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富宁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思考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t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系统化的工程。笔者对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村党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工作面临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处在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系统化的工程。本文对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具体对策。
  一、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基础。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坚持党的性质的本质要求,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永恒主题。
  十三五以来,在我们党长期执政和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群关系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在长期和平执政的条件下与环境中,党群之间相互依赖性减弱,一些党员干部淡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观念,加之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对党组织的直接依赖性大大减弱。二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三是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出现后,各种思想观点、价值理念在网络上快速便捷传播,一些错误思想和观点打着维护群众利益的旗号挑拨是非、混淆视听,党群密切联系的思想基础受到一定的削弱。四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化,既增强了社会流动性、激发了创造活力,又增加了党群关系的复杂性。各社会群体之间及其内部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个性化、显性化、复杂化特征,平衡各种利益诉求难度增大,保持党同各个社会群体的紧密联系难度增大。五是年轻党员干部多数缺乏实践锻炼,缺少与基层群众同甘苦、共命运的体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其思想的纯洁性、对党的忠诚度、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需进一步提升。
  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只有在聯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特质。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并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着力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目前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里达镇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十八大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新要求,与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淡化,服务群众意识不强。一小部分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得不好,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一些党员作风不够深入,与群众的沟通联系较少,号召力不强,群众基础差;少数党员干部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法制观念淡薄,处事不公道,以权谋私,极个别甚至公然违法乱纪,激化了干群矛盾,引发了诸多的农村社会问题,这些都给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一些农村党员自身素质不高,能力弱化,服务群众本领不高。里达镇党员中大专以上文化83人,占总数的15.63%,中专、高中文化117人,占总数的22.03%,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331人,占总数的62.34%;35岁以下162人,占总数的30.51%,36岁至54岁227人,占总数的42.75%,55岁以上的142人,占总数的26.74%。党员总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状况仍然比较突出。有的基层党组织及党员也想搞好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但不懂知识经济,也不懂市场经济;不了解市情,也不熟悉乡情村情,办起事来力不从心,有时好心办错事。一些党员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一些基层农村干部身上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现象,上门宣传政策、关心群众疾苦少了,导致老百姓对于如何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如办理低保、残疾人补贴、农业项目补贴等,都不是很清楚。
  (三)少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服务群众基础不牢。访谈发现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尤其是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各唱各的调,甚至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个别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文化偏低、年龄偏高、思想落后,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服务发展的思路不清晰,工作方式方法老套,满足不了群众服务需求,在群众中缺少威信,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经费匮乏,服务群众保障力度不够。里达镇辖8个村委会138个村民小组,村数量大,发展层次多,地域差距较大。一是经费保障不足。访谈中有大部分人认为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般”,小部分认为“差”。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物质条件,导致服务群众保障力度不够,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造成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受影响,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村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设施保障不足。虽然经几年努力,各行政村基本都建成了达标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活动阵地的问题,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配套设施不完善、综合服务承载能力偏弱的问题已逐渐显现。三是人员保障不足。农村干部承担大量的工作,而所得的报酬却偏低。近年来虽然多次提高村干部的待遇,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工资涨幅明显偏慢,待遇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低待遇与“全脱产”工作量之间的巨大反差,导致村干部职务缺乏诱惑力,出现了党员难发展,村干部难选的局面,客观上造成了村干部的青黄不接。虽然现在我县招聘大学生村官到乡村任职的工作开展顺利,但是工资的低水平也限制也一些有作为的大学生加入村官的队伍。   三、新形势下,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对策
  提高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能力本质上就是加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而做好基层党组织聯系与服务群众的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系统化的工程,党的基层组织作为执政体系的基础,更应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一)加快经济发展、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执政能力的财力基础
  基层组织工作千头万绪,但说到底还是为了促进发展。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对于提高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基层组织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统筹发展的本领,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抓产业,富百姓。第一着力培育林产业;第二逐步壮大畜牧业;第三全力推进三园(大棚蔬菜、果园、油茶)建设;第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二要抓项目,夯基础。第一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扎实有效;第二一事一议项目和民居地震安全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第三易地搬迁工程项目建设有序开展;第四农田水利建设进展顺利。三要抓民生,聚人心。在文化、卫生、计生、民政等方面确确实实为群众办一些实事。
