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者们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ta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押沙龙,押沙龙!》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第九部长篇小说,也是美国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同时这更是一本具有阅读难度的小说,而它的难度是源自于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多叙事者、多角度、多层次。本文重点从小说的叙事者角度来解读小说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多角度;叙事者
  威廉·福克納的《押沙龙,押沙龙!》是美国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这是一部关于美国内战中期的伟大哥特式小说;更是一部揭露了美国奴隶真像的南方小说。同时,这也是一部关于记忆的小说,就像威廉·福克纳的一句名言所述:“The past is not dead.In fact, it’s not even past”,[1]也就是说“过去的永不会消逝,它甚至并没有过去。”作者福克纳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式,设定了四位叙事者来叙述约克纳帕塔县体系中萨德本家族的兴衰史。尽管故事被重复讲述,但是这样的写作手法容易让读者们感到杂乱无章、云里雾里,几乎无人可以看一遍就能理清这个故事的发展情节。因为不同的叙事者基于不同的主观意识在叙事时都带着自己的个人情感、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和叙述。甚至其中四人有时会虚假陈述,有时可能会说谎,有的更是绝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由此读者们所产生的好奇心反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小说叙述方法的魅力。
  一、罗莎小姐——女性的声音
  第一个叙事者罗莎·科德菲尔德是唯一的女性叙事者,同时她也是唯一亲身经历了萨德本家族故事的叙事者。换句话说,她是唯一拥有过去第一手资料的叙事者。她既是萨德本的未婚妻,又是萨德本已故妻子爱伦的妹妹。罗莎小姐一生都渴望被爱:亲情上,缺少父母的疼爱;爱情上,从未体验过丈夫带来的爱情。这一位男权社会下的南方女子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或价值,却一心渴望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充满了强烈的女性意识。然而她的叙述却成为小说的主要声音,罗莎小姐关于萨德本叙事被康普生先生、昆丁、施里夫的叙述所包围。
  根据罗沙小姐的叙述,萨德本是恶魔的化身。从其他的叙述中得知,罗莎是被萨德本唾弃的女人,萨德本只有在她生出一个儿子的前提下才会迎娶她。罗莎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可以尝试获得纯正白人血统儿子的工具,一个恢复上层阶级身份的工具。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可言,得知真相的罗莎无比愤怒并拒绝了这个提议并离开萨德本,放弃了一次婚姻的机会,一次成为妻子的机会。她认为南方不得不失败,因为像萨德本这样的人控制了南方。因为她对萨德本的憎恨,读者很容易从她的叙述中感受到她的恨意。这样的个人情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罗沙小姐叙事的可信度。然而罗莎从她低层的社会地位中创造了一个有权力的女性声音。她在生活中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并把她经历的所有不公平都指责在萨德本身上。同时,作为一个男性作家,福克纳把这个女性角色作为叙述者之一,从女性的角度来考虑这个故事,从她的角度来看待萨德本的厌女症。
  二、康普生先生
  第二个叙事者康普生先生是哈佛学生昆丁的父亲。关于萨德本的故事,康普森先生与罗莎小姐分享了同样的事件,但却以不同于罗莎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人的动机,甚至针对罗莎的叙事。因为都是男性,透过他的视角揭示了萨德本是一个渴望实现美国梦的人。康普森的父亲是萨德本唯一的朋友,康普森先生是从他父亲那里了解萨德本的生平和经历。因此他很容易知道他把这个人物浪漫化为一个英雄般的样子,突出了与罗莎魔化的萨德本相反,加之康普生先生本身对就南方的眷恋与怀恋,他认为萨德本是一个有决心和肆意的野心的悲剧英雄。在康普森先生看来,萨德本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恶魔,而是由于判断错误。由此一来阅读中的读者开始被两种不同对立的描述所迷惑,到底哪一个是最恰当的描述呢?康普生先生的叙事对整个故事的进展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他与罗沙小姐的叙事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把读者们对于萨德本家族事件的好奇心推向高潮。
