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b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其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幼儿园中3~6岁全部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共969例,其中男504例,女465例.研究工具为自编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结果 躯体伤害恐惧阳性检出75例(7.73%),其中男性33例(6.5%),女性42例(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91,P>0.05);躯体伤害恐惧得分女性(7.15±4.89)显著高于男性(6.50 士 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00,P=0.028).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剖宫产(OR= 2.063,95%CI:1.128~3.772,P = 0.019)、母亲焦虑得分(OR= 1.074,95%CI:1.024~1.125,P = 0.003)是学龄前儿童躯体伤害恐惧的危险因素,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的语言认知因子得分(OR = 0.912,95%CI:0.873~0.952,P<0.001)、社会生活能力总分(OR= 0.961,95%CJ:0.936~0.988,P = 0.00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躯体伤害恐惧在学龄前儿童较常见,与母亲焦虑、家庭养育环境及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有关.因此,早期进行家庭养育干预可以防止幼儿躯体伤害恐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后现代主义时代,高校文科的教育重心不再仅是传统知识和真理的传授,而是转型为关注人文精神和心理内涵的提升,即“正义、幸福和美的追求”(利奥塔语)。因此,探索文科作业“幸福感”的内涵,研究提升“幸福感”的方式,成为实现大学文科教育的人文内涵和价值理念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幸福感 情感层面 求知层面 价值层面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转型,人们对“知识”的认知发生变化。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认为:“
偷师学艺    2008年6月大专毕业后,李茜没有去找工作,而是追着城市新地摊族的风潮,在市中心的广场摆了一个专卖饰品的小摊。混在几十个形形色色的地摊中间,李茜的小摊并不显眼,再加上卖饰品的地摊多,她的生意一直不咸不淡。  一天晚上,她去的有点晚,发现自己的好位置被一个新来的摊贩占领了。那个小伙子在地上铺了一层塑料纸又铺了一层素雅的布,布上面摆着几十只卡通造型存钱罐,大部分是白坯,没有上色。摊主正
内容摘要:伴随高校教学的改革,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改进中不断的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出现了翻转课堂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被大学教师应用。本文主要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引起更多大学的英语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关键词: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教学 设计与构建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