  (二)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群众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处在做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得好不好,工作成效大不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都要以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来衡量和检验。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切实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当前基层组织应建立“以乡镇为基点,上拓机关、下延村居、横联站所”的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乡镇要建立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受理,统筹协调,规范审批,限时办结,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村居要依托村两委建立民情接待室,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真正达到便民、利民、为民的目的。总之,只有不断创新联系群众的载体,规范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才能不断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树立“关键在人”的思想,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夯实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人力基础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关键在于广大党员干部是不是得力。在农村基层,重点要建设好党员、村干部、乡镇干部这三支队伍。
  1.建设一支积极干事、实践能力强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一要在选人机制上有所突破。目前,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选不出人才、留不住人才。突破这一难点,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拓宽识人选人视野。对于确实没有合适干部人选的村,可以从乡镇机关与县直机关下派干部任支部书记。同时,要创新选举制度,实行村委会“竞选组阁”制度,优化村委会班子。二要创新农村基层干部的动力机制,解决好农村干部的待遇问题。要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并把下村任职的大学生作为乡镇后备干部培养。要健全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的政策,激励村干部奋发进取。要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和生活待遇,对村主要干部实行效益工资制。三要创新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机制。要加大对现有村干部的培训力度,除了正常的上岗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外,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应纳入干部正规化培训的规划,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
  2.建设一支农村工作经验丰富、驾驭全局能力强的乡镇干部队伍
  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三个不亏”的用人导向,把那些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作风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乡镇领导班子。一要制定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明确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制定具体的规划和方法措施。二要完善择优汰劣的任用机制。对乡镇干部不能一味强调年轻化。要凭业绩用干部。对那些虽然年龄较大,但经验丰富、能力很强的,要大胆启用,委以重任。同时,采取职务、职级分离的方法,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
  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从而把每个党员都塑造成为实践习近平系列讲话重要精神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同时,要积极研究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
  基层党组织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只有民心顺了、农村稳了,富宁县的经济发展才能进入快车道,群众才能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
其他文献
【摘 要】珠宝首饰不仅是消费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通过消费者选择珠宝首饰的品牌和设计风格,就可以对这个人的文化意识予以定位。周大福珠宝首饰与蒂芙尼珠宝首饰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前者的设计风格时尚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后者的设计风格上则被西式化,所体现的是时尚风格。本论文针对周大福与蒂芙尼珠宝首饰设计风格的对比进行研究。  【关键词】周大福珠宝首饰;蒂芙尼珠宝首饰;设计风格;对比  随着珠宝首饰进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知识的要求逐步升高,为了适应社会,不被高科技所淘汰,提高个人水平已势在必行。信息时代现代化的图书馆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使自己具备各种素质,争当集图书馆信息管理者、组织者、信息传播者、能力培养和技能教育者为一身的通才,更好地满足当代读书的诸多需求。  【关键词】当代;图书管理人员;素质;通才  21世纪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应
期刊
本文基于媒体等同理论和人格理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社交机器人代表产品微软小冰的"人格"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基于网络大数据语料库的微软小冰人格反映出互联网真人用户的人格,对社交机器人的研究,本质上是对人的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关于跨国界文化的交往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对于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是在跨国界线文化交往的质量以及数量上都达到了新的规模。当前我国在文化交流上处于生机勃勃的阶段,因此需要重视在跨国界线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消极的影响,要能够在跨国界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国家边防安全,作为国家利益的核心体现,边防安全、领土完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能够基于跨国界文化交往
期刊
在沉浸式传播的影响下,现代城市街道融合了多种形式的景观对象,形成了一道独具当代特色的现代城市艺术风景。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新媒体的沉浸式传播特征及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空间表达,有助于理解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和现代城市街道空间表达的社会意义。
【摘 要】在社会中介的组织中,作为履行国家产品质量检测与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产品的质量监督与检验为结构行政执法的行为保障,为国家的行政监督与管理提供信息以及数据保障,也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技术监督组织在社会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组织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的发挥质检机构的作用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市场经济;质检机构;作用;发展  质检
期刊
本文通过对CGTN发布的Spacelog视频内容及其评论的分析,归纳Spacelog这一新形式和新概念的传播特点、传播效果和未来走向,为当下以中国航天为主题的国际传播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电视问政类节目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力量推动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能力,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紧盯民生热点难点,直面群众核心关切,为“政民互通”搭建高效沟通平台。通过压迫式的新闻提问语态、一问到底的新闻采访技巧、闭合式的现场问题设计,使得社会事件责任方在问题面前难以逃避。拓宽了民主参与社会治理和政府决策的渠道,突出了地方新闻从“小民生”视野向全局性“大民生”视角的转变,是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有益探索。
随着创意技术赋能智媒融合,知识共享体系亟须审慎监管理念的引入,以在多方协同治理下实现正向循环,在夯基垒台中积聚发展新势能。
城市形象关系民生福祉、体现治理水平,通过节事活动促进城市形象传播,在全媒体、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需要聚焦特色、市场运作、科技赋能等不同策略的综合运用和系统谋划。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品牌建设为研究视角,从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以及传播过程面临的困境出发,研究节事活动传播城市形象的策略,实现文化繁荣与城市形象的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