地研究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还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下面我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提升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一次次的理论学习、课题沙龙和论坛研讨、教学反思中对《课程标准》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