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和”文化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Baby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成立于2012年,2014年加入了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市实小集团)。几经研究,学校确定了“努力使校园成为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教育质量精良、办学特色鲜明的区内优质品牌学校”的总体目标,围绕着“亲和”文化建设不断发展起来。
  一、科学规划,让学校发展有目标
  理想的校园应该是师生自然生长、快乐生活的家园;应该是美丽幽雅、充满生机、人际和谐、心灵放松的地方;应该充满人文气息,使教师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充实而幸福地生活,使学生可以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放飞自己的梦想。这些可以统一归结为“亲和”。围绕“亲和”文化,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读学校的科学规划。
  一是管理文化。更高水平、更高要求地实施级部管理制,继续推进和落实部门(级部)特色工作、教研组创新工作机制,用积极评价机制消除工作倦怠,激活工作动力;建设好校园环境文化,完善好学校制度文化,培育好学校精神文化(啟动年度“亲和论坛”机制,形成学校文化标识和集体认同),努力使“亲和”文化成为每个师生的行动指南、精神信仰,逐步成为学校文化的品牌。
  二是教师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素质整体提升。
  三是学生成长。努力探寻“亲和教育”与德育工作的融合,着力推进名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以班级博客、微信公众号为平台,让学生家长及时通过网络空间参与学校及学生的管理,强化“八礼四仪”教育;丰富《中小学生守则》教育途径;深入实施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建设“亲和”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二、创生文化,让学校发展有灵魂
  学校的“亲和”文化建设,以“人文情怀”为出发点,培养师生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所提倡的是“亲近成长、亲近自然、亲近社会”,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真实、和谐的校园生活状态。
  1.立德树人,彰显理性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坚持以德育的方式育德。充分运用校本资源、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深入贯彻新《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新《中小学守则》、“八礼四仪”精神,在校园生活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学校针对实际,在扎实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艺体社团等活动中嵌入德育课题研究,实践包含“体验德育”“自主教育”“家校协同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复合型”德育新常态,探索“亲和”德育育人新模式。积极开展“和礼立德”“和美立人”等系列活动;办好科技节、艺术节、体育文化节等校园节日,更高要求地构建“书香校园”,较高水平地建成“科技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继续保持好跳绳、田径等“教体结合”的优势项目,努力达到区内顶尖、市内一流的水平。
  2.规范管理,激活灵性
  在“亲和”文化背景下,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环境,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从教的幸福,让学生能够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1)教师管理,刚柔相济。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每一项制度的诞生都经历了“发现问题—探讨原因—商量对策—制定措施(制度)—校会通过—颁布执行”的程序。整个过程都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协商,最终形成共识,大家一同遵守。学校在实施中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一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教师理解学校的管理,感受学校的人文关怀。比如:通过校长与教师共同撰写《心灵之约》,架起彼此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校长对待教师就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教师遇到的困难竭力予以帮助等。二是在执行制度时,体谅教师的“无意识”“不得已”等情况,做好特殊状态下的“谅解备忘录”。学校推行的“亲和”管理制度的最理想化境界是制度的消亡,也就是人人都能不用制度约束,自觉做好各项事务,真正做到文化化人的境界。
  (2)学生管理,自主成长。对于学生的管理,学校的宗旨是成长第一,重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首先,让学生了解规则,理解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学校要求教师用一到两周的时间带领学生了解校园,熟悉小学生活,知道学校有哪些要求。其次,让学生自己建立“班级公约”等,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最后,充分培养小干部,锻炼学生的管理才干。学校成立“红领巾志愿者”“校长小助理”等,使学生全方位参与学校的各项日常管理,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3.优化队伍,凸显个性
  一个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1)校本培训,切实提高学习品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每学期有计划地邀请教科研专家、特级教师为教师开设讲座,创造机会让教师尽可能地走出去参加校际交流活动,从而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体会和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为其教学研究铺路架桥。每学期学校各级部教研组教师围绕高效课堂,积极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索研究;广大教师对“名师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课堂观察进行自我反思。向教师推进宽口径阅读,充实、更新知识,修炼精神;推进专题指向性阅读,提升教育教学素养;推进思索性阅读,“读”“思”结合,再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教师逐步成长为智慧型教师。
