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岛屿正在加速消失

来源 :世界博览·中国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20年间,中国沿海地区加速“填海造地”,导致岛屿消失,而同时,日本和越南却投入巨额资金加固周边的海岛。
  
  2010年3月的一天,印度加尔各答杰达维普尔大学海洋研究院的教授苏加塔·哈兹拉像往常一样浏览孟加拉湾的卫星图时,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对他来说如数家珍的孟加拉湾好像少了一点什么。
  “新摩尔岛呢?新摩尔岛怎么不见了!”哈兹拉教授的惊叫吓了同事一大跳。
  印度海军立即前往该水域展开调查,然而,当他们赶到新摩尔岛所在的位置时,除了茫茫的大海外,哪有小岛的一丝影子。
  30年来,印度和孟加拉国就这个3.5公里长、3公里宽的小岛的归属问题屡屡兵戎相见,如今它却不复存在了。哈兹拉教授不无调侃地说:“领土争端这下被全球变暖问题解决了。印度政府以前是派军舰前去保卫小岛,现在得派潜艇去保卫了。”
  而中国的岛屿也在快速消失。作为一个地图收藏家以及Google地图的狂热爱好者,李益发现,中国沿海的岛屿正在逐年减少。他对《世界博览》记者说,开始是非常缓慢地减少,“起初用Google Earth软件甚至不容易注意到它们,”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海岛数量开始成倍减少,速度令人震惊。
  
   数据停留在80年代
  
   在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一组数据:仅20年间,浙江省的海岛便减少200多个,广东省减少了300多个,辽宁省的海岛消失48个,河北省海岛消失了60个,福建省海岛消失了83个。
  显然,中国的小岛也正在面临灭顶之灾。然而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顾建清说——因为河北省现在经常使用的海岸线长度和滩涂面积数据都来源于1984年的调查,沿海岛屿数量沿用的是1989年的调查。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海洋开发力度加大,沿海地质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研究人员依赖于过去的研究数据,意义还有多大?据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最近做的实地调查显示,滩涂面积减少206.17平方公里,沿海岛屿则减少近半,现存数量实际仅为72个。
  像河北省这样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警告的地区仍属少数。对于所辖海岛总数较多的海南省,到底消失了多少岛屿,目前尚未有一个确切的数据。
  “对岛屿的调查手段主要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所以不能排除技术上的限制导致统计数据的不确定,”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工作人员说。
  其实,对于岛屿大规模的消失,住在岛屿附近的居民并不稀奇:每天多艘挖砂船不停地在海中采挖砂石,巨大的传输轨道伸入水中,像一只只铁臂攫住小岛,岛屿在一天天缩小,直至消失……却任何记录都没有。
  
   向海洋要土地的罪过
  
   李益熟练地用Google Earth软件在“地球”上转动,他从各种角度观看我们的星球。“沙洲类岛屿没有固定的岩石,比较容易因为风浪等自然因素而消失,”他指着一块岛礁说,“比如说这些地方,涨潮时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最终,它们被海水淹没。”
  正如坎昆峰会上岛国的呼吁,如果全球升温不控制在1.5℃以内,长期来看,海平面的上升会让这些岛屿从地球版图上消失。
  但也有让他们欣慰的科学新发现。最近的《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发表研究表明,许多岛屿不仅没有消失的危险,相反,它们的面积越来越大。“活的珊瑚虫会不断地给岛屿提供继续扩大的原料,而风和海潮运动则持续地给这些岛屿提供各种碎砾。”
  自1950年以来,平均海拔仅为4.5米的图瓦卢七个岛屿的面积平均都增加了3%。但是,图瓦卢人仍乐不起来,一旦灾难来临,该国环境部部长玛塔伊奥表示:“目前尚无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接收图瓦卢移民。”
  人类的经济发展计划对岛屿的破坏力更甚于气候变暖——堤坝、旅游工程、养殖工程、港口及配套工程、海上石油开采、挖矿与填海工程都让岛屿快速消失。
  黄庆(化名)是一个海岛的“岛主”,所谓岛主,只是拥有比较长时间的海岛使用权。全中国大概有600多位岛主,他们拥有的大部分是湖岛,而像黄庆这样的海岛岛主,全国大概只有60多位,个个皆是顶级富豪。
  黄庆的小岛上有漂亮的树林、小矮山和沙丘。四周是大海,岛屿的天空比云朵更低。这个小岛成为忙碌的黄庆在夏季最喜爱的避暑胜地,每到节日,他也一定会给“关系户”寄张自己特制的私人小岛风景明信片。
  这一切马上就要结束了。岛的对岸进行着一场连岛工程,他的岛屿将和陆地连到一起。“没有四面环海,还叫什么岛?最多是一个半岛。”他说。富豪朋友们开玩笑地建议他,“对面填着,你在这边挖着,只要别连上,你大可继续做你的岛主。”
  连岛工程耗费上百亿资金。他抱怨道,政府这个项目的豪言壮语太过夸张,仿佛填上这些海水就像排空一个蓄水池一样容易。他的岛屿以及相隔的几个小岛屿最终都将与陆地相连,建设成为港口或者临港工业区。
  从上世纪末至今,浙江有超过一百余座无人居住岛屿因为填海、筑堤、桥梁等工程变成半岛或陆地。
  中国从清朝中后期就开始填海造地;到建国初,人们围海晒盐,形成了沿海四大盐场;上世纪60年代,则形成了大量的农业土地;到了上世纪80年代,水产业发展让海湾布满渔场和捕捞贝类的浮动平台,一些公司已经迁到了更遥远的地方——无人居住的半岛或小岛。
  据不完全统计,三次大规模填海造地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
  李益向《世界博览》记者展开了中国某个角落的地理细节。“这是四年前保存下的一张图,”他说,“你看,这海岸线明显,地形简单。仿佛两军对阵,一边是土黄色的大陆以沉默坚硬的姿态直抵大海,一边是蔚蓝深邃的太平洋,被太阳晒得闪闪发亮,只有海陆相交的地方激起一线白色浪花,从北到南几千公里都是如此。附近几个蕃薯状的岛屿离大陆都不远,大概只需要航行两三个小时。”
  “现在,你再看。”原来蜿蜒曲折的海岸线被“拉直”,小岛连在一起变成海上平台,可以看到上面整齐的建筑和规划好的街道。小岛被沥青、水泥或者高楼大厦覆盖,以前的样子再也无法恢复了。
  许多人都看过明信片和海报上的香港——港湾、尖沙嘴半岛以及远处的九龙山。
  但是,当游客们今天将眼前的景色与明信片对比时,只能勉强认出下面的港湾以及几栋高楼——经过无数次填海后,港湾现看起来就像一条河。九龙山已经彻底消失了。
  “向海要地”一直是沿海城市的发展思路,于是开山炸岛,加速小岛的消失。
  
   小岛也是要保护的领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蒋高明预言,如果作为屏障的小岛都消失了,沿海湿地更容易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