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世纪,新的环境里,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在各个领域都有了非常骄人的成绩,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使西部的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摆脱和克服了许多困难。那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农村小学的学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坚持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方针,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学生。学校高度认识美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通过一些特殊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西藏教育 学校美育 小学 高素质人才 作用
美育主要是依托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从而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对提高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素质,鼓舞和振奋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校美育与德育、体育、智育、劳育等相辅相成,有机的构成了系统的、规范的教育体系。无论美育的规范性、功能性、高效性都是学校美育优于其他美育的显著特点。因此,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美育教育。
一、美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在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并且转化成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审视真善美的能力。美育因为有它独特的形式:自由形态的教育,因此,学校的美育比较容易跟别的教育相融合,在点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只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我们从内心里真正的对其感兴趣,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并且,身处我国西南的高山地带的西藏,这里的高山环境、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在积满寒雪的高山上,可以给学生内心里带来美的享受,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灵美。
(2)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人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举世创举的行为来,是因为一切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支配下来实现的。因此,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美育因为它的特殊形态:自由的形态。我们可以通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康德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可以利用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3)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美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人类的思维方式主要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两大种类。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形象思维是基础,逻辑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升华。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就要加强形象思维的培养和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偏远的农村学校教育中,更要加强对学生美育的培养。
因此,美育在学校教育中起到很重要、很关键的作用。美育的最终目的还要塑造人的心灵美,在生活中发现美、追寻美,从而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健全的发展。
二、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美育
(1)教师美育。孩子离开家庭,脱离父母的庇护,进入学校之后,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即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然而然地,老师就成了学生的第二个模仿的对象。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美的传播者和影响者。因此,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思想之美,心灵之美,性格之美,气质风格之美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而言,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说明了教师在学校美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起榜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美的化身,不但要有高尚的品德,博大的胸怀,光明磊落的行为,以及沉着冷静、耐心等品质,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理解、尊重和爱,而且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渗透到学生当中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听其言”。
(2)丰富的课外美育活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不但对学校美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娱乐文艺表演、观摩艺术大师的名著和代表作、美术作品的品析,在活动的进行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相应的净化,另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自我的鉴别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功,是有自身条件和特定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要想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人生路上过的幸福,我们就要从小学抓起,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身心都有好处的培养和引导,最终,将农村小学的美育教育的得到发展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黄海澄,论美和美育[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刘兆吉,张粹然.美育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张苑根据会议发言整理,关注西部的美术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0年
关键词:西藏教育 学校美育 小学 高素质人才 作用
美育主要是依托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从而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对提高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素质,鼓舞和振奋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校美育与德育、体育、智育、劳育等相辅相成,有机的构成了系统的、规范的教育体系。无论美育的规范性、功能性、高效性都是学校美育优于其他美育的显著特点。因此,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美育教育。
一、美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在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并且转化成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审视真善美的能力。美育因为有它独特的形式:自由形态的教育,因此,学校的美育比较容易跟别的教育相融合,在点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只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我们从内心里真正的对其感兴趣,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并且,身处我国西南的高山地带的西藏,这里的高山环境、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在积满寒雪的高山上,可以给学生内心里带来美的享受,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灵美。
(2)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人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举世创举的行为来,是因为一切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支配下来实现的。因此,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美育因为它的特殊形态:自由的形态。我们可以通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康德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可以利用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3)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美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人类的思维方式主要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两大种类。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形象思维是基础,逻辑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升华。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就要加强形象思维的培养和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偏远的农村学校教育中,更要加强对学生美育的培养。
因此,美育在学校教育中起到很重要、很关键的作用。美育的最终目的还要塑造人的心灵美,在生活中发现美、追寻美,从而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健全的发展。
二、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美育
(1)教师美育。孩子离开家庭,脱离父母的庇护,进入学校之后,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即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然而然地,老师就成了学生的第二个模仿的对象。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美的传播者和影响者。因此,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思想之美,心灵之美,性格之美,气质风格之美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而言,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说明了教师在学校美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起榜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美的化身,不但要有高尚的品德,博大的胸怀,光明磊落的行为,以及沉着冷静、耐心等品质,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理解、尊重和爱,而且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渗透到学生当中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听其言”。
(2)丰富的课外美育活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不但对学校美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娱乐文艺表演、观摩艺术大师的名著和代表作、美术作品的品析,在活动的进行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相应的净化,另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自我的鉴别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功,是有自身条件和特定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要想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人生路上过的幸福,我们就要从小学抓起,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身心都有好处的培养和引导,最终,将农村小学的美育教育的得到发展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黄海澄,论美和美育[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刘兆吉,张粹然.美育与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张苑根据会议发言整理,关注西部的美术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