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中展览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与路径探微

来源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303000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速率不断提升的数字媒体时代中,艺术形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而媒介的变迁,使得不同领域的边界逐渐消弭,展览视觉设计也伴随跨学科、跨媒介、跨领域的融合不断涌现出新的呈现方式与应用场景,本文梳理出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展示设计与视觉传播当中的案例,助力新媒体形式在展览视觉设计中应用的方法,剖析展览视觉设计在当今数字时代的变化和趋势,总结出展览视觉设计从业者在未来的基本形态与行业素养、数字媒体在传播媒介当中的应用优势、新技术手段给展示设计带来的多元化创意等。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以61名4-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眼动实验法分别记录高、低阅读水平幼儿重复阅读图画书5次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在每次阅读中,幼儿始终呈现多注视图画、少注视文字,多注视主角形象、少注视背景画面的眼动特征;首次阅读时幼儿多注视关键区、少注视细节区,后期转为多注视细节区、少注视关键区。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幼儿对图画区、文字区的注视时间显著增多;对细节区、关键区的注视时间也显著增多;对主角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推进,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贯穿整个20世纪而延续至今.进化论、生物学、神经科学和系统论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人文领域,尤其是艺术史和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者有时候严重贬低了人文学科的属性和基本价值,运用自然科学的理念为后者确立研究范式.立足于艺术史的基本事实,批判性地审视“适应性”“模因”“进化树”“系统”等概念的实质及其在艺术和美学研究中的运用,为艺术史寻求独立于科学范式之外的研究方法,努力打破强加于其上的枷锁,成为一项既紧迫又艰巨的任务.对