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刚性需求是误导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tianquan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上升趋势逐渐加快。一至三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累计平均上涨6.7%,其中三季度上涨8.2%。一些大城市房屋价格涨幅超过10%,分别是深圳15.7%,北海市12.1%,北京10.1%。 其中,北京五环内住宅期房均价达到13754元/平方米。
  “房价居高不下”,成为近年来群众意见较大的一个热点民生问题,一面是房价节节攀升,一面是越来越多的群众望房兴叹。“十七大报告”中对房地产发展目标的明确、金融信贷政策的调整以及“暂停房企IPO”传闻的搅局,令整个房地产行业颇显得有些震荡不安。就我国房地产业的一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博士。
  
  住有所居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记者:易博士您好,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这成为很多媒体的热议;但也有人说,“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就房地产来说,则需要通过推动房价上涨来让群众拥有收入,这与当前以抑制投资、降低过高的房价为目的的宏观调控相矛盾,您怎样认为?
  易宪容:我觉得,这是媒体的误导。“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仅仅是十七大报告那么多文字中的一句话,媒体更应该关注“住有所居”。 “住有所居”,四个字确立了中国未来房地产的发展方向、模式,要求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提到“要增加财产性收入”,首先是群众得有“住房”这一财产,也就是居民能够根据需求买得起房。 现在的房价过高,群众都买不起,如果不加以调控而任房价肆意上涨,等到泡沫涨破了,就根本谈不上增加收入。国家出台房地产方面的调控政策,目的就是使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健、理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随着房地产发展理性的回归,是能够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
  关于“住有所居”,我最近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想法,在目前我们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下,最根本的问题就脱离了三个基本前提,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制度的缺陷。
  第一、住房居住天赋性。只要是我们出生了,就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居住条件,这是我们文明社会一个基本标志,也是联合国多年深研的一个经验结果。早几年中国跟世界讨论人权的时候,我们说了我们的权利是生存权,我们中国的人权就是要让每一个公民保证它的基本居住条件,这是一个前提。
  第二、土地公有制。土地是国有的,是我们社会民众每一个人都持有的财富,土地所产生的溢价,土地产生的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分享。然而现实是,我们的土地溢价财富被少数人获得,这反映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一定要改变。
  第三、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对共产党国家来讲,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为人民服务,所以住房发展,它的人民性是我们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三个基本前提之一。
  居住天赋性,土地共有性,还有中国社会的人民性,按照这三个基本条件来发展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来指导解决我们房地产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高房价不是刚性需求惹的祸
  
  记者:大家都说北京的房价高,北京的房价到底高到一个什么程度,怎样来评价它,我们现在的价格合理不合理,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评价体系,有一个标准?
  易宪容:自己到市场去看、衡量一下,有多少支付能力买房子?我的亲戚工作了几年,也根本买不起房子;加上他们的父母工作了几十年了,他们的钱加上儿子的钱根本买不起房子。其实房价的高低,90%的民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断定。现在的房价,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深圳,除非是通过非法的方式获得收入,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收入的途径, 80%以上的民众没有购买能力,所以就房价高低来讲,其实我们民众心里有一杆秤。
  衡量房价高低的标准,可以通过“房价收入比”、“月按揭贷款比重”、“家庭总负债率”三个指标理论框架来计算。1993年联合国在107个国家做了一项调查研究,计算出房价收入比为3到6时,民众可以承受得起。2001年联合国又对世界100多个国家做了这项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跟93年没有多少变化。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在北京市买一个100万元的房子,要求每个家庭的年收入应该是16万—30万的水平。如果有这样的收入,买一个100万元的房子基本上合适,另外银行按揭利息、还款期间各种消费、开支,都计算在内大概10多年才能付清。第二个房价高低的核定标准,每个购房者按揭贷款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不能超过28%—35%,如果按揭贷款的比重比这个高,家庭生活将面临困境,按揭贷款比重达到60%左右,就是“房奴”了。第三是家庭每年的收入跟负债比重即家庭总负债率不能超过50%。按照这三个指标,目前我们房价收入比大概是15—20,房价高于民众能够支付能力近3倍,在这样的情况下,房价高得民众没有能力进入房地产市场。
  记者: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目前的情况是,尽管出台了那么多调控措施,但房价反而越调越高。有人说这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因为有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是这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高房价。但是据调查,目前北京中高档楼盘是有价无市,您认为是刚性需求导致房价如此高吗。
  易宪容:十七大期间,建设部的部长说因为有市场需求,所以楼市没有泡沫,只要有人买,房价就不高。如果不是十七大正在召开,我肯定会与他进行辩论的。现在房地产企业唯一的基本观点就是住房市场有刚性需求在里面:每年有250万人要结婚,那么每年就增长250万套住房需求;我们城镇化快速进程,至少有1千万的人口要从农村进入城市,以三口之家来算,每年有300万套住房需求;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居民有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但实际上这里混淆了一个基本概念——经济学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要用价格机制来约束消费者无限的欲望,比如这个东西很少,还有需要,价格就往上升。
  这些农民进城,这些结婚的人,如果送给他们房子,要不要?肯定要,没有不要的。如果是要他们出钱购买,他们要不要考虑有没有能力购买?以我们现在房子的价格,工作了几十年的人都没有能力购买,进城的农民根本不可能买得起房子。这是什么需求?这样的需求能否转化为现实的需求?他们所说的刚性需求,其实是在误导。
  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应该说是房地产投资者、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地方政府、不理性住房消费者这些不同主体合力之结果。房地产涉及到很多利益关系,房价的快速上涨,快速抬高,不仅仅房地产企业可以获得暴利,还有投资者可以挣钱,银行可以挣钱,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巨大收益。我们这几年信贷的快速扩张,我们央行通过低利率,把利差拉得很大,银行只要把钱贷出去自然就获利,在短期内这些贷款又不会有问题,只要房价上涨,他们都愿意贷款。欧美国家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利差是1%,我们的利差是多少?是3.6%。现在的银行,它的收益跟他的贷款多少都有关系。在2004、2005年,因为房价快速上涨,他们炒房特别严重——上海市银行信贷员说了,他们信贷员工资收入是全国最高的,为什么?他把钱贷出去,用贷款多少来计算他的奖金,大家最近也看到了这样的事。而地方政府呢?巨额的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对GDP的拉动使之获益非浅,部分腐败官员中饱私囊。
  
  宏观调控任重道远
  
  记者:关于前一段出台的359号文件,社会上对它的评价很多,关于二套房的界定分歧很大,您认为此文件对房地产的调控意义多大,对抑制房价的作用如何?
其他文献
Species of the spider family Leptonetidae Simon,1890 from China are revised based on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data analyses.A new genus,Jingneta Wang & Li ge
作为厂长,她把厂子看得比一切都重。作为妻子,她为了丈夫的事业承担着家庭里的一切。作为母亲,只有孩子知道她对女儿牺牲了多少应得的母爱…… As the director, she saw t
会议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却也是急症病人急剧增多的日子。究其原因,主要是节日的到来,让许多人放松了警惕,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慢性病的老年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牙科专家自己不使用电动牙刷,营养师从不喝很多水,减肥专家不信吃早餐有助于减肥......对于我们所了解的健康常识,专家们反其道而行之,并给出了亲身体验的有效另类建议。No.1
柑桔果实在高温伏旱期,由于受酷热和强烈光照的影响,特别是树冠中上部的果实受光面出现灼伤而形成日烧果(日灼果)。一般以枳砧早熟温州蜜柑受害较重,日烧果可达30%,其受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