  (2)聚焦课堂,提升教学艺术。从2015年开始,学校积极开展构建“亲和”课堂提高学习品质的实践探讨,努力实现整体建构与和谐教学的衔接。理想的状态是回归传统与本真,追寻孩子本来的样子——“顺之以天性”,追寻课堂自然的本色——“师生共同成长”;具有生本、生态、生长、和谐、和乐、和美的“三生、三和”的特点;基本结构是“亲和激趣,自主学习—亲和互助,合作探究—亲和课堂,精讲点评—亲和竞技,有效训练—亲和生活,领悟升华”;通过示范课引路、公开课激励、研讨课提高、常态课指导来具体展现。此外,以课堂教学比武、模拟讲课、同题研究、教学开放周、青年教师大比武为主要形式的“亲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编织了一条条情感纽带,也提升了全体教师的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   (3)夯实“三项工程”,促进队伍成长。一是师德工程。把师德建设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校务公开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整体合力,促进全校师德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二是青蓝工程。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采用师徒结对形式,强化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各种措施,不断完善青年教师汇报课、说课、课件制作、师徒同台赛课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促使其快速成长,脱颖而出。三是名师工程。针对教师年龄、实绩、能力的特点,制定分层培养目标,形成“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四级培养梯次,通过传、帮、带,结对子、压担子,鼓励青年教师早挑大梁、成名成家。
  三、反思变革,让学校发展有活力
  两年来,学校一直在探索本校的文化建设,目前初步确定了“亲和”的主题,但是深入挖掘得还不够。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和价值取向。学校将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大讨论,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大家的智慧和热情;同时,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智慧,让文化更具科学性和适切性,让文化讨论的过程变成一个凝聚人心和统一全校师生价值认同的过程。
  1.草根研究
  学校除了把文化建设作为课题深入研究,也坚持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科研的创新,在课题研究中广泛运用行动研究法,体现“教学即研究”的“草根性”特征,使科研與教学真正做到一体化,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
  2.常态阅读
  学校一直鼓励教师要多读书,哪怕是阅读教育教学之外的书,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推进。例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的“共读一本书”活动,以同一个主题展开的“读书沙龙”活动,还有以教师个人阅读心得进行的“好书推荐和阅读交流”活动,等等,努力从教师自身做起,为学生塑造良好的阅读形象,让“书香校园”的建设落到实处。
  3.实践变革
  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走得更远、更实在。这几年,学校一直在如何真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上下功夫,努力让课题研究贴着地面行走。一方面,加强学习,尤其是向市实小集团学习,积极参加市实小集团的每次大型课题研究活动(如省市级课题的开题、结题和中期研究现场会等),从中汲取营养,以研究的方式、勤勉的态度,积极投入课题研究。另一方面,用坚持的态度,持续、常态地进行实践研究,边研究、边学习、边改进、边提高。学校还提出校级小课题研究的号召,要求每位教师都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提出一个短期小课题并开展行动研究。
  一所学校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有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非一朝一夕能形成,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炼。“亲和”,于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而言,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追求,学校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让“亲和”成为一张文化名片。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2009年辽宁省畜牧兽医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为主线,稳定发展
期刊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临床特点的关系,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评估二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检测124例有明确病理诊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浆D
2011年辽宁全面开展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建设,在推进2010年已建成的23个托管中心全面运营的基础上,启动29个新建项目,预计新增托管对象2000人,帮助农村困难家庭减轻照顾病人负担
薄皮甜瓜甜脆可口,香气浓郁,其栽培方式在沈阳地区可以分为温室、拱棚、露地三种,其中以春季拱棚栽培为佳,6月上旬上市,亩产可达2500-3000公斤。
目的:探讨全程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120例,采用常规护理加康复护理;对照组80例,常规护理同时自我锻炼。住院结束
2011年秋,在辽宁省岫岩县成功举办了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岫岩蘑菇节,岫岩县菌蕈产业以崭新的面貌展现给全国,由传统栽培向工厂化栽培转变、由以木腐菌栽培
各种意外伤害引起的脊柱骨折或脱位常伴有脊髓损伤,严重者会导致截瘫,不仅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消化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生存质量低下,还会带来许多负性心理反应,甚至出现放弃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用性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准职业人式、'工作过程主导、职业技能交融递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基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6例,通过视觉模拟量表和SNOT-20量表对患者
1.选好场地,松框春繁春季蜜蜂场地选在背风向阳、比较干燥的地方,最好能靠近沟渠和有蜜粉源。此时蜂群处于迅速繁殖时期,应及时加入巢脾,这就叫"松框",如果蜜源还不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