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田鼠幼仔对双亲气味的行为反应

来源 :动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e2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双向气味选择实验,观察了10日龄、14日龄、18日龄以及22日龄的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幼仔对双亲底物和陌生鼠底物的行为反应,探讨了幼仔对双亲气味辨别的行为发育。10Et龄的幼仔对双亲底物与陌生鼠底物没有显著偏好;14日龄和18日龄的幼仔对双亲底物的访问、嗅闻、滞留和挖掘行为均显著多于陌生鼠底物(P〈0.05);22日龄的幼仔对双亲底物的嗅闻和挖掘行为显著多于陌生鼠底物(P〈0.05),但对双亲底物与陌生鼠底物的访问和滞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棕色田鼠
其他文献
为了解金雕(Aguila chrysaetos)肺的组织结构特征,观察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c—Fos蛋白和Bax蛋白在肺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生物显微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金雕肺的组织结构,
2001年6~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记录了淡眉柳莺(Phylloscopus humei)繁殖,研究了其孵卵行为。结果表明,窝卵数为(4.3±0.5)枚(4~5,n=4),卵的大小为(14.0±0.4)mm×(11.2±0
2008年5月13日下午,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草海东侧空中飞行的一群大型涉禽,随即跟到鸟群降落的地方仔细观察,并拍下照片(图1,见封4图片,周秋亮2008年6月2日摄)。
2007年10月13日至11月5日进行敦煌市湿地鸟类调查时,分别在南湖湿地与候鸟自然保护区及党河水库使用Leicaapo77高倍望远镜观察到3种水鸟,在以往的文献资料中未见其分布于甘肃的
在水温24~26℃条件下,采用半静止式生物毒性实验法,分析了不同浓度的Cu2+、Zn2+、Cd2+对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以及Cu2+-Cd2+、Pb2+-Zn2+对光倒刺鲃胚胎
通过分析新体制下江西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的在收购中恶性竞争、收购资金紧缺、质量意识薄弱、没有规划区域种植品种等问题,提出了鼓励新体制企业大力发展、采取各种措施让小包
氮肥的大量损失已经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在北方一些农业高度集约化地区,氮肥不合理施用导致地下水硝酸盐超标时有报道;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氮、磷肥过度施用已导致地表水富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数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癌可经血行、淋巴结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肺、骨等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疗效.方法:对本组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完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系统的护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高血糖的认识,保持心态平衡,
以加速抗病育种工作进程,提高育种工作成效为目的,分析了影响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研究的因素,提出了加快抗黄萎病育种研究进程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