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的审美内容及审美特征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在体育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和美的因素,不论是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训练中,还是在体育舞蹈的比赛表演中,美始终贯彻始终。鉴于此,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掌握体育舞蹈的本质与发展规律,本文就针对体育舞蹈的审美内容(身体美、运动美以及精神美)和审美特征(抒情性、表演性、过程性和流动性、節奏感和韵律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体育舞蹈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审美内容 审美特征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难美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将体育与艺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健与美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由此可知,在体育舞蹈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和美的因素,不论是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训练中,还是在体育舞蹈的比赛表演中,美始终贯彻始终。鉴于此,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掌握体育舞蹈的本质与发展规律,本文就针对体育舞蹈的审美内容和审美特征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体育舞蹈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体育舞蹈的审美内容
  首先是体育舞蹈中的身体美。体育舞蹈中的身体美,显而易见,指的就是在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中,参与者身体所呈现出来的美,是在良好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展现出来的健康之美。体育舞蹈运动中身体美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身体素质美、形体美两个主要的方面。其中,身体素质美,主要指的是体育舞蹈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和柔韧性等能力;而形体美指的则是体育舞蹈参与者身体表面令人悦目的形状和优美的姿态,例如:体型美、姿态美、线条美、容颜美以及运动服饰美等等,均属于形体美的范畴,均在体育舞蹈审美的展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体育舞蹈中的运动美。体育舞蹈中的运动美,指的就是体育舞蹈参与者身体的运动之美。体育舞蹈的运动美是体育舞蹈参与者在体育舞蹈的过程中,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的各种形式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其通常以技术美、节奏美、风格美、造型美、舞姿美以及创新美等形式来加以呈现。例如:体育舞蹈双人套路中的个人造型和团队体育舞蹈中的各种队形变化,都是体育舞蹈造型美的鲜明标志,均隶属于体育舞蹈运动美的范畴。
  最后是体育舞蹈中的精神美。体育舞蹈中的精神美又可以称为体育舞蹈中的意志品质美,其指的是在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自觉的在所确定的目标的支配之下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中所呈现的美。随着近些年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育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舞蹈教学也成为了贯彻落实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虽然说,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不会直接的讲解传授什么是丑恶,什么是真、善、美,但是通过让参与者在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中获得美的熏陶和享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参与者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意志品质,让参与者在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涵养自我、美化自身,并最终起到人格升华的作用。而上述这些实际上就是体育舞蹈的精神美所发挥的功效。如果具体到精神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来说,在体育舞蹈中,体育舞蹈的精神美主要表现在礼仪美、意志美、风度美、协作美以及品质美等几个主要的方面。例如:体育舞蹈运动员在体育舞蹈表演或者是体育舞蹈比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专注、自信以及良好的气质和风度,都是体育舞蹈精神美的具体体现。
  二、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
  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由体育舞蹈的审美内容所决定的,概括来说,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主要为抒情性、表演性、过程性和流动性,以及节奏感和韵律性几点。
  其中,体育舞蹈之所以具备抒情性的审美特征,是因为,体育舞蹈中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在抒情写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直接的用来抒发和表达人的内心的情感,具有强大的情感震撼力。
  其次,体育舞蹈之所以具备表演性的审美特征,是因为,体育舞蹈是通过体育舞蹈参与者的现场表演和创作来加以呈现,并直接的作用于观众的视听器官才得以最终完成的。在体育舞蹈运动中,参与者的姿态、动作、表情、造型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均是体育舞蹈表演性审美特征的直接表达。
  再次,体育舞蹈之所以具备过程性和流动性的审美特征,是因为,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时空艺术,其所表达的形象是在时间过程中流动展现出来的,因此,其在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因此具备了过程性和流动性的审美特征。
  最后,体育舞蹈之所以具备节奏感和韵律性的审美特征,是因为,体育舞蹈是以节奏为重要的表现手段的,不同的节奏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在体育舞蹈运动中,需要通过音乐节奏和动作节奏的配合来表达情感;而韵律则是在体育舞蹈节奏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更富变化的情感律动形式,其在体育舞蹈中表现为由表情、姿态以及造型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动作流,是用来表达体育舞蹈情感变化的基本表现手段,同时也是体育舞蹈艺术的灵魂所在。而体育舞蹈也正是因此才具备了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性的审美特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作为体育和舞蹈的有机结合,其不但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要想切实的把握体育舞蹈运动的本质与规律,确保所开展的教学训练活动的科学性,就一定要重视体育舞蹈审美内容与审美特征的全面认识和了解。
  参考文献:
  [1] 江柏安,周锴.音乐文化与审美[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 杜高山.康德美学视域下的体育审美理论刍议——基于《判断力批判》的体育美学探究[J].体育科学.2012(07).
  [3] 成思亮.论体育舞蹈艺术性特征[J].当代体育科技.2014(2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排舞开展情况状况,以及将排舞引入课间操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意在将排舞引入课间操,为排舞能够更好地发展提供有利途径。  关键词 排舞 课间操 可行性  一、排舞开展情况  (一)学校课间操活动开展情况  据调查问卷显示,各学校课间操安排在上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体育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体育器材的合理设计和高效使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师达成教学目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展示教育智慧的大舞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器材的使用可以说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技能,但如何充分的利用器械,合理科学的设计器材,让学生对学习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也是如此。传授方法,培养能力,比单独地学习知识更重要。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的发展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健康问题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终身体育教育也就成为了高中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介绍终身体育思想出发,简述了高中教育在培养人的终身体育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關策略建议。  关键词 高中体育 终身
游泳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水平.本文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游泳技术等方面讲解了提高游泳水平的策略,为运动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选项体育课即学生按规定选择项目进行上课。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的内容是具体的运动项目,选项教学是学生带有明确的目的去学习和锻炼身体,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也达到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 中学 体育课 选项教学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济南市随机选取的10所中學400名中学生的篮球兴趣、篮球学习情况及对篮球明星的喜爱程度等进行调查,分析球星效应对中学生心理发展、身体素质发展和篮球学习等方面的影响。利用访谈法,向中学体育教师了解球星效应给篮球教学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球星效应 篮球教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为了使体育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体育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有实效,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让同学们在游戏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性的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新的规则,以及不断创造新的游戏,提高体育游戏的功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完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收到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课标》研读力度不够、体育教师研究能力成掣肘、无法充分体现“教学”重点、在评价一节体育课的技能教学重点时会有不同看法、甚至把“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大学体育领域研究与管理经验,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研究基础上,结合当代体育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自身的对策与建议,以便不断提升当代大学体育教学总体质量。  关键词 体育信息化 大学体育 管理模式 创新研究  一、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