  三、昆丁
  第三个叙事者昆丁·康普森是最重要引导读者的叙事者,最可靠的叙述者。作为哈佛大学的学生,他被定义为一个聪明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已经被定义为一个可靠而值得信赖的叙述者。这也是罗莎小姐选择他讲这个故事的原因:“because you are going away to attend college at Harvard... maybe someday you will remember this and write about it,”[2]也就是说“因为你要去哈佛读大学了,也许有一天你会记得这个故事并写下来”。基于前两个叙述者罗莎小姐和康普森先生,昆丁可以通过以上的叙述进行排序,并通过图像和想法进行筛选,以重建萨德本近乎真实的形象。特别是昆丁直接从亨利·萨德本(萨德本的儿子)那里听到一些故事。因此昆丁所塑造萨德本的形象使故事完整化,也更加清晰了。
  昆丁了解了更多的萨德本故事和这个家庭的一个秘密之后,昆丁得知萨德本拒绝承认他的儿子查尔斯·邦,因为他有黑人血统。甚至萨德本的儿子亨利为了防止查尔斯与妹妹朱迪思结婚而杀了查尔斯,因为朱迪思是邦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正如邦所问的那样:“So it’s the miscegenation, not the incest, which you can’t bear,”[3]也就是说“所以你不能忍受的是种族通婚,而不是乱伦”。这里显示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南方的价值观不仅影响了亨利,还影响了故事叙述者昆丁。种族成为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之一。从昆丁所讲述萨的德本家族故事可以看出他对南方一种又爱又恨复杂的感情:他爱早期南方开拓者们所具备的英雄气质;他恨先辈们对黑人奴隶所犯下无法原谅的恶行。萨德本家族的故事在某些方面体现了美国内战时期的历史,更是其记忆的一部分。不难发现昆丁对他的国家和家乡都有着矛盾的情感,是因为受到南方过去丑陋现象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昆丁来说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个故事。昆丁的无所不知的叙述最为复杂,实现了小说的真实工作。   四、施里夫
  第四个叙事者施里夫是昆丁来自加拿大的校友。他的叙事感情基调最为轻松。而他就正如读者一样的身份,再重复着这个故事。作为一个加拿大人,他的历史知识大多来自书本,他不了解这些美国的种族主义,特别是南方。所以对于施里夫而言,萨德本家族的故事单纯只是一个故事,什里夫对这个故事没有任何责任。在施里夫看来,萨德本的形象被贬为民间传说的滑稽人物。那为什么福克纳要设定这样一个局外人当作叙述者之一呢?因为他既不是北方人,也不是南方人。他可以站在更广的立场上,毫无偏见地审视这个南方的故事。他代表着大多数没有南方背景和其历史背景的读者们。更重要的是昆丁和施里夫的议论证明了朱迪思和邦的婚姻是乱伦,这也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之一。
  五、结语
  罗莎小姐、康普生先生、昆丁、施里夫这四位(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叙事者都站在各自的角度以主观意识去判断并且叙述萨德本家族的故事,永远无法具备客观性。这部美国哥特式小说是从不同的叙事者的角度来看的,每个人都被萨德本这个人、他的行为、他的家人所困扰。想要理解這个复杂故事的意义,读者需要结合每个叙述者的叙述。很难区分哪个叙述者是可靠的,而谁又在说谎。就像日常生活一样,人们不能光从别人的言语就可以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德性。这些叙述者通过他们对萨德本家族故事的观点和记忆,甚至加上他们对故事的猜测、推理为读者提供了一些美国内战的历史,尤其为旧南方的历史提供了证据,构造了完整并有机的故事。而这样的写作手法正是小说具有神秘、迷人、无穷魅力的缘由。这个故事是关于过去,更重要的是人们是如何记住过去的。福克纳正是通过这本小说揭示了美国旧时代黑人以及黑人混血儿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又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叙事方式来警示人们反省个人角度带来的谬论。由此希望人们心灵得到觉悟、改善、坚定美好和积极的信念。
  参考文献:
  [1]Faulkner, William, and Noel Polk. Requiem for a nun. Garland Pub., 1987, p.73.
  [2]Faulkner, William. Absalom, Absalo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36, p.11.
