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盐鸢尾和黄菖蒲种间杂交障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 Pall)和黄菖蒲(I.pseudocorus L.)2种观赏鸢尾植物为材料进行种间杂交,并对二者花粉活力、花粉管行为、胚胎发育及杂交障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精后障碍是导致喜盐鸢尾和黄菖蒲杂种败育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杂种胚在合子早期败育。正反交组合常规授粉后均未得到果实,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受精前障碍,喜盐鸢尾×黄菖蒲授粉后48 h花粉管内有大量栓塞,黄菖蒲×喜盐鸢尾授粉后2 h柱头上出现少量胼胝质,但最终均有少量花粉管成功伸入胚珠;对胚胎发育的观察发现,喜盐鸢尾×黄菖蒲和黄菖蒲×喜盐鸢尾杂种胚和胚乳的降解分别发生在授粉后9~15 d和15~21 d;授粉后6 d是黄菖蒲×喜盐鸢尾幼胚拯救较适宜的时期,此时,通过子房培养法于MS+2.0 mg·L-16-BA培养基上获得了膨大的胚珠并发育为种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