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星城镇建设区域分析和问题研究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卫星城镇建设约有90年历史。广州是我国重要沿海特大开放城市,卫星城镇建设条件独特。如何认清广州区域条件的变异,建好卫星城镇,提高广州市的整体功能和地位,是本文研究的宗旨。一、卫星城镇建设进程 (一)历史回顾广州解放前就系人超百万的特大城市。解放后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一五”期间就有某些空间扩散,在市缘新辟了南石头、赤岗、鹭江、鹤洞几个工业区。“二五”期间,又在距当时市区10km的员村兴建工业区。至八十年代初,员村已建成约2万人的小城镇,名“广州市第一个卫星城镇”。六十年代,黄埔港不断扩
其他文献
<正> 国土规划有两大重心:一是国土资源的开发,二是环境整治和保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土规划首先应是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其中工业资源开发规划是国土资源开发规划的
<正> 一、在我国的战略区位分析本文所指川西北地区包括四川省甘孜、阿坝两州,面积236190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40.60%,属我国三级阶梯大地形中最高一级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三
<正> 一、序言湘江是湖南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水系重要支流之一。纵观我省地域经济,目前发达和较发达的经济重心,几乎都分布在湘江沿岸。湘江犹如“一根银线穿珍
<正> 紫钯土丘岗地是衡阳盆地的主要土地类型之一,面积约500万亩,占盆地面积的25%。该地是衡阳市粮、棉、油、果、牲猪、家禽、鲜鱼的主要产地。综合开发利用紫色土区的上地资
<正>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的呼盟、兴安盟、哲盟、赤峰三盟一市(以下简称蒙东)。土地总面积124.1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2.9%,1988年人口为10638
<正>1991年,我国北疆铁路在阿拉山口与苏联土西铁路接轨通车,预示着东起连云港,经陇海、兰新铁路至荷兰鹿特丹港,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全线贯通。亚欧新海大陆桥将屹立在北半
在建设、城市环境和防灾领域,利用遥感进行调查、监测、规划和评价,是近年来日本遥感应用的新方向。它不仅标志着遥感与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联系更加密切,还意味着作为现代技术手段的遥感,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日本在这三个领域中应用遥感技术,最早的尝试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但真正大规模地展开,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
<正>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矿产资源的丰度、开发利用水平及其效益的大小,对区域开发,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更为密切。产业政策
<正> 旅游地理区划是认识旅游地理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地理学的区划理论应用到旅游地理学领域,对东北旅游地区的区域范围、区划的原则、等级系统及方案作─初步探讨,
<正>一、引言 气候变异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自1979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以来,愈来愈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在八十年代开始执行的世界气候计划中,世界气候影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