  [3]Faulkner, William. Absalom, Absalo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36, p.285.
  作者简介:潘婷(1995—),女,苗族,贵州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英语。
其他文献
智慧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它是一种心灵素质和运筹能力,是构成人类和民族自身发展的动因。智慧的产生并非取决于特殊的过程,而是特殊的创念、独到的观察、抽象的思辨。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学校教育中,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的美术教育无疑是点燃学生智慧之火的重要因素。  如何让美术课堂进行一场“智慧”的改革,让学生能从中获得独特的知识和思考力、创造力,点燃他们智慧的火焰,成为
期刊
摘 要:电学实验是高考考试的重点,而最常使用的切入点“伏安法”,其电路的设计与选择,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故作为一名高二学生,为降低“伏安法”与电学实验学习的难度,借助日常学习得到的经验分析了“伏安法”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以及使用后有哪些变式。  关键词:伏安法;电学实验;限流法;变式  电学实验最常见的问题是测电阻和测电压,电流表和电压表也是实验中常用的设备,所以本文对应用的分析,是以测电阻为例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贵州依托对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开发,旅游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尤其是对山地旅游的开发。作为“山地公园省”如何拓展出山地旅游新思维寻及提升路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省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具有丰富喀斯特地貌的施秉县为例,探寻适应新时代旅游发展路径。  关键词:山地旅游;旅游资源;新思维;提升路径  一、施秉县山地旅游资源及特征  (一)景区类型多样、选择面广泛  施秉县旅游资源丰富。自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市场经济弊端的浮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春风吹又生般的重现,对广大青年群体产生了极大的误导,大大影响了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通过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了解它是什么,对青年有什么样的影响,才能进一步探究基于文化自信层面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青年;影响;对策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他的《古史钩沉》中明确指出“灭
期刊
摘 要:对于民族特有事物的研究是任何俄译汉翻译理论、实践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参照已有分类与结合汉译本十二把椅子,对其中的民族特有事物进行再分类和具体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希冀读者对于民族特有事物翻译的具体方法有一个较全面的认知。  关键词:十二把椅子;民族特有事物;俄译汉  十二把椅子作为20世纪初最伟大的讽刺小说,是特定时期文化的具体表现,其中包含大量的民族特有事物,对其俄译汉翻译研究有很强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保定市的155份退休老年人调研数据,考察了保定市退休老年人退休适应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区域中心城市退休过渡问题比一般城市严重;保定市老年人需要5至10年才可真正完成退休适应过渡;自我健康程度认知很大程度影响退休适应状况等结果。本文针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退休适应;区域中心城市;线性拟合  2016年全国退休人口规模达到9400万之多,55-64岁人口占总
期刊
摘 要: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经济水平急剧下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改变社会现状,一群有识之士如白居易、韩愈等人在贞元元和年间联合起来要求改革,以期使社会能够恢复往日秩序,重返盛唐辉煌。诗人李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诞生。二十七年的生命里,李贺共创作了二百多首诗歌。诗人将他人生的悲苦、怀才不遇的悲叹都融入到诗歌情境当中。在李贺的诗歌中,关于“马”的诗歌就了八十多首,占据李贺诗歌数量的三分之一。“马”这
期刊
摘 要:共青团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行政化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群众基础的原始驱动力和影响力,采取去行政化的模式也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效率和青年群众基础的必要改革方向。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共青团组织行政化的弊端,并针对去行政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全新的去行政化发展路径,以便为共青团务实于青年群众服务本质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去行政化;共青团;改革策略  一、共青团组织行政化的弊端  (一)
期刊
摘 要:青海丝路是一条沟通中西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族群活动、民俗交汇和思想交流的战略动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海丝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丝绸之路;青海丝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成为新时代构建
期刊
摘 要: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也是一部悲剧史诗。冷清秋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但她的内心是充盈的,她还拥有儿子这已经足够了。她对金家失望了,但并没有对生活失望,她是一位坚韧顽强的女性。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女性;独立  在二十世纪初期,被誉为现代《红楼梦》的有两大作品,一部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另一部就是张恨水的《金粉世家》,《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北洋军阀统治下的豪门生活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