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缺陷病毒阴性的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肺病634例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ao00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肺病的预后因素至今尚未阐明,该研究目的是评价MAC肺病患者死亡相关的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在日本埼玉县心血管及呼吸病研究中心呼吸科诊治的634例人免疫缺陷病毒阴性MAC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表现、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情况等,所有患者均符合ATS的MAC肺病诊断标准。

结果:

634例的平均年龄为68.9岁,随访中位时间为4.7年。影像学特点:634例中482例(76.0%)有结节和支气管扩张影,105例(16.6%)有纤维空洞影,30例(4.7%)有纤维空洞合并结节和支气管扩张影,17例(3.0%)有其他影像学表现,结节和支气管扩张影多见于年轻女性和非吸烟者。一线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情况:634例中采用观察或单药治疗的479例(75.6%),2~5种药物治疗的131例(20.7%),用药不详的24例(3.8%)。累积5年和10年总病死率分别为23.9%和46.5%,由MAC肺病所致5年和10年病死率分别为5.4%和15.7%。多参数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老年人、合并全身和(或)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学无结节和支气管扩张影、体重指数<18.5 kg/m2、贫血、低蛋白血症、ESR≥50 mm/1 h与患者死亡有相关性;纤维空洞影或纤维空洞影合并结节和支气管扩张影、体重指数<18.5 kg/m2、贫血和C反应蛋白≥10 mg/L与MAC所致死亡有相关性。

结论:

MAC肺病患者死亡与其是否使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无关,与死亡相关的因素有纤维空洞或纤维空洞合并结节和支气管扩张影、体重指数<18.5 kg/m2和贫血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背景和目的:COPD的一个重要特征是FEV1下降速度增快,但在确诊的COPD患者中,有关FEV1下降速度变异性和决定因素的数据却较少。该研究目的旨在评价COPD患者FEV1下降速度的变异性及其在亚组中的差异,并探讨生物标志物(IL–6、IL–8、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表面活性蛋白D、Clara细胞蛋白16等)对FEV1变化速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163例COPD患者3年间的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在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胸部CT表现为双肺弥漫病变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患者248例。排除胸部CT为单发病变及单肺病变的病例。回顾分析所有病例的病史、血免疫学、支气管镜、胸部高分辨CT及肺活检病理等检查结果。结果男114例,女134例,年龄13~
目的探讨肺鳞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治疗的79例晚期或术后复发的接受EGFR–TKI治疗的肺鳞癌患者,对其中67例患者进行组织或血浆EGFR19、21外显子突变检测,分析其与EGFR–TKI疗效的关系。结果78例患者完成随访,1例失访(但可评价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
期刊
背景和目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其引发的肺病在逐年增多,其中大多数病原体是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健康人感染MAC可引起慢性肺部疾病,而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可引起严重的播散性病变。目前的MAC肺病治疗方案尚不够理想,氟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的DNA螺旋酶或拓扑异构酶Ⅳ,从而抑制细菌的复制及转录,具有良好的抗MAC作用。然而,采用含氟喹诺酮类方
期刊
背景和目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在发达国家中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的主要易患疾病。该研究旨在评价东南亚地区HIV感染者中NTM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2007年ATS和美国传染病学会制定的NTM病诊治指南,将纳入的东南亚3个国家HIV感染者分为NTM肺病、疑似NTM肺病、播散性NTM病和无NTM病4组,收集患者肺部及肺外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由于柬埔寨的实验室结果仅使用固体培养基进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