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M冰盖模式对Amery冰架流速场模拟的适用性

来源 :极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架系统是监视和预测冰盖稳定性的理想研究区域。然而传统的冰架观测与调查方法只能从某一侧面揭示冰架的运动状态和演化信息,无法预测其未来变化;冰盖模式作为非常有潜力的数值计算方法,成为研究和预测冰盖/冰架演化的热点领域。Lambert冰川.Amery冰架系统是东南极冰盖最大的冰川系统,对于研究东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和冰盖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使用PISM冰盖模式,对该冰川系统的流动过程进行模拟,得到冰表面流速场数据,并将模拟流速场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大部分区域吻合较好,但在冰架前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了掺烧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性能及煤泥与煤矸石混烧的特点.阐述了煤泥与煤矸石混烧的优点和掺烧煤泥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
从上海能源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将目前上海能源结构状况与80年代韩国相比较,介绍韩国在开发利用天然气方面经过和应用领域,并探讨未来天然气在上海的利用领域.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莫愁湖(69°22.3S,76°22.0E)沉积柱中的有机生物标志物记录了该区全新世中、晚期气候演变过程。不饱和长链烯酮在沉积柱111—76 cm(6 450—5 100 cal.a BP)和36—30 cm(3 700—3 500 cal.aBP)深度段检出,76 cm深度以上基本消失;表明该区在5 100 cal.a BP前后气候开始由冷转暖,冰川消融,陆壳抬升,相对海平面
格罗夫山地区位于中山站和冰穹A之间,是中国进行南极内陆科学综合考察的重点区。我们先后组织过5次格罗夫山地区的考察工作,开展了地质构造、古气候环境、陨石、冰盖运动监测、基础测绘和气象观测等多学科考察研究。2010年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格罗夫山考察队利用专业探地雷达对格罗夫山东部核心区进行了冰下地形测绘工作。本文利用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GPS/GPR数据),经数据处理后,利用专业的制图软件C
文章针对热工数据类型多,非线性强,相关图表查阅不便且读数误差大的现状,提出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建立热工数据库系统.实现热工数据的快速准确查询,并以饱和水
一种新型的三联产装置,采用循环流化床的热灰作为干馏器的热源裂解燃煤,干馏煤气作为城市煤气用,半焦送到锅炉中燃烧生产蒸汽.这种装置可充分利用劣质煤,